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4大有卦原文解读
2017-07-17 | 阅:  转:  |  分享 
  
14大有卦原文解读张武忠初稿2015.6.2514.1卦辞【原文】大有,元亨。【白话】在同人卦中,你真诚与人广泛和同,那么天下之人就与你
亲近。大有卦展现的天象是太阳如日中天无所不照,对应人世间则是六五君王有圣明之德,众多的阳刚君子归附拥戴他为元首,贤才汇聚万物繁盛,
遵循天道行事则至为亨通。大有卦既描绘了大有之时,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大富大有,又告诉我们如何长久保持这种大有的局面。【解读】14.1.
1“大有”二字本身就阐述了卦名的由来和大有卦的含义。“大有”由“大、有”两个字组成,“大”既指六五居于帝位身份高贵有圣明之德,也象
征一个君子成长为大德之人。“有”是富有拥有,合起来就是大为富有,拥有众多的阳刚君子人才和财富。那么大有卦中拥有了那些财富,孔圣人《
杂卦传》曰“大有,众也”,下乾和下互乾为“金”为“玉”,重乾比喻众多的金玉财富,乾为“天道”,乾又为“君子、人才”,上互兑为“秋天
”为“大获丰收”,上离为“依附”,六五居上离卦中爻,火的特性是阳火附着于燃烧的阴物,卦象为众多的财富贤才天之大道都依附在六五身上,
六五居尊位也为“大”,最后遵循天道能得到上天的护佑,天时地利人和统统都有,所以卦名为“火天大有”。14.1.2“元亨”,描述大有卦
的美好结局。大有卦具有“元、亨”两德,且无任何附加条件。下卦和下互卦都是乾卦,乾为创始,所以大有卦也有“元”的特性。孔圣人在乾卦
《文言》中注释“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六五居于尊位有圣明之德,足以做为万民元首,故称“
元”。上离为太阳,如日中天光照万民,万物生机勃勃繁茂昌盛,自然亨通,故称“亨”。14.1.3大有卦的卦辞极为简单,只有短短的四个字
“大有,元亨”。我们注意到,在周易中,如果卦辞极为简单,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明显地顺乎或逆乎天道,一目了然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二是寓
意广泛,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的哲理。往往词语越多,限制的条件就越多,那么哲理就有局限了,如果卦辞简单,表明一下子概括不过来,可以延伸
到各个方面,能给后人留下更广阔的遐想空间,以下列举几个卦的卦辞。第1乾卦“乾,元亨利贞”,第11泰卦“泰,小往大来,吉亨”,第15
乾卦“谦,亨,君子有终”,第21噬嗑卦“噬嗑,亨,利用狱”,第37家人卦“家人,利女贞”,第38睽(kui)卦“睽,小事吉”,第
50鼎卦“鼎,元吉,亨”,第58兑卦“兑,亨,利贞”。14.1.4“大同世界”和“小康社会”的由来。大有卦和上一卦同人卦合起来,就
是“大同”,“大同”是中国古代圣贤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基本特征是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
没有战争,这种状态称为“世界大同”,此种世界又称“大同世界”。只有经过同人卦的努力,才能到达“大有”的境界。在同人卦中,“同人于野
,亨”,只有同全天下所有的人达到和同,才能完成同人大业。但我们在解读同人卦时发现,到了最后也仅仅是“同人于郊”,壮志未酬,就连与同
宗同族之人和同,也要受到别人的阻挠,险些兵戎相见,可见同人理想很难实现。那么接下来的“大有”局面也就很难形成了,圣人之所以设置同人
和大有两卦,是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终极的目标。中国的远古时代称为“三皇五帝”,“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为三皇时期,圣人认为那
时的社会是“大同世界”,之后的“黄帝、颛顼(zhuanxu)、帝喾(ku)、尧、舜”五帝时期,已经出现了政权和斗争,就违背了“大
同”的宗旨。圣人设置同人和大有卦,是希望人类社会的发展终点是“物资极大丰富”,之后再回到“三皇”的大同社会,这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
想是一致的。老子《道德经》第18章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明确将人类社会分为几个
等级。既然大有的局面太理想化,所以儒家就把大有的境界降低了一档,称为“小康社会”,《礼记·礼运》上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
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又回到同宗同族的范围。“大同”思想是实现世界和谐的唯一途径,与人和同人人平等,互帮互助互利互惠,就能够平
息世界战乱维持世界和谐,华夏文明应该是统一世界不同种族之人心的唯一法宝。14.2彖辞【原文】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
,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白话】彖辞说:大有卦,六五柔君居于尊位,像太阳一样有圣明之德,且能行中
道,上下阳刚君子都与其相应,故称“大有”。也象征一个君子本质刚健而外表文明,就像太阳一样顺应天道而与时偕行,明德光照天下,因而君子
能开拓事业至为通达,君王也足以作为万民元首。【解读】14.2.1“彖传”和“大象传”与卦辞的关系。卦辞是文王所做,因其过于简练晦涩
难懂,故孔圣人博采前贤见解精华阐释卦辞,分为彖传和大象传,孔圣人一般只述不作,比如在《论语》中,凡是孔子之言,都注上“子曰”二字。
“彖”读作(tuan),本义是宰猪,泛指动物解剖,引申为剖析分析。彖辞一般是从内卦到外卦,从下卦到上卦,从开始到结束,从内因到外果
,一层层地展现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各种情况,就像现在所说的“可行性报告”,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味,彖传一般强调
困难消极因素多。而大象传是从相反的角度来注释卦辞,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已经形成的的现象和结果来看走过的路,就像“事后总结”,
捡取一两个关键点给君子以忠告。彖传和大象转珠联璧合,像两颗夜明珠一前一后映照着文王的卦辞。14.2.2“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
下应之,曰大有”,解释卦辞的“大有”,描述六五爻的素质和处境。大有的六五爻包含有乾卦九五和坤卦六五的所有优点,第1卦乾卦九五曰“飞
