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辞 九章》抽思(下)

 JwwooLIB 2017-07-17

《楚辞wbr九章》抽思(下)
《楚辞
九章》抽思(下)
抽思(下)【原文】少歌曰:与美人抽思兮,日夜而无正。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①。倡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既惸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②。
道卓远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③。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④。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⑤。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⑥。乱曰:长濑湍流,泝江潭兮。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⑦。轸石崴嵬,蹇吾愿兮。超回志度,行隐进兮⑧。低佪夷犹,宿北姑兮。烦冤瞀容。实沛徂兮⑨。愁叹苦神,灵遥思兮。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⑩。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11)!
【注释】①少歌:短歌。乐歌音节名。
抽思:抒发情思。整理心中的思绪。抽:拔取,整理。无正:谓没有正确的。无人评正是非。憍:同‘骄’。敖:同‘傲’。
②倡:同“唱”。鸟:比喻楚王族的人或人才。汉北:汉江以北。好姱:娇好美丽。姱:<</FONT>楚方言>美,善。牉pàn:分离,一分为二。惸qióng独:孤苦伶仃。惸:孤独没有兄弟。良媒:好的媒人。③卓远:遥远。日忘:一天天忘记。自申:自我申诉。北山:从屈原被流放的南地看,故乡郢都的山自然在北面。④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晦明:黑夜和白昼,比喻一天。若岁:如同一年。九逝:九次往返也。⑤南指:往南直指。径逝:径直而去。营营:往来不息的意思。⑥信:相信。理弱:道理占弱势,理不服众。尚:还,仍然。⑦濑:浅水滩。湍:急流。泝:同“溯”,逆流而上。狂顾:遑急顾盼。南行:往南走。同‘南指月与列星’意同,在诗歌里,南行就是奔向理想的代称。⑧轸zhěn石:大石,方石。崴嵬:高峻不平貌。蹇:<</FONT>楚方言>维,是。超:远。回:曲折。志度:志向气度。行隐进:隐士一样行事前进也。⑨低佪:低首徘徊。夷犹:犹豫。宿北:寄宿北方。姑:姑且。瞀mào容:心神烦乱。沛徂:颠沛奔走。⑩神:读作“呻”,呻吟。灵遥思:灵魂思念远方。处幽:地处偏僻幽静。行媒:做媒。
(11)道思:说道思念。不遂:不尽意。聊以:权且。斯:此,这。
少歌曰:与美人抽思兮,日夜而无正。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短歌曰:与美人(君王)恳谈啊,日讲夜谈却不入正题。以其美好傲视于我啊,我的陈辞傲慢不听。少歌,短歌。乐歌音节名,即荀子《佹诗》中所称的“小歌”。古代辞赋篇末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抽思,蒋骥注:“抽思,犹言剖露其心思。”这是诗歌的中心思想。与君长谈的结果竟是‘无正’没谈到正题。实在失望。
倡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既惸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唱曰:自南边来的鸟啊,都来集中到汉水以北。娇好美丽的佳丽啊,却分离独处在此不同地方。既孤独不合群啊,又没有好媒人在身边。叹自己与众人隔离无助也。倡:同“唱”。王逸《章句》:“起倡发声,造新曲也。”
鸟:喻指楚怀王。“倡曰”一段系借怀王口吻,写其被留于秦的情景。大错特错也。这段话的意思是:鸟喻人。所有人都集中到了汉北,唯独我这个佳丽(屈原自己)孤独异域,孤独无助却不同流合污。与楚怀王毫无关系,人们的联想太奇特也。
道卓远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道路遥远一天天忘记啊,想申诉自己也不能得。遥望北山哭泣啊,身临流水叹息。北山:屈原从被流放的南地看,故乡郢都的山自然在北面。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遥望仲夏之短夜啊,何以度日夜如年?唯有通向郢都之路遥远啊,我的魂魄一夜也往来九趟。这一慢一快,把心情的复杂描述得淋漓尽致。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曾经不顾路的曲直啊,向南直指明月与列星。原想径直奔去却未成啊,灵魂忙碌把路找。虽忙碌找路却不能如愿,无法达到理想境界——南边天上的明月和列星也。看来屈原也明白,自己的理想如揽月摘星般不易。径逝:径直奔向。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为何灵魂忠信正直啊,人的心却不与我的心相同?道理弱势媒介也不通啊,还不知我如何才从容。理弱:道理占弱势,道理难以服众。也许屈原该抽思(反思,愁思)一下为何难以服众才是。
乱曰:长濑湍流,泝江潭兮。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浅滩激流,逆行于江河啊。狂奔疾走向南行,权且娱乐我心矣。狂顾,不顾前面已说的‘径逝而未得’,疯狂顾盼找路也。南行:往南走。同‘南指月与列星’意同,在诗歌里,南行就是奔向理想的代称,也是远离家乡群小之意。
轸石崴嵬,蹇吾愿兮。超回志度,行隐进兮。大石巍巍,是我心愿啊,高远志向和气度,如隐士般行事前进矣。王逸注:“崴嵬,崔巍,高貌也。”
洪兴祖补注:“崴嵬,不平也。”超回志度:超远曲折的志向和气度。有说,此句言山回路险,然心早已飞越。理解不对矣。行隐进:行隐士之事而前进也。有说,隐:安。隐进。因路险难行而慢慢地前进。我以为不符诗意。
低佪夷犹,宿北姑兮。烦冤瞀容。实沛徂兮。低首徘徊犹豫,姑且寄宿北方。如今心烦容瞀,实在颠沛流离矣。瞀容:面容惶惶也。瞀:目眩,心绪紊乱。陆侃如等注:“瞀,心神昏乱。容,读做‘傛’,心神不安。”王夫之通释:“心烦容瞀,念今此所行,颠沛无聊也。”沛徂:颠沛奔走。沛:充沛。徂:走路。有说:北姑:地名,所在未详。多数诗解如此。目前无好解。这段话的真实含义不明,意思也好像很不连贯很乱。估计是理解有误。
愁叹苦神,灵遥思兮。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惆怅叹息苦呻吟,灵魂思念遥远地方啊。路途远居处偏僻,又无人作媒介啊。
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说思念作此颂,权且自救啊。忧心不尽人意,这言语又能告诉谁啊?道思:我意说道。有说,道思:且行且思。
沌意:本篇题以“抽思”,是取白篇中的“少歌”首句“与美人之抽思兮”的“抽思”二字,意思是整理心头的思绪,也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万端思绪理出头绪,以倾吐心中之郁闷。根据诗文内容,我以为《抽思》是与君王恳谈后的自我表白,是对恳谈的不满。‘抽思’既是剖露心思之意,又是‘愁思’的谐音。可见诗人用词之妙,和其首创精神。全诗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少歌”以前部分追述进谏的始末,叙写谏君不听反被疏的情形,倾诉了忠不见用、理想不得实现的忧思和怨情;自“倡曰”以下为第二部分,则是流放的孤单凄凉生活以及牵恋故国的伤感情怀,抒发了自己眷恋故国、心系祖国的深挚感情。
诗歌特别地使用了‘少歌’和‘倡’的形式,使诗歌更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不知这种形式是屈原首创还是楚地诗歌的原有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