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重点打造3种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实现六大基本功能

 快乐英平 2017-07-17

记者从北京市老龄办了解到,为着力解决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平台设施供给,充分整合现有社区托老所和老年活动场站等场所功能,北京重点打造3种类型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就近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整理编辑:时英平】

根据建筑规模、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功能不同,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可分为A型驿站、B型驿站和C型驿站,充分实现六项基本服务功能:

1.日间照料:利用驿站现有设施和资源,重点为社区内空巢或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实施专业照护,针对有特殊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开展短期全托,推介和转送需长期托养的老年人到附近的养老机构(含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接受全托服务。

2.呼叫服务。响应老年人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手段或电话、可视网络等电子设备终端提出的养老服务需求,整合、联系社会专业服务机构、服务资源和社区志愿者,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

3.助餐服务。依托专业餐饮服务机构或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为托养老年人和居家老年人开展助餐服务。具备条件的,可直接开展供餐服务。

4.健康指导。具备条件的,可在驿站内同步设置社区护理站,配备相应医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不具备条件的,依托周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健康服务,可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病床的设置与管理相结合,将驿站内从事护理等服务的人员纳入社区卫生家庭保健员和养老护理员培训范围。引入社会化专业机构,提供健康服务支持。

5.文化娱乐。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搭建活动平台,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6.心理慰藉。通过开展以陪同聊天、情绪安抚为主要内容的关爱活动,满足老人情感慰藉和心灵交流需求。

据北京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在充分实现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六项基本服务功能外,还可以根据自身设施条件和周边资源供给情况,拓展开展康复护理、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延伸性功能。提倡社会慈善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和低龄健康老年人到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提供志愿服务、老年人互助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