龙在天,大人造也”,第2卦坤卦六五说“黄裳元吉”,“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六五为阴爻
,是一个柔顺之君,故称“柔”。第五爻是君王的尊位,故称“尊位”。德行广大,故称“大”。能行中道,故称“中”。合起来就是“柔得尊位,
大中”。“应”的繁体字为“應”,从“隹(zhui)”、心、广、人”,“隹”为鸟,一鸟啼叫能引起群鸟和鸣,引申为呼应答应响应。从卦象
来看,上离卦为鸟,上互兑卦为口为鸣,下乾和下互乾卦代表众多的君子。从爻像来看,六五爻下面四个阳爻,上面一个上九阳爻,六五与下乾卦中
爻的九二正应,与九四和上九相亲比,又处于上离中爻,离为“网罗”为“依附”,能够一呼百应,故称“而上下应之”。众多的君子财富都汇聚到
六五周围,能不“大有”吗?上一卦同人卦彖辞曰“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一个是“柔得位,得中”,一个是“柔得尊位,大中”,一个是“
应乎乾”顺应天道正道,一个是“上下应之”,你能“应乎乾”,民众就与你相应。14.2.3“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解释卦辞的“元亨”,描述大有卦的亨通结局。“其德刚健而文明”,与上一卦同人卦的“文明以健”相对应。在同人卦中,下离卦为文明的内在品
德,到了大有卦,离卦在外处上,其品德犹如火光和太阳,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下乾为刚健,上离为文明,内心刚健无比外表光明磊落,文质彬彬
君子之道,故称“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与上一卦同人卦“乾行也”相对应。下乾下互乾为“天道”,上离为“太阳”,六五与
九二正应,太阳顺着天之轨道运行。借天道喻人事,当大有之时,一个君王非用柔无以得天下贤,非刚健无以保天下大业,内刚健能奋发而为,外文
明洞察万物事理,健以决之居不失中,响应天道行不失时。“时行”,记载了远古时期的“日晷(gui)”,日晷是远古人类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
一种计时仪器,是华夏先民的重大发明,沿用了几千年之久,如日中天之时,正是君子君王大有作为之时,时不我待与时偕行。我们再对照一下第5
5丰卦,上雷下火万众归心,五谷丰登日中高照,雷鼓喧天当然亨通。君王要抓住这大好形势,趁热打铁顺势而为,促成丰收盛大的理想局面,果敢
行动不要有任何疑虑,故卦辞曰“王假之,勿忧,宜日中”,也是说要抓住有利时机奋发有为,与大有卦“时行”的意思相近。14.3大象传【原
文】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白话】大象传说:太阳照耀于天上,对应人世间则是君王有圣明之德,朗朗乾坤之下一
切善恶无所遁形。君子由此领悟遏制邪恶发扬善行,顺应天道才能长保其富有,求得美好的命运。引申到君子修养和国家治理上,大为富有同时也
会产生社会隐患,如果依仗财富为富不仁,欺行霸市作恶多端,丧失道德挑战法律,必遭唾弃。如果用财富来回报社会造福大众,则可以名利双收流
芳当世。【解读】14.3.1“大象传”和“彖传”的互相补充。“大象”一般是从上卦到下卦,从现象到原因,从外卦到内卦来解释卦辞。先说
上下卦的组合,再指出它对人的启发,先说已呈现在外的存在的现象,再启迪君子该如何应对。彖传如“可行性计划”,一般都如实地逐步剖析事物
的客观情况,以及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和趋势。而大象传就像“事后总结”,保留着切实可行的正确的策略措施,给君子以忠告。彖传的篇幅比较长,
详细描述事物的发展过程。而大象传则是摘取其中的关键点,言简意赅给君子以善意的提醒。彖传和大象转珠联璧合,像两颗夜明珠一前一后映照着
文王的卦辞。14.3.2周易处处充满着强烈的超前的忧患意识。孔圣人《系辞传》曰“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
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大意是,易学的兴盛,大概在商代的末期
,周文王德业方盛的时期吧?当是讲文王和商纣王时代的事情吧?所以他所系的文辞皆含有警戒畏惧之意,常常居安思危,戒慎恐惧,必能化险为夷
,转危为安。反之,得意忘形,骄傲自恃,虽安定局势,必遭致倾覆。因之安逸懈怠的,就使他倾覆。易学道理是如此广大,所有事物都不能违背此
原则,时时戒惧,始终不懈,主要目的是避免咎害,趋吉避凶,这就是易学的道理。从上面孔圣人的描述,我们也可以得知,《周易》确实是周文王
或者是周人的学说,成书时间当是在“殷之末世,周之盛德”的阶段,很多事情都映射“文王与纣王”,所以周易界关于《周易》成书时间的长期争
论,是不是该休止了。我们看到,越是在辉煌兴盛得意的时候,圣人越是系之以告诫之词,比如第11泰卦九三正当阳爻强盛之时,圣人就发出了“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告诫。14.3.3“火在天上,大有”,那么孔圣人从“大有”的卦象上看出了什么隐患?下乾和下互乾为“金属”,为
“金、玉”为“财富”,为“圆”为“一个整体”,为聚合在一起的众多的“君子”。上互兑为“秋天”为“农业大丰收”,本来都是很好的卦象,
但出现了上互兑卦和上离卦,危险就来了。先说“整体”和“君子团结”的象,上互兑卦为“破损、毁折、附决”,为“口”为“言语之争”,上离
为“戈兵”为“争斗”,就像第5卦需卦和第6卦讼卦的联系,需卦水在天上,众君子孜孜追求,到了讼卦喜降甘霖,一起吃苦能齐心协力,同享富
贵就容易起纷争。同样地,在同人卦中,与人和同能够诚心实意,但等到大为富有,有可能内部产生隔阂,周易将六十四卦分为三十二对,就是描述
一件事物的正反两面,所以互为覆卦的两个卦的哲理有相通之处,甚至两个卦的爻辞也大多很相似,这一点大家要深刻领会,对于解读互为覆卦的两
个卦的联系有很大帮助。虽然从大的卦象看,大有卦的形势极为亨通,但还是隐伏着巨大的风险。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势必引起内乱和争斗,在同
人卦时“求小同存大异”搁置争端,“大异”的隐患此时在大有卦显现出来了,矛盾也呈现了,出现了言语之辩和武力争斗,团结的整体出现缺口,
内部开始瓦解,就有了“善、恶”之分。农业大丰收了,但深秋时节万物萧条寒冬随之而来。14.3.4老子对大有卦的阐释。老子《道德经》第
9章云“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大意是不能把宝剑磨得太锋利了,那样容易折断。金玉财宝堆满了屋子,是守不住的,说的
就是大有卦所面临的处境,下乾和下互乾都为“金属”,上互兑为“开口”,上离为“戈兵”,做成了宝剑,兑又为“毁折”,所以太过锋利的宝剑
