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懿慧眼识将才提拔两个人,结果一人灭蜀汉,一人破东吴

 伟天英 2017-07-17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司马懿无疑是笑到最后的人物,他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高平陵之变后,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司马懿虽然通过功勋、人脉、顾命得以最终成为曹魏中央政权与关陇军区的“专制权臣”,但是毕竟是古稀之龄,想要政权能够安全的过度,就必须提拔一些大将,辅助接班人司马师或司马昭。

司马懿一生隐忍谨慎,为防止领导猜疑,很少主动推荐人才当官。但历史证明,司马懿就是这样慧眼独具的领导者,他提拔了两个人才,结果这两个人为司马家统一天下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司马懿慧眼识将才提拔两个人,结果一人灭蜀汉,一人破东吴

影视剧 司马懿

第一人:邓艾(文武全才)

邓艾,字士载,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邓艾凭其才学被推荐为典农都尉,遇到司马懿,可以说是邓艾一生的重大转折。司马懿很赏识他的才能,征召他为太尉府的掾属,后升任尚书郎。多次政治主张被司马懿采纳。后来参与军事,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作战中料敌先机,始终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与姜维的数次交战中未尝败绩。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邓艾在战争中目光远大,见解超人,具有难得的战略头脑,他被推崇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其偷渡阴平一役,堪称中国战争史上历次入川作战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为军事史上的杰作而载入史册。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司马懿慧眼识将才提拔两个人,结果一人灭蜀汉,一人破东吴

影视剧 邓艾

邓艾在生活中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在作战中又能身先士卒,种田时手执耒耜,阴平道上,他以毡自裹,推转而下。正因为他能处处作出表率,部队才上下相感,莫不尽力,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但邓艾虽善于作战,却不善自保。

在灭蜀汉后邓艾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竟擅自循东汉将军邓禹以前作法,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他曾对蜀国士大夫们说:“诸位幸亏遇上我,所以才有今日。如果遇上像吴汉这样的人,你们早被杀掉了。”他还说:“姜维自然是一时的雄杰,但与我相遇,所以穷途末路。”就是由于他的种种不臣做法,和他面对军功不谦虚的态度,才会遭到司马昭猜忌被杀。

司马懿慧眼识将才提拔两个人,结果一人灭蜀汉,一人破东吴

网络配图

第二人:王昶

王昶出生于太原王氏。和邓艾不同,他是世家大族,出身显赫。和邓艾相同的是,王昶也很有才华。王昶此人喜欢研究国家大事,很关心曹魏政权的走向,指出时代的弊政,他著有《治论》一书和《兵书》十几篇,递交给了朝廷。可是魏明帝曹睿没有当回事,然而却被司马懿当回事了。

公元236年,魏明帝曹睿仿效爷爷曹操,向国家发布求贤令。朝廷规定卿校以上官员,各举一人。太尉司马懿则举荐王昶应选。后来司马懿掌权,王昶也就成为司马家的重要谋臣。司马懿慧眼识将才提拔两个人,结果一人灭蜀汉,一人破东吴

网络配图

公元250年,吴国发生内乱,王昶请求兴兵攻打吴国。此战,王昶大获全胜,公元255年,毌丘俭不服司马氏,兴兵作乱,王昶率兵平定,又有功劳,朝廷给他的两个儿子也封侯,他被晋升为骠骑将军。虽说王昶是世家大族出身显赫,后期又有军功在身,但他为人处世都比较低调。

四年之后,王昶去世,而他的儿子王浑继承他的爵位和事业,继续攻吴。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决定发动灭吴战争,王浑亦领兵从横江出击,又派部下进攻东吴各城,都一一击破,东吴守将见状都前来投降西晋。次年,东吴灭亡。随后司马炎称许王浑的军功,让他进爵为京陵公,增邑八千户。司马懿慧眼识将才提拔两个人,结果一人灭蜀汉,一人破东吴

影视剧 司马懿

可见司马懿不仅政治智慧无双,眼光更是毒辣,平时表现得唯唯诺诺,从不培养个人势力,然而举荐两人却为司马家统一天下立下了盖世功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