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卷五十八 琴曲歌辞二(丁) 【龙丘引】梁·简文帝(一曰《楚引》。《琴操》曰:“《楚引》者,楚游子龙丘高所作也。龙丘高出游三年,思归故乡,望楚而长叹,故曰《楚引》(1)。”) 龙丘一回首,楚路苍无极。水照弄珠影,云吐阳台色。浦狭村烟度,洲长归鸟息。游荡逐春心,空怜无羽翼(2)。 【自解】 (1)龙丘引:古琴曲名。又称《楚引》。龙丘:有龙的山丘。复姓。指龙丘高,楚人,善古琴。引,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梁: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字世缵,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文学家。楚引:古琴曲名。楚,楚国。楚歌。琴操:古代琴曲著作。解说琴曲标题的著作。传为东汉蔡邕所撰。现存介绍早期琴曲作品最为丰富而详尽的专著。原书已佚,经后人辑录成书。包括有:诗歌五首、九引、十二操和河间杂歌二十多首。者:此人,此物。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游子:指离家远游或久居外乡的人。龙丘高:楚人,善古琴。出游:出门游历。思归:思念回归。故曰:因故称作。 (2)龙丘:有龙的山丘。复姓。指龙丘高,楚人,善古琴。回首:回头。回顾。楚路:楚国的道路。苍无极:苍茫无有极限。照:映照。弄珠:把玩的珍珠。喻郑交甫于汉皋台下遇二神女,解佩珠相赠的典故。或指鲛人泣珠故事。阳台: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蓆。’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臺之下。’”后遂以“阳臺”指男女欢会之所。浦狭:长江的浦口狭窄。村烟:村中炊烟。度:飞度。度过。洲长:江内绿洲狭长。归鸟:归巢的鸟。息:栖息。游荡:漫游、徘徊、流浪。闲游放荡。春心:春景所引发的意兴或心怀。男女之间相思爱慕的情怀。空怜:空自怜惜。羽翼:鸟的羽毛翅膀。指飞翔。 【楚朝曲】宋·吴迈远 白云萦蔼荆山阿,洞庭纵横日生波。幽芳远客悲如何,绣被掩口越人歌。壮年流瞻襄成和,清贞空情感电过。初同末异忧愁多,穷巷恻怆沈汨罗。延思万里挂长河,翻惊汉阴动湘娥。 【自解】楚朝:楚国的早晨。送:南朝宋。吴迈远:南朝宋诗人,属于元嘉体到永明体过渡时期的作家。萦蔼yíng ǎi:缭绕云气。蔼,古同“霭”,云气。荆山:山名。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 山有抱玉岩,传为楚人卞和得璞处。阿ē:山阿。凹曲处。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纵横:交错貌。雄健奔放。无所顾忌。幽芳:暗香。亦指香花。喻女人。远客:远来的客人。指男人。悲如何:悲伤为什么。绣被:绣花的被子。掩口:以手捂住嘴巴。越人歌:越国人的歌。悲戚的歌。流瞻:流转目光瞻望。对眼。襄成:辅助成为。襄,助理。辅佐。和:和谐。和鸣,合婚也。清贞:清白坚贞。空情:空泛情傃。感电过:像感觉电击一样过去。初同末异:初期相同而末期异志。穷巷:冷僻简陋的小巷。冷宫是也。恻怆:哀伤。恻,悲痛。怆,怆然泪下。沈:沉。汨罗:江名。湘江支流。在湖南省东北部。西流到湘阴县北注入洞庭湖。 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延思:延续思绪。长河:长长的河流。指天河、银河。翻惊:翻腾惊动。汉阴:汉水南岸。动:惊动。湘娥:指湘妃。舜二妃娥皇、女英。相传二妃没于湘水,遂为湘水之神。 沌意:就一般的认识,汉代柏梁体是指句句押韵,一韵到底,且限押平韵,不拘句数的七言诗。有说,从汉魏洎刘宋,句句押韵原本是七言诗的“正格”,而隔句押韵作为“变格”也正是始于刘宋。只是到了后来,七言古体隔句押韵由“变格”逐渐演变为“正格”,柏梁体便因其句句押韵而成了希罕物。 【楚明妃曲】汤惠休 琼台彩楹,桂寝雕甍。金闺流耀,玉牖含英。香芬幽蔼,珠彩珍荣。文罗秋翠,纨绮春轻。骖驾鸾鹤,往来灵仙。含姿绵视,微笑相迎。结兰枝,送目成,当年为君荣。 【自解】楚明妃:所指不详。汤惠休:南朝宋诗人,字茂远。早年为僧,人称“惠休上人”。因善于写诗被徐湛之赏识。孝武帝刘骏命其还俗,官至扬州从事史。琼台:相传为桀纣所建的玉台。玉饰的楼台,亦泛指华丽的楼台。彩楹:彩绘的门楹。桂寝:桂木的寝床。又指墓室。雕甍méng:雕镂文采的殿亭屋脊。甍,屋脊。金闺:金色的闺门。闺阁的美称。流耀:流动的光耀。闪耀的光辉。玉牖yǒu:饰玉的窗牖。