不能长保。下乾和下互乾都为“金玉珠宝”,上互兑为“附决”,秋天来了万物萧条果实剥落,比喻过多的财宝是守不住的。14.3.5“遏恶扬
善”,在同人卦先“类族辨物”,到了大有卦就要“遏恶扬善”。“恶”是形声字,从“心”从“亚”,“亚”的繁体字为“亞”,其篆书字形意为
“内部的闭锁圈”,“亚”和“心”联合起来表示“心情被禁锢”,本义为心里郁闷憋屈,难受的事和不好的事。在本卦中,上离为“心”,上互兑
为“毁折”,心情大受影响,心生不满之意,故有“恶”。“善”是会意字,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为吉祥美善的话
语。在本卦中,上互兑为“羊”为“说话、言语”为美善,上离卦为“吉祥”,合起来就是美善的言语。恶和善是相辅相成的,有善就有恶,有“
恶”才能显现出“善”,老子《道德经》第2章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遏恶扬善”,恶从“心”,善从“
口”,为了维持大有卦的美好的局面,就要从心底遏制不好的想法和行为,宣扬美好的道德思想。“扬”的繁体字为“揚”,从“扌”从“易”,“
易”为日月之明,借兑卦之口“宣扬”。大有卦太阳高挂天空,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一切丑恶的东西无处遁形,一切善美的言语大行其道。在上一卦
同人卦中,孔圣人说“君子以类族辨物”,首先分辨出事物和人的种类,到了大有卦善恶无所遁形,君子就要遏恶扬善了。引申到人事和国家治理上
,大为富有之时也产生了社会隐患。俗话说,没有钱是不行的,但钱多了也是祸害。纵观当今社会,一些人有了钱以后,就忘乎所以为非作歹,不知
天高地厚,不仅丧失了社会伦理道德,甚至有的人还挑战法律红线,最后身陷囹圄,落得人财两空的悲惨结局。如果用财富回报社会造福社会,
人格则会大大升华,成为当世楷模。中国人历来对小善和小恶看得很重,在其它卦中,圣人很多次提到小善和小恶,孔圣人在《系辞传》中继续阐释
第21噬嗑卦的义理,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
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第2卦坤卦《文言传》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三国时蜀主刘备临终前给阿斗刘禅的告诫
语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孔圣人在《系辞传》中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
辞,禁民为非曰义”。六五为君有“位”,笼络天下之人心曰“仁”,大富大有聚财以养人,理顺财物,端正言辞,遏恶扬善曰“义”,善恶无处遁
形,君子就要“遏恶扬善”了。14.3.6“顺天休命”,展现君子的结局。“顺天休命”的卦象来源。在本卦中,下乾为天道,上离为太阳,
六五正应九二,太阳围绕天道运转,是为“顺天”。下互乾为天,上互兑为“口”为“言”,天开口说话,像是发布命令,上互兑为“羊”为“美善
”为“休美”,上离为“大腹”为“心”,天之命深入人心,人心向往美善凝聚美善,就能美善自己的德行和命运,是为“休命”。华夏先民崇尚“
天命”之说,天人合一,天地生养万物,将天之道尽数赋予万物,成为万物的“德”,这就是“天命”。人是万物之灵,尽得“天之命”,所以人的
行为要合乎天道,修养其本性和命运。乾卦《彖辞》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大意是,乾道阳长阴消的变化使万物各自正定其本性与命运。《系
辞传》曰“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在周易中,“命”字出现的频率非常高,都是“天命”,或天子“承天之命”号令百姓,或君子大臣
承受君命天命,诸如顺命凝命申命受命革命改命复命即命锡命有命告命施命致命等等,充分证明了古人天人合一顺天休命的思想是多么的根深蒂固。
如果有哪朝哪代的哪个君王不顺天休命,逆天而为就要被“革命”被推翻,革命者一般都是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在后世中,“乐天知命”对文
人墨客的影响非常大,田园诗人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描述“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展现了顺乎大自然遵循天道的人生乐观态度。14.4爻
辞和小象传解读。概论:卦辞是文王所写,彖辞和大象传是孔圣人总结的,从前后终始两个不同的角度注释文王的卦辞。周易有六十四个卦,将一个
人和一个国家的处境细分成六十四种情形,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时”。那么在这个具体的环境中如何作为,就是六个爻辞所要讨论的问题了。“爻”
读作(yao),既像远古时的“结绳纪事”,小事打小结,大事打大结。也像是切肉,切成小块大块,描述万事万物的变化之象。六个爻就是将事
物的发展过程细分为六个阶段,根据不同“地利人和”的千变万化,如何去“趋吉避凶”。六个爻辞是文王的四儿子周公所撰,就是中国人崇拜的“
周公解梦”的那个周公,孔圣人逐句注释爻辞称为“小象传”。大有卦中有农业大丰收,金银财富大拥有,贤人君子心怀喜悦大聚集,身心道德大修
养。但在这大富大有的局面下暗藏着隐患,古人和周易有强烈的忧患之心,圣人告诫要居安思危有福思穷,永保大有的局面。大有卦有三条主线,一
是众君子追求大有局面的过程,二是君子如何保持财富和道德,是为富不仁还是回报社会。三是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描述大有之时,处在不同阶
层之人如何作为,国家如何保持大有的政治局面,五个阳刚臣子用什么态度对待圣明柔弱的君王。圣人将大有之人分为六个阶层,前三类人为下层民
众,注重物质财富,后三类人为上层统治阶层,注重道德修养。从个人的修养一直上升到国家治理的层面。14.4.1初九爻【原文】初九:无交
害,匪咎;艰则无咎。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白话】初九:初九为平民百姓位卑力弱,也象征社会和国家刚刚富裕,与外界不相交往,
不追求过分的富有,就不会陷入利益之争,没有害处故称“无交害”。下面四个阳爻只有初九与六五无比无应孤孤单单,像是不合群的另类,故称
“匪”。正因为如此,初九才得以远离是非之地,不受歪风邪气的侵染,故称“匪咎”。但是初九不能因为暂时没有咎害就掉以轻心,要时刻不忘创
业之初的艰难,忆苦思甜保持本色,艰贞守正才能真正没有灾害,故称“艰则无咎”。小象传说:初九与人尚无交往,所以害还未至,但过此有交往
就有所害。【解读】14.4.1.1第一个阶段,老百姓刚刚过上富裕生活,依旧要忆苦思甜。圣人描述说“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14.
