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14)|对比

 砥砺前驱 2017-07-17

一、对比的分类

对比也叫对照,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从构成的方式看,对比有反面对比反物对比两种。反面对比就是用一个事物的反面特点与其正面特点比较。反物对比就是用反面事物与正面事物比较。按对比事物性质可分为哀乐对比虚实对比今昔对比等。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中最后两句写昔日宫殿的热闹与今日宫殿的凄凉,形成反面对比。而前三句写越国灭掉吴国后越国的繁盛与与今日宫殿的凄凉又构成反物对比。因前三句是对历史事件的追忆,是虚写;最后一句是对今日越国宫殿的描写,是实写。所以从对比事物的性质上看,又是今昔对比,虚实对比。

二、对比的作用

1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

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如李绅的《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前三句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换来了大量的粮食,却仍免不了饿死的悲惨命运。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农民所遭受的剥削深重,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2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把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与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对比,突出华清宫的温暖舒适。写出了唐玄宗耽情声色,不以国事为重 ,不以民苦为忧的昏庸形象。

三、对比和衬托区别

1对比的两种事物是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2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

3对比的作用是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衬托主要突出要表达的一方面的特点。

4对比常用于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题都城南庄》用的是对比手法,全诗以“人面”“桃花”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而《白梅》运用的是衬托手法。以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衬托冰雪林中的白梅,从而突出梅花的素雅高洁。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巩固训练】

 1.列出三个运用对比手法的诗句,并指出对比的类型。

2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参考答案:

1.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反物对比

②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虚实对比

③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关山月》)/反物对比

2运用了今昔对比(虚实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抒发黍离之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