牖,《说文》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段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含英:内含精英。内含落英。香芬:香气芬芳。幽蔼:幽香蔼蔼。幽暗的云气。珠彩:悬珠流彩。珍珠溢彩。珍荣:珍贵的花朵荣发。文罗:纹罗。有皱纹的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秋翠:秋天翠绿。纨绮:精美的丝织品。纨,细绢,细的丝织品。绮,有文彩的丝织品。春轻:春天轻盈。骖驾:驾御。三匹马驾的车子。泛指车马。鸾鹤:鸾与鹤。相传为神仙所乘。借指神仙。灵仙:神灵与仙人。含姿:带着美好的姿态。绵视:温柔凝视。结兰枝:结系兰草的枝叶。结系金兰之好之意。目成:通过眉目传情来结成亲好。眉来眼去,以目传情。君:君王。君子。荣:荣发。光荣。荣耀。 【渡易水】燕·荆轲(一曰《荆轲歌》。《史记》曰:“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丹送之至於易水之上,轲使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又前而为此歌,复为羽声慷慨,於是就车而去(1)。”《乐府广题》曰:“后人以为琴中曲。”按《琴操》商调有《易水曲》,荆轲所作,亦曰《渡易水》是也(2)。)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 【自解】 (1)易水:水名。在河北省西部。源出易县境。荆轲入秦行刺秦王,燕太子丹饯别于此。燕:燕国。战国时诸侯国。荆轲:战国末年刺客。卫国人。燕太子丹决定派他去刺杀秦王赢政。行刺不中,被当场杀死。史记: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燕太子丹:燕国太子名丹。又称燕丹。使:使用。出使。派遣。秦王:指秦王赢政。秦始皇。丹:燕太子丹。轲:荆轲。使:指使。高渐离:战国末燕国人。为谋刺秦始皇的荆轲送行时,在易水为其击筑伴唱。秦灭燕后,隐姓埋名做雇工,后为人发觉。因善击筑,被秦始皇熏瞎双眼,留在宫中击筑。后在筑中暗藏铅块扑击始皇,不中被杀。击筑:筑,古代一种弦乐器,似筝,以竹尺击之,声音悲壮。《史记·刺客列传》:“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軻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后以“击筑”喻指慷慨悲歌或悲歌送别。和:和声。唱和。变徵:传统音乐术语。古七声音阶(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的一个音级。以此为主调的歌曲,凄怆悲凉。又前而为此歌:又一次唱歌,前部分作此变徵歌声。复为:再唱作。羽声: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6”。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就:靠近。就近。登上。将就。 (2)乐府广题:作者沈建。应是题解乐府的著作。具体不详。中曲:乐曲演奏到中段。中段曲子。按:编者按。琴操:古代琴曲著作。解说琴曲标题的著作。传为东汉蔡邕所撰。现存介绍早期琴曲作品最为丰富而详尽的专著。原书已佚,经后人辑录成书。包括有:诗歌五首、九引、十二操和河间杂歌二十多首。商调:商声的曲调。应是清商三调的简称。亦yì:也。 (3)萧萧: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形容凄清、寒冷。兮xī: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易水:水名。河北省在西部。源出易县境。荆轲入秦行刺秦王,燕太子丹饯别于此。壮士:悲壮的士子。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不复:不再。 【同前】梁·吴均 杂虏客来齐,时余在角抵。扬鞭渡易水,直至龙城西。日昏笳乱动,天曙马争嘶。不能通瀚海,无面见三齐。 【自解】梁:南朝梁。吴均:字叔庠xiáng,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杂虏:旧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蔑称。客来齐:远客来到齐国。时余:时间有余。角抵juédǐ:古代体育活动项目之一。起源于战国,其称始于秦汉。晋以后亦称“争交”。