4.1.2“无交害”,是“无交故无害”的省略语,描述初九与九四的关系。“交”是交往,初九与九四不应,与九二敌比,位卑力弱潜龙勿用
,与外界之人都没有交往,故称“无交”。“害”,大有卦的“害”来自哪里?在九三爻小象中,孔圣人也说“小人害也”,“害”是会意字,从“
宀(mian)、口、丯(jie)”,意思是言从家起,而“口、言”又往往是危害的根源,同在一个屋檐下说话。“丯”表示中间三层物质
被一个尖利的东西所贯穿,表示所说的话尖酸刻薄,本义为伤害损害。在本卦中,下乾和下互乾都代表君子的整体“集体”,上互兑为“口舌是非”
,上离为戈兵为“争斗”,表示团体集体因“口舌争斗”而发生宗派斗争损害团结。《系辞传》曰“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
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大意是“言行是君子的关键,言行一旦发起,就会关系到日后带来的是成功的荣耀还是失败的屈辱,言行也
是君子感动天地之由,难道可以不谨慎吗”?从卦象来看,初九与九四不应,九四处上离卦为戈兵为争斗,处上互兑卦为破损,争斗毁折都是“害
”,现在初九与九四无应,则是“无交”,“无交”就“无害”,连起来就是“无交害”。对于一个人来说,富有之初要保持朴素本色,不去追求过
分的财富,也不向外界张扬,不与社会上乱七八糟的人交往,则不受歪风邪气的侵染,就不会受到损害。从人类社会来讲,大家好不容易经过艰苦的
同人之道和同到一起,要共同维护好这个局面,不要轻易起纷争,否则这个和谐的局面很容易被打破。与第37卦家人卦的比较,初九爻小象说“闲
有家,志未变也”,立家之初先订立家规,以防被社会的歪风邪气侵染。再与第17卦随卦做比较,随卦初九爻辞曰“出门交,有功”,孔圣人小象
解释其因为“不失也”,一个是出门交往“有害”,一个是出门交往“有功”,此一时彼一时也。14.4.1.3“匪咎”,从初九与六五的关系
和处境引申出“匪”,从与九四的不应关系引申出“咎”。“匪”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只有初九与六五主爻无比无应,孤孤单单。二是“非、不是”
的意思。从卦象上来看,还保留着“匪”的本义,第8卦比卦六三爻辞曰“比之匪人”,第12卦否卦卦辞曰“否之匪人”,“匪”字三面封死,右
边留出一面未封,在比卦是九五网开一面让六三离去,在否卦最后要倾倒锅里的腐烂食物和小人。而在大有卦中,初九九二九三九四四个阳爻代表“
囗(wei)”的四个边框,但初九与六五无比无应,没有被框进去,故称“匪”。从初九和九四的关系来看,九四爻辞曰“匪其彭”,也提到了
“匪”字。我们参考一下第4卦蒙卦,蒙卦初六爻辞曰“用说桎梏(zhigu)”,六四陷入“桎梏”之苦,初六与之不应,得以避免“桎梏”
的命运。在本卦中,九四处上互兑卦,兑为口舌是非为毁折为“有咎”,初九与九四不应,则避免了九四之“咎”,故称“匪咎”。六五爻是大有卦
的主爻,五个阳爻都要和柔正的君王搞好关系,这就像第8卦比卦,五个阴爻要比附在九五君王的周围。六五之下的四个阳爻中,只有初九爻与六五
之君没有攀上关系,像是另类的“匪”。但正因为如此,初九才得以远离是非之地,不受歪风邪气的侵染,故称“匪咎”。14.4.1.4“艰则
无咎”,继续告诫初九。“艰”的繁体字为“艱”,追溯其古老的甲骨文和篆书字形,会发现与“土”有关,本义是“土地难治理”,虽然上面是离
卦夏日亨通,但初九还处于冬季,寒冬还未过去,初和二爻代表大地,初九还在地下,潜龙勿用,不忘劳动的辛苦,牢记创业的艰难。大有是指各
方面都大获丰收,但是初九位于最底下,表示刚刚开始富有,要牢记这大有的局面来之不易,不能忘记之前的艰难困苦,圣人从大有之始就开始谆谆
教诲我们要居安思危。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就要求全体党员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们小时候还常常接受“忆苦思甜”的教育。李自
成应该是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当他带领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刚刚夺得天下之时,全体将领就开始腐化堕落勾心斗角,宗派争斗愈演愈烈很快丢
掉了江山。1944年郭沫若在重庆时隔三百年写下了《甲申三百年祭》,当时在延安的毛泽东对郭沫若的文章大加赞赏,并批示有关部门立即刊印
,把它列入整风重要文件,让全党高级干部认真学习,引以为戒。14.4.2九二爻【原文】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
”,积中不败也。【白话】九二:九二君子阳居柔位刚柔兼济,在大有之时能奉行中道展现才德。上升到国家层面,居大夫之职,上应六五之君,是
君王所信赖的基层官员,此时臣强君弱,臣实君虚,九二有义务辅助六五,维护大有的大好形势。九二本身犹如一辆任重道远的大车,材质刚健动力
十足,不仅容纳深厚的道德,还满载着粮食和财富,像是去给国家和君王缴粮纳税,行驶在大道的正中央,虽长途跋涉但稳稳当当,不致有倾坏之危
。对应到人事上,是说九二君子有刚健之质,有谦中之德,还能奋发精进,其富有犹如车载斗量,前景光明,干什么事情都能一切顺利。五个阳爻只
有九二与六五正应,容易引起他人的猜忌,好像“有咎”,但九二光明正大中道而行,打消了别人的疑虑,得以“无咎”。小象传说:“大车以载”
,大车满载安稳远行,一是因为九二作为君子,本身积聚了刚中之德,所以大车能中道而行,不至于散架毁败。二是因为作为基层官员,将财富统一
缴纳到国库之中全民共享,人才济济社稷稳固。【解读】14.4.2.1第二个阶段,有了一定的地位和经济实力,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有了一定
的地位和经济实力,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圣人用日常生活中的大车和行船作比喻。14.4.2.2“大车以载”,有三重寓意,用大车载重作比喻
,描述九二的本质和作为。既说君子的品德成就可以车载斗量,也描述了远古时期基层交公粮的场景,还赞扬九二君子是促成大有局面的功臣。“大
车”,是指车舆不仅承载重,而且动力足。“大”有两层含义,一是阳刚强健的本质为“大”,二是车体大装载量大,就像“大有卦”的卦名中“大
”的含义。“车”与“舆”有别,在《说卦传》中,坤卦为大舆,坎卦为“多眚(sheng)”之舆。其实乾也与“大舆”有关,因为坎卦取乾
卦中爻,有“小乾卦”之称,既然坎卦有“舆”之象,那么乾卦就是“大车”了。“舆”字从“车”从“http://baike.so.com
/doc/2541006-2684144.html舁(yú)”,主要指车厢,也就是装载货物的空间。而“车”字主要指车舆的动力部分
,“车”的繁体字为“車”,中间为“日”为太阳,代表能量和动力,上下“两横”既代表车厢,还代表下边的地面和上边的承载,“一竖”横穿上
下,代表动力十足。所以,坤为厚德载物包容万物之大舆,乾为自强不息健行之大车,天施地生,大车上安装着车舆。第1卦乾卦彖辞曰“时乘六龙
以御天”,传说中有太阳神名叫羲和,羲和生了十个太阳,称为“太阳之母”,羲和又是太阳的赶车夫。《http://baike.baidu
.com/view/14449.htm楚辞·http://baike.baidu.com/view/30575.htm离骚》描写“
吾令羲和http://baike.baidu.com/view/4756214.htm弭节兮,望崦嵫(yanzi)而无迫”,诗句
的意思是,羲和http://baike.baidu.com/view/82775.htm不慌不忙地赶着马车,和太阳一起走在归家的路
上。本爻的“大车”,当指羲和所驾的六龙或六马所拉的天道之大车,李白《蜀道难》中写道“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是形
容六龙所驾天车的最高处。在本卦中,九二同处下乾卦和下互乾卦,乾为马为龙也为车,健行之马和龙拉着的大车。“载”的繁体字为“載”,从
“車”从“(zai)”,那么这辆大车上装载了什么东西?对于君子个人来说,九二与六五正应,九二处下乾卦中爻和上互乾卦下爻,则像是材
质刚健动力十足的大车。六五处上互兑卦有美善之德,处上离卦有光明之德,所以九二这辆大车装载了美善和光明之德,犹如车载斗量,前途无量。
对应到社会,九二的地位相当于“大夫”,大夫有自己的采邑,第6卦讼卦九二爻辞曰“其邑人三百户无眚”。六五爻处上互兑卦,兑卦象征秋天大
获丰收,就有义务向国家上交公粮。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圣人将国家比作是一辆大车,九二为既刚且中的基层官员,与柔中的六五之君正应,君臣
心心相印,在下的君子推着国家这辆大车,是促成保有大有局面的功臣。所以“大车以载”,既说君子个人展现出了中正之德,又引申到国家层面的
基层官员,能够心系国家君王。14.4.2.3“有攸往”,用船行水上作比喻,描述九二的美好结局。“大车以载”把国家比作是一辆大车,
那么“有攸往”则是以“船”打比方。“攸”本义与水相关,安然行于水上的意思,后引申为普遍意义上的“安行”。在本卦中,九二正应六五,六
五处上互兑卦为宽阔的湖泽。六五处上离卦为中空之木,凿空大木做成的舟船。周易将从下向上,由内向外称作“往”,反之则为“来”。九二在上
互兑卦湖泽之中,借助六五这艘船就能顺利渡过宽阔的湖泽,故称“有攸往”。14.4.2.4“无咎”,指出九二的隐患。九二何来之咎?因为
六五处上互兑卦为“毁折”为“害”,兑为口有口舌是非,所以“有咎”。引申到人事上,五个阳爻只有九二与六五正应,容易引起其它阳爻的猜忌
,是以“有咎”。就像第8卦比卦,六二爻辞曰“比之自内,贞吉”,五阴中只有六二与九五之君正应,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还比如上一卦同人卦
,六二阴爻只与九五阳爻正应,也会引起其它阳爻的不满,所以小象说“同人于宗,吝道也”。但九二刚中,“大车以载,有攸往”,光明正大为国
为民,打消了其他人的疑虑,这才转“有咎”为“无咎”。14.4.2.5“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孔圣人阐释九二“攸往、无咎”的原
因。“中”,两层含义,既指九二之臣刚中,又指六五之君柔中,君臣同心,都能中道行事。“不败”,与爻辞中的“无咎”取象一样,意思相
近。“败”字从“贝、攵(pu)”,“贝”是“鼎”的简写,刚健材质的整体,“攵”是损坏。与九二正应的六五处上互兑卦,兑为毁折破损,对
应人事上为“有咎”,对于大车就是“败”。九二六五都能中道而行,消除了人们的猜忌,得以“无咎”,大车也得以“不败”。“积”的繁体字
为“積”,从“禾、丰、貝”,本义为堆积谷物财富,后引申为普遍意义上的集聚。从卦象来看,六五处上互兑卦,兑为秋天为“禾”,六五处上离
卦为“貝”,九二处下乾和下互乾,众多贤才君子聚集一起为“丰”,合起来就是个“積”字。“积”有两层含义,一是大车端端正正不歪不斜,材
质刚健,货物堆积其中压不坏。二是从国家税收层面来说,地方基层将财富上缴给国家,“堆积”在国库之中,万民共享,国家就有了雄厚的实力兴
盛不败。14.4.2.6大有不是指一个人的大有,只有众人都大有了,才是真正的大有。初九为平民百姓,管好自己就行了。而九二为大夫,大
夫的家为采邑,上互兑为“粮食丰收”,九二大夫要向六五国家上缴公粮。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大作”为农事,上交公粮的制度由来已久,由国
家再统一平均分配,免得多余的粮食“败坏腐烂”,而另外一部分人饿肚子,避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发生。所以在本爻中,孔圣人
系上了一个“积”字,指基层有向国家上缴粮食和税负的义务。14.4.2.7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尤其要监督基层官员农耕方面的功过。《千
字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治本于农,务兹稼穑(jiase),俶(chu)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chuzhi)”。
大意是“治国的根本在发展农业,要努力做好播种收获这些农活。一年的农活该开始干起来了,我种上小米,又种上高梁。收获季节,用刚熟的新谷
交纳税粮。官府应按农户的贡献大小给予奖励或处罚,对有关的官员也要据此罢免和升迁”,记载了古代缴纳公粮的制度。14.4.3九三爻【原
文】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白话】九三:九三处下乾之极,阳居刚位,过于强势桀骜不驯,身处
上互兑卦有破败之忧。上升到国家治理上,身为三公诸侯,既要从精神上敬畏天子,也要向天子进贡财物以示臣服。九三过于刚健脱离了中道,吉凶
善恶在一念之间。作为君子,阳刚得正遵循天道,就能保持不败。作为公侯如果向天子朝献,就能获天子之宴享和信任,而小人则做不到这一点。小
象传说:公侯向天子朝献而获天子之宴享,小人则会危害社会和朝纲。【解读】14.4.3.1第三个阶段,达到大富大有的境界,要戒骄戒躁。
九三阳居刚位,又位下乾之上爻,刚健有力,但已过中,偏离了中道,上不够天下不着地,与相邻的九二九四敌比,与上九不应,与唯一的阴爻六五
之君也没有联系,处于“多凶”之地,处境尴尬,但九三有两种选择。首先从正面来看,九三处下乾卦,阳居刚位,阳刚得正,且处上互兑卦,兑为
羊有美善之德。从反面来看,九三脱离了中道,过于强势,处上互兑卦,兑有毁折破损之象。这就是九三面临的两条路,何去何从,是为恶还是行善
,是凶是吉就看九三如何作为了。14.4.3.2“公用亨于天子”,描述九三的正确作为和结局。“公”,初爻为元士平民,二爻为大夫,
三爻就到了“三公诸侯”之位了,国家是由众诸侯国组成的,公侯为治理国家的中坚力量。“亨”字一语双关,既指“亨(heng)”,亨通顺
利。又为“享(xiang)”,享用之意。九三与上九不应,与相邻的九二九四又敌比,无应无比处境堪忧,但九三已经进入兑卦,与六五之君同
处一个卦中,建立了联系,兑为“羊”为“美善”为“进贡”,同时兑为“口”为“享用”,六五处上离之中爻,离为“大腹”。“公用亨于天子”
,“天子”指六五之君,意象为如果九三遵循天道,保持美善之德,向六五天子进献,就能得到天子的赏赐和宴享。14.4.3.3“小人弗克”
,“小人害也”,描述九三的反面作为和结局。九三刚健冲动多凶,吉凶决定于自己的作为,如果臣服于天子,会得到天子的“宴享和赏赐”。但如
果不安分守己丢掉刚正之德,以进贡献媚行不法之事,就会变成有害于社会和国家的“小人”。同样是上互“兑卦”,到了小人这里就不是“美善”
之意了,而变成了“毁折、破损、有害”。九二爻小象说“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而九三处下乾之上爻,下互乾之中爻,又进入了兑卦之下爻,
