分享

她的手 移动幅度 只有5cm,她的画 却惊艳了全世界

 书画雅苑 2017-07-17


我和妈妈一起画画,没有妈妈,我什么也做不了。”三年级的时候,汪玉婷走路会莫名摔倒,老师课上点名她不能立即起身,12岁那年父母领着她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肌营养不良症”。

这一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

会导致肢体机能萎缩,严重时完全不能活动。

医生私下里告诉她父母:她活不过18岁。

然而父母却不想就此放弃,母亲黄根玉和父亲汪天德抱着她跑遍各大医院,尤其是母亲干脆当起了女儿的全职“保姆”,洗澡、喂饭,甚至抱着大小便。

厄运却并不打算就此放过这个家庭,2002年父亲汪天德意外从房顶摔下,重伤不治身亡。

从此生活的全部重担,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为了生存,她开始种菜,凌晨就去摘菜,4点回家睡会觉,5点起床收拾好家务,天一亮就直奔菜场,卖完赶紧回家照顾女儿起床。

几个月下来,她瘦了好几十斤,最瘦时体重才70斤,为了女儿,她只能强撑着。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四五年,人们了解到这对母女的不幸后,纷纷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让玉婷感到异常的温暖与感动。

母亲时时刻刻无微不至的照顾,四面八方涌来的无名的关爱,这一切都让玉婷久久不能平静。她暗暗下决心要报答好人,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父亲生前是镇剧院的美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之下,她从小就爱上了画画,但因为重病却不得不放下画笔。

画笔可以放下,但几年来始终放不下的,是心里那个渴望画画的梦。

那时她手的移动幅度只有10cm,她愧疚地把想画画的想法告诉母亲,因为她知道这势必要给母亲增加多一重的负担。

谁知母亲听后却异常高兴,“画画上虽然我帮不了什么忙,但是能帮你磨墨、蘸水、递笔、移动画纸啊。”

就这样,母亲当起了“保姆”兼“书童”,每天早早起床把女儿抱到桌前,仔细调整好位置,开始帮女儿调色移纸。

工笔画要求异常细腻,

母女俩刚开始配合没少失败过,

玉婷每天画画长达8个小时,

母亲就在旁边陪上8个小时,寸步不离。

长久配合下来,母亲已能根据女儿的只言片语,准确地调出她想要的颜色。

别的画家画一笔线条只需几秒,玉婷则需要一分钟;别的画家画只小鸟最多几个小时,她则需要二三天;别的画家画幅美人几天搞定,她则要画上整整3个月。

没有什么别的原因,一切只源于“肌营养不良症”,而且由于长时间作画,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颈椎、肩周严重受损不说,手指的移动幅度也越来越小,刚开始能动10cm,逐渐的8cm,7cm···到现在仅剩5cm。十几年下来,伴随病情逐渐恶化的,却是画技的大幅精进。

她的画作多次被邀参加省市展览并获奖,甚至还被邀请到韩国、美国、日本等地展览,在日本展览其间,6幅画作被一抢而空。

作品还入选过奥林匹克文化节暨全国残疾人书画展。

并且2012年她在北京天坛成功举办了个展,提起画展她心中满满的幸福:那种美梦成真的感觉,我现在都不敢相信。

而让众多大家、大师都不敢相信的却是:她能在身体受到如此极端限制的情况下画出如此精美细腻的工笔。

各种赞誉扑面而来,面对众多大师级前辈的肯定,她没有迷失自己,忘记初心。

十几年前那个报答好人的想法,她一天都不曾忘记,个展后她把7年来创作的26幅画作通过拍卖筹得37.6万元,悉数捐给了贫困大学生。

以前家里困难时,有那么多人帮助我们,现在我有那么一点点能力,也应该尽可能的帮助别人。

如今玉婷的手指移动幅度虽然只有区区5cm,但她依然在简陋的书桌前每天作画,母亲也一如既往地陪在女儿身边,用爱为女儿撑起一片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