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共享单车骑行者踩一脚刹车不是坏事

 读书会友ing 2017-07-17

  13615名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者因为触犯了交规,被处以停用共享单车一周的处罚,这是深圳交警部门首次对人数如此庞大的交通违法市民作出了限制使用交通工具的措施,令人侧目。

  人们对一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于交通环境,出行的文明程度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那么,文明的交通环境应该具备哪几个要素呢?

  有媒体称,这是深圳城市管理的一次“重拳出击”,因为打破了以往“法不责众”的固定思维,也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次“创新之举”,因为处罚对象是越来越普遍的共享单车使用者。

  这毫无疑问是一记狠招,因为城市管理者直接暂停了出行不文明者对共享交通工具的使用权,而不是隔靴搔痒的警告或是授人以柄的罚款,这让许多喜欢在规则边游走的侥幸者不敢轻易踩线了。

103.jpg

  共享单车是这几年兴起的一种共享经济的新形态。它因为符合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的节约理念,还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刚需。可以说,它的出现正好填补了城市出行秩序上的最后一块重要拼图,所以天然地获得了人们的追捧和宽容。然而,随着共享单车的火爆,野蛮生长之余并没有自然而然形成有约束力的规则,即便有,也只是停留于倡导和呼吁层面。所以,虽然6月1日深圳交警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共享单车用户使用行为的联合声明》,但多数人可能并没有当回事,认为那只是一次例行的宣传。而当惩罚如约而至的时候,让人既为之咋舌,也不得不服。重拳处罚严惩了不遵守交规的不文明者,让遵守交规的文明人多起来,这是城市治理有序化所必需的手段。

  这也是一种“创新”,在共享单车的管理与城市文明的建设方面,深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首先我们看看其他几座城市是如何管理共享单车的:

  杭州是禁止新增,7月10日,杭州市对9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进行行政约谈,不允许再新投放共享单车。北京是总量控制,建立共享单车“公共电子围栏”,通过数据分享对区域内单车投放总量进行控制。上海是企业自己管,规定企业应对投放车辆的乱停乱放负有管理与清理责任。

102.jpg

  可以看出,相比较其他城市,深圳的管理措施温柔中带着强硬,宽容里透着担当。因为整治的目的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希望引导使用者能养成遵章守纪、文明出行的习惯,所以处罚也是梯级递进,逐渐加大成本,既不纵容,也不严苛,寓教育于处罚,培育城市交通文明的肥沃土壤。可见,深圳的交通文明要素呼之欲出:便捷、有序、安全、守法。

  共享单车在深圳的兴盛并不是偶然的。这个城市的居民对于新鲜事物从来都不缺乏好奇心和亲近感,尤其是能够给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产品。而同时,在特区一体化建设任重道远,巨大出行刚性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大背景之下,政府部门保持包容、负责态度,和市民、企业一起完善建设、管理、服务规则,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有文明市民,才有文明城市。文明市民从何而来?既有教化之功也有约束之力,文明除了号召和鼓励,也需要规矩和罚则,两者不可偏废,才能达到引导的目的,才能指引文明的方向。科技的胡萝卜和制度的大棒同时高悬,就像油门和刹车不可或缺,才能让文明出行成为城市居民的常态,才能让城市在发展的道路上安全前行。

本帖最后由 深坛评论编辑 于 2017-7-14 18:33 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