破坏了代表君子团结的乾卦,偏离中道,导致“大车以败”,小人得志礼仪大乱,其危害也就可知了。《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写道“普天
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土地之富,人民之众,都是天子国家所有,在下的王公大臣何敢专其有,否则就是反叛,大逆不道。孔圣
人所处的春秋时期战乱不止朝纲败坏,他老人家决心克己复礼,《http://baike.baidu.com/view/19183.ht
m论语·八佾》中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176/5070682.htm孔子谓季氏曰“八佾(
yi)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口诛笔伐的是当时鲁国的季孙氏僭越礼仪的事情,“佾”是奏乐http://baike.baidu
.com/subview/15725/5407338.htm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
十四人。按http://baike.baidu.com/view/90803.htm周礼规定,只有http://baike.bai
du.com/view/21571.htm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http://baike.baidu.com/view/42
622.htm卿大夫用四佾,http://baike.baidu.com/view/88596.htm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
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http://baike.baidu.com/view/102832.htm僭越行为极
为不满,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还有什么事情不忍心去做呢”。14.4
.3.4引申到普遍的哲理上。作为君子个人,九三之人不能太过强势。引申到国家治理上,九三作为公侯,要以大局为重,不能为富不仁而危害国
家社稷。14.4.4九四爻【原文】九四:匪其彭,无咎。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辩晢也。【白话】九四:九四象征大有君子一举跃居高层
,事业上升到新的阶段,犹如“或跃在渊”之龙,要审时度势进退有道。就像身为近君大臣,位高权重君弱臣强,尤其要注意不能功高盖主。所幸九
四阳居柔位,本身刚柔兼济,又有光明之德,不倚仗自己的盛大,自觉谦下自损,就能避免咎害。小象传说:不倚仗自己的盛大,自我抑损避免咎害
,是因为九四有明辨事理和权衡自身处境的智慧,就好像在天还未大亮的迷雾中,就能看到盛极得咎的征兆。【解读】14.4.4.1到了第四个
阶段,大有君子一举跃居高层,更要顾全大局。先描述九四的处境,九四已居上离卦,象征君子升到了高层,第1卦乾卦九四爻辞曰“或跃在渊”,
九四之君子要审时度势谨慎而为。对应打国家治理上,九四作为近君重臣,逼近六五之君,伴君如伴虎,处“多惧”之地,本来有咎。14.4.4
.2“彭”,指出九四有“功高盖主”之嫌。“彭”是http://baike.baidu.com/view/772576.htm象声词
,源自敲鼓声,《说文》注释“彭,鼓声也”,从“壴、彡”,“壴”读作(zhu),表示鼓的形状,“彡”读作(shan),连续敲鼓发出的
声音。在本卦中,九四处下互乾之上爻,乾为“圆形”。九四处于上离之下爻,离为“牛”,引申为“牛皮”,合起来就是牛皮做成的“鼓”。九四
处上互兑卦之中爻,兑为“口”,引申为“声音、鼓声”,此处的“彭”字寓意声势浩大功高盖主。14.4.4.3“匪其彭”,赞扬九四能谦逊
自抑。九四为朝中重臣,臣强君弱,最忌讳功高盖主。所幸九四处于柔位,能以柔行事自我贬抑,得以躲避咎害,如何看出九四“匪其彭”的象来?
“匪”有两层含义,首先,九四处上离卦,离卦的反卦是坎卦,坎为“匪”,反卦取反象,九四就是“不匪”。其次,九四阳居柔位,刚而能柔不太
强势,是为“非、匪”。“匪其彭”有三层卦象,首先,九四居下互乾卦为刚健,但同处上互兑卦,兑为“毁折”,有“自损其刚”之象。其次,九
四处上互兑卦,兑卦的反卦为“巽”卦,巽为“长”为“高”,与“彭”的意思相近,反卦取反义,在巽卦中为“高”为“彭”,在兑卦中就是“不
高,不盛”。第三,如果九四变为阴爻,则上互兑卦就变成上互震卦,震为雷为“鼓”,雷声隆隆鼓乐喧天声势浩大,反爻取反义,那么九四也是“
匪其彭”。“彭”本身也有“首领”的含义,鼓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存在,相传http://baike.baidu.com/view/198
9.htm黄帝征服http://baike.baidu.com/view/225.htm蚩尤的http://baike.baidu
.com/view/2076.htm涿鹿之战中,“黄帝杀http://baike.baidu.com/subview/68990/
5140404.htm夔(kui),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作为正式乐器是从周朝开始,周代有八音,鼓为八音之首,古文献所谓“鼓琴瑟
”,就是http://baike.baidu.com/view/592458.htm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这里圣人系了个
“彭”字,既含有声势浩大的意思,又包含有“首领”的意味,意指九四要偃旗息鼓不可为首。与初九爻的联系,初九爻辞曰“匪咎”,是说初九
避免了九四的“匪”和“咎”。14.4.4.4“匪其彭,无咎,明辩晢也”,孔圣人解释九四“匪其彭,无咎”的原因。九四阳居柔位,刚柔兼
济深明事理。处上互兑卦为口能“辩解”。处上离卦为目能“明辨事理”,光明磊落辨明事实,解除了六五的疑虑。第6卦讼卦初六小象传“虽小有
言,其辩明也”,也是兑卦和离卦的组合,辩而明也。“晢”字读作(zhe),从“折”从“日”,天刚亮的时候。从卦象来看,九四处上互兑卦
为“月”为“毁折”,处上离卦为“日”为光明,合起来就是个“晢”字,月亮刚刚退去太阳即将升起,看到了危险的征兆,知微知彰防微杜渐。1
4.4.5六五爻【原文】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白话】六五:六五是一
个柔弱圣明的君王,如何镇得住五位阳刚的臣子,需要一番思量。既要以诚信交接上下,犹如身体寒热交融气血畅通,君臣相得政令得行。又要像老
虎一样威严自显,如此威信兼备,就可使得君臣相得,家国吉祥。小象传说:“厥孚交如”,以诚信交接上下,犹如夏王姒发,也像周武王姬发,能
够与刚正的大臣们心意相通,用自己的诚信激发臣子的忠信之志,故称“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既有老虎之威严,又像日月一样平易近人光
明磊落,使人心悦诚服生出敬畏之心,无须防范戒备,故称“易而无备也”。【解读】14.4.5.1到了第五个阶段,跃登帝位,确保既威且信
。六五虽是一个圣明的君王,但本质柔弱,如何管理约束阳刚的众臣,确实需要好好思量,圣人给其出主意说“厥孚交如,威如,吉”。14.4.