类似现代的摔跤。易水:水名。河北省在西部。源出易县境。荆轲入秦行刺秦王,燕太子丹饯别于此。龙城:帝都,京城。应指齐国都城临淄。笳:胡笳。胡人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天曙:天亮。破晓。瀚海:浩瀚的大海。蒙古大沙漠的古称。无面:无有颜面。三齐:秦亡,项羽以齐国故地分立齐、胶东、济北三国,皆在今山东东部,后泛称“三齐”。 【荆轲歌】陈·阳缙 函谷路不通,燕将重深功。长虹贯白日,易水急寒风。壮发危冠下,匕首地图中。琴声不可识,遗恨没秦宫。 【自解】荆轲:战国末年刺客。卫国人。燕太子丹决定派他去刺杀秦王赢政。行刺不中,被当场杀死。陈:南朝陈。阳缙jìn:人名。缙,赤色帛。缙绅,古代称官僚或做过官的人。函谷:函谷关,古关为战国秦置,在今河南灵宝县境。因其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汉元鼎三年移至今河南新安县境,去故关三百里。燕将:燕国的将军。重深功:重视大功劳。深功,深远的功劳。长虹:长长的霓虹。贯:贯穿。白日:白天的日头。易水:水名。河北省在西部。源出易县境。荆轲入秦行刺秦王,燕太子丹饯别于此。壮发:额前丛生突下之发。谓成年人的头发,引申指壮盛时期。危冠:古时危耸的高冠。匕首:短剑或狭长的短刀。《通俗文》劒屬。其頭類匕,短而便用,故曰匕首。琴声:古琴的乐声。击筑的歌声。识:认识。识得。遗恨:遗留下的仇恨。到死还感到悔恨。未尽的心愿,未完成的理想,遗憾。没:没入。淹没在。秦宫:秦国的宫殿。秦朝的宫殿。 【力拔山操】楚·项籍(《汉书》曰:“项羽壁垓下,军少食尽,汉帅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惊曰:‘汉已得楚乎,何楚人多也(1)。’起饮帐中,有美人姓虞氏,常从,骏马名骓,常骑。乃悲歌慷慨,自为歌诗。歌数曲,美人和之。羽泣下数行,遂上马,溃围南出。平明,汉军乃觉。”按《琴集》有《力拔山操》,项羽所作也。近世又有《虞美人曲》,亦出於此(2)。)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3)! 【自解】 (1)又称《垓下歌》。力拔山:力气可以拔起山峰。操:古琴操曲。也是弹奏古琴的一种方式。《琴论》曰:“愁忧而作,命之曰操。”我认为柔弦为操,商音为主。楚:汉朝初期的西楚霸王。项籍:字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项羽:名籍。汉初西楚霸王。壁:驻扎。壁垒。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汉高祖刘邦围困项羽于此。汉帅:汉王的元帅。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数重:数层。汉军:汉王的军队。楚歌:楚国歌曲。楚地歌谣。汉:汉王。汉军。楚:楚国。楚地。乎,文言助词,表示疑问。吗。何:为何。为什么。 (2)起饮:起居饮食。虞氏:虞姬。项羽的妃子。常从:经常随从。名:名字叫。骓zhuī:青白杂色的马。乃:于是。就。悲歌:悲壮地歌唱。悲壮或哀痛的歌。”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自为歌诗:自己作歌作诗。羽:项羽。泣下数行:掉下几行眼泪。遂:遂既。立刻。溃围:突破包围。击溃包围。平明:当天明时。平,正,当。与平行。乃觉:才发觉。按:编者按。琴集:不详。应是古琴专著。近世:犹近代。虞美人:指虞姬。亦yì:也。 (3)力:力气。力量。拔山:拔起山峰。兮xī:文言助词,相当于“啊”或“呀”。气:气魄。意气。盖世:才能功勋等压倒当代,没有人能比。时:时机。时局。不利:不有利。骓zhuī:青白杂色的马。逝:逝去。离开。奈何:怎么办。如何。虞:虞姬。若:汝。你。 【项王歌】 无复拔山力,谁论盖世才。欲知汉骑满,但听楚歌哀。悲看骓马去,泣望舣舟来。 【自解】项王:指项籍。字羽。从叔父梁在吴中起事,梁败死,籍领其军。秦亡,自立为西楚霸王,继与刘邦争天下。后汉王用张良、陈平计,围籍于垓下,至乌江自刎。无复:不再。拔山力:拔山的力气。谁论:谁议论。谁讨论。盖世:才能、功勋等压倒当代,没有人能比。欲知:想要知晓。汉骑:汉王的骑兵。满:满山。但:只。唯有。楚歌:楚国歌曲。楚地歌谣。悲看:悲伤地看着。骓马:青白杂色的马。指项羽所乘的马。泣望:流着泪盼望。舣yǐ舟:靠岸的小舟,小舟靠岸。舣,使船靠岸。 【大起风】汉·高帝(《汉书》曰:“高祖既定天下,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帝击筑自歌,令兒皆和习之。帝自起舞(1)。”《礼乐志》曰:“至孝惠时,以沛宫为原