5.2“厥孚交如”,用人身体的冷热均衡和鸟孵卵作比喻,描述君王阴柔光明诚信的一面。首先有诚信,以“诚”感人,以“信”笼络人心,方为
上策,天下归心才是最大的富有,真正的大有。“交”,六五居上离之中爻,离为“心”为“火”为“大腹”,《黄帝内经》曰“心为火”,与九二
正应,为“发自内心的有孚”。九二居下乾中爻,能够代表下乾初九九三的心志,六五又与九四上九亲比。这样,六五远应近比,就与五个阳爻都建
立了亲比的关系,同时离为“依附”为“附着”为“网罗”,所以整个卦象就是六五与众阳爻相互紧密“交织”在一起,故称“交”,后世三国时期
蜀主刘备就是六五“厥孚交如”的典型代表。“如”字从“女”从“口”,六五爻是阴爻为为“女”,处上互兑卦为“少女”为“口”,合起来就是
个“如”,象征像女孩子一样温柔体贴。“厥孚”是描述六五与群阳如何而“交”,“厥”以人身体的寒热交融作比喻,“孚”是以鸟类孵卵作比喻
。周易中共有两卦出现“厥”字,第38睽(kui)卦六五爻辞曰“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睽卦是上离下兑,大有卦中的上离卦和上互
兑卦,正好组成一个新的六画卦,那就是火泽睽卦,两卦六五爻的处境完全一样,所以爻辞中都出现“厥”字。“厥”是指中医中的一种“厥症”,
火气往头上涌,寒气往脚下聚积,在大有卦中,六五处上离卦为热为极阳之火,同时处下互兑卦,兑为湖泽为极阴之水为寒气,在人身是寒热不均。
引喻到人事上,比喻君王不能高高在上,要与下面的臣民以心交心,这样身体就能寒热均匀气血畅通,对应国家治理,则能君臣相得政令得以畅行。
“孚”在周易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指的是鸟类孵卵时,雌雄相互配合既真诚又守时,以此比拟人之间也能真诚相待守信用。14.4.5.3“威如
”,描述六五君王威严的一面。光有诚信交心是不能完全镇住群阳的,还要有威严恩威兼施,但是“威”从何来?所幸大有卦六五之“威”是天生就
具备的,“威”是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威严威力威风。六五处上互兑卦,“左青龙,右白虎”,兑为虎,有“老虎”的天然之相,当然威风凛凛
不怒而威。“如”字从“女”从“口”,温文尔雅不以势压人,六五为阴爻为“女”,处上互兑卦为“口”,亲比九四上九,正应九二,与众阳爻亲
密无间,故称“如”。“威如”,不是单纯的耍威风,而是威严中还透着平易近人,让人既敬畏又有亲近感。14.4.5.4“吉”,描述六五的
美好结局。“厥孚交如”和“威如”合起来就是“威信”,既有威严又有诚信,如此才是一个柔弱六五的为君之道。六五处上离卦,离为夏日万物蓬
勃生长,有光明之德能笼络人心,当然吉祥如意。我们与第37家人卦进行一下比较,上九爻辞曰“有孚威如,吉”,孔圣人小象传曰“威如之吉,
反身之谓也”。这是用反话说正理,家人卦上巽下离,风火家人,要维持家道的长盛不衰,必须要一直保持有威有信。但是家人卦上九爻既无“威”
又没“信”,上九乘刚敌比相邻的九五之君,下不与九三正应,无亲无故。九三同处下离和上互离卦,离为心,那么上九就“无心”,即“不孚”。
上巽卦为风,风向摇摆不定没有定性,也为“不孚”。上巽卦的覆卦为兑卦,兑为猛虎,虎虎生“威”。上巽卦的反卦是震卦,震为雷声隆隆也有“
威”,反卦和覆卦都取反义,那么上九就是“无威”。由此可见,大有卦六五是“威如之吉”,家人卦上九是“有孚威如”,好像说的都是既威且孚
,但大有卦实实在在具备,而家人卦是用反话说正理,仔细体会圣人的叙事说理手法,非常美妙。14.4.5.5“厥孚交如,信以发志”,孔圣
人用夏王姒发等先贤往圣的事迹,暗喻武王姬发,阐释“厥孚交如”的巨大社会效应。周公在爻辞中,是以人身体的冷热气血交融之“厥”,还有鸟
类孵卵有信之“孚”,来说明六五如何与臣民交心的。而孔圣人侧重于人事国家治理的层面,找出几个历史名人来树立六五的典范榜样。“信”就是
“有孚”,“发”为发声,以言语启发。从卦象来看,兑为“口”为说话发声,六五发的是谁的号令呢?是下乾天道的号令,《彖辞》说“应乎天而
时行”,六五所做作为是遵循天道,当然能够沟通群阳君子的心志。圣人在本卦中用“发”字,来暗指两个君王,一个是夏王姒(si)发,一个是
周武王姬发。我们参考一下第55丰卦六二爻,爻辞曰“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孔圣人《小象传》曰“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其中“信以
发志也”完全一样。姒发是夏朝第十六代帝王,在位十七年,是夏桀之父,姒发在位执政时夏朝已经走下坡路,破格提拔在乡下养马的马夫关龙逄(
pang)为相,姒发四处访求贤士辅佐,一次在民宅避雨,碰见一老人,关龙逄以养马喻治民理政,又问起为君之道,关龙逄说“作为人君,你要
谦恭待人,对人臣要互相敬信,爱护人才,只有这样天下才能安定,社稷宗庙才能稳固”。姒发去世后,夏桀继承了王位,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关龙
逄尽忠直言反被夏桀杀害,最后夏朝被居住在东方的商汤推翻了。姬发就是周武王,聚集八百诸侯灭了商纣王。夏朝的国都在今山西运城市向南五十
里的夏县,古称“安邑”,是蚩尤出生和埋葬之地,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人物,黄帝的元妃“嫘(lei)祖”,著《治治通鉴》的司马光,上面提
到的关龙逄,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夫人”,近代有革命烈士嘉康杰,运城名校“康杰中学”就是以嘉康杰命名的。丰卦的“信以发志也”在六
二爻,大有卦的“信以发志也”在六五爻,是因为两卦的天时不一样。丰卦的六五爻处上震卦,震为雷极为刚猛,圣人是告诉六二贤臣,在上的六五
并不都像夏桀和商纣王那样残暴,还有像姒发和姬发这样的圣君,不要疑虑。在大有卦中,六五之君本来就有光明之德,就要像姒发和姬发那样礼贤
下士。14.4.5.6“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孔圣人以日月的平易,补充说明六五老虎之“威”,并阐释爻辞“吉”的原因。“易”有两层
含义,首先,从“日”从“月”,日月为“易”。从卦象来看,六五处上互兑卦为“月”,处上离卦为“日”,合起来就是个“易”字,六五之光明
犹如日月之光辉,交替照耀天下。其次,六五处上互兑卦,兑为喜悦,由此引申出平易近人,六五就像日月一样高悬于天,让人一览无余,“周易、
易经”的“易”字也有简易平易之意,六五的诚信和威望与生俱来,天然具有的气质。“备”,周易中只有这一处“备”字,也有两层含义,其一指
矫揉造作,事先准备摆出样子,六五自身为老虎有天生威严,如果故弄玄虚是吓唬不住人的,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就像《黔之驴》中开始外表唬人,
最终被老虎咬断喉咙的蠢驴。其二,“备”是戒备防范,六五处于离卦中爻为“光明磊落、正大光明”,不搞阴谋诡计。同时离卦反坎,坎为“加忧
、心中有疑虑”,反卦取反义,即“心中无忧、不用戒备”。整个意思就是,虽然六五天生就是个威武的老虎,但这只老虎性格温和,平易近人,不
那么吓人,无须让人倍加防范。14.4.6上九爻【原文】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白话】上九:上九阳
居柔位,像太阳高居中天,亲比六五圣贤,遵循天道,得到上天的佑助,吉祥而无所不利。小象传说:大有上九之所以吉祥,是说你既然遵循天道护
佑君王臣民,那么天道反过来也会护佑于你。【解读】14.4.6.1到了大有卦的最后,就像是太阳高挂中天光照天下,庇护着君王和万民。圣
人用“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描述这种人间盛况。上九已居大有之极,一般的阳爻居于上位,会物极必反“亢龙有悔”,卦象不好,但是大有的上
九却是吉无不利,这是为什么呢?14.4.6.2“自天佑之”,描述大有卦的盛况。这句话完全是从卦象而来的,在下的各个阶层之人都能自觉
维护大有的局面,大有卦的下面是“天道”,自下往上故称“自天”。上互兑卦在后天八卦图的位置在“右”,引申为“佑”。上九爻居大有卦的最
上爻,上离为太阳高居中天,故称“之”。圣人将整个卦象连起来,系辞曰“自天佑之”,马上就有了全新的含义。首先,上九依附于六五,就像火
焰依附于木柴,六五位于上互兑卦,兑卦在后天八卦图中的方位在“右”边,左青龙右白虎,所以兑为“右”,引申为“佑”和“佑助”。其次,上
九物极必反,阳极变阴,上离卦变成了震卦,震卦在后天八卦图中的方位在“左”,反爻变爻都取反象,上九则为“不左”就是“右”。第11卦
泰卦大象传曰“以左右民”,取的也是震卦“位左”兑卦“位右”的象,第7卦师卦六四爻“师左次”取的是震卦“位左”的象,在周易中,“左”
一般取自震卦,“右”一般取自兑卦。14.4.6.3“吉无不利”,描述上九的美好结局。上九处上互离卦为光明为吉祥,故称“吉”。上九
即使物极必反,阳极变阴,上离卦也就变成上震卦,震为雷为行,天上大道畅通无阻,天高任鹰飞,象征一个人一个国家本质阳刚,行为刚健,做任
何事情都无所不利。我们参考一下第26卦大畜卦,一个是“大有”,一个是“大畜”,大有上九为“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大畜卦上九是“何
天之衢(qu),亨”,孔圣人赞扬大畜卦上九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14.4.6.4“大有上吉,自天佑也”,孔圣人从另一个角度继续
阐释周公的爻辞。周公的爻辞是“自天佑之”,孔圣人的小象传是“自天佑也”,改变了一个字,其寓意就大不一样了。“自天佑之”是说上九遵循
天道,像天一样护佑君王百姓,那么天道反过来也会护佑与你,故称“自天佑也”。14.4.6.5孔圣人在《系辞传》中意犹未尽,继续就上九
爻的哲理进行发挥。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这是结合
上九爻的变爻整体来看的卦象。物极必反阳极变阴,如果上九变为阴爻,则上卦变为震卦,震卦在后天八卦图中的方位在“左”,通“佐”,引申为辅佐辅助,故曰“佑者助也”。震卦为“大涂”,天空中的大道更是一马平川,通达顺畅,故曰“天之所助者,顺也”。上九本身在上离卦,离为心为“信”,变卦为震卦,震为足为“履”,故称“履信”。上九本身在离卦,离为心能“思”,变卦震卦为“顺”,故称“思乎顺”。六五顺承上九之刚,上九亲比六五圣君,故称“又以尚贤也”。大有之时,阴阳相交君臣相得,遵循天道反过来老天就保佑辅助你,不管上九本身是离卦,还是上卦变为震卦,都充满光明,并且大道顺畅,怎样变化都是“吉”都是“有利”,故称“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14.5大有卦总结我们可以将大有卦的哲理引申到普遍的人事上,告诉君子平时如何为人处世。一个人得到了众人的拥戴,大为富有,那么如何保住这大有的局面,可以借鉴大有卦的哲理。刚开始忆苦思甜,其次富裕了要心系国家,第三不能狂妄自大,升了一个台阶还要继续谦虚谨慎,登上领导地位既要有威严还要有诚信,自始至终贯彻此道,最后才能得到民众和上天的护佑。大有卦中列举了大量的自然天象和人文典故。“如日中天”的天象,“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望,“与时偕行”的人文思想,远古交公粮的情景,诸侯向天子朝拜进贡的制度,用“发”的振发之象,暗指夏王姒发和周武王姬发的美德典故。用“彭”的隆隆鼓声比喻人的气势盛大,也比拟大臣的“功高盖主”。用老虎比喻人的“威严”,用“鸟类孵卵守信”比拟人有诚信,用日月之“易”比拟君王的“平易近人”,用“厥”字描述人身体的寒热交融,比喻社会治理的政令畅通。还引申出很多个成语,与时偕行,与时俱进,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光天化日,为富不仁,忆苦思甜,大车以载,厥孚交如,自天佑之,吉无不利。14.6从大有卦到谦卦的过渡。孔圣人《序卦传》曰“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在大有卦中,获得了财富人才道德的大富大有,每个人都在为长久维持大有局面各自努力,到了最后还得到了老天的保佑,这预示着君子的事业将能够发扬光大,接下来做任何事情都吉无不利,但具体如何实施,面临着几个问题。首先,对于有远大理想的君子来说,要建功立业成就大事,不可小富即安就此满足,停下脚步贪图享乐。要知道这只是刚刚打好物资和人才的基础,只是事业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而不是全部条件,有了这些良好的基础之后,如何进一步向前发展,才是应该好好考虑的事情。其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财富是过眼烟云,金玉满堂安能守住。第三,从天象来看,大有卦犹如太阳高居中天,但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从人事上来讲,大有卦对应人的成长,是“三十而立”的阶段。用第1卦乾卦的六个阶段来对应,只是处于九二爻的“见龙在田”。刚取得一点成绩,获得了众人的赞誉,但接下来就是乾卦的“终日乾乾,夕惕若”,再往前走,就会触及到别人的利益,动了别人的奶酪。所以不管是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既要巩固住刚刚取得的成果,还能求得更大的发展,就成了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难题。怎么办?圣人开出了一个包治百病的药方,只有一个字“谦”。大有卦之后,紧接着就是谦卦,然后到达第16卦豫卦。谦卦展现的自然现象是山在地下,威龙也在地下潜伏。是说有功大德之人犹能谦居于民众之下,这样就能得到万民的拥护。然后就可以进入第16卦豫卦,豫卦展现的天象是震雷仲春迸发,威龙也跃居大地之上,春回大地,未来的帝王就能带领万民成就大业。由此可见,大有卦之后不经过谦卦的准备和积累,就不可能到达豫卦的辉煌。张武忠2015年7月1日于北京房山依水山庄。
献花(0)
+1
(本文系逐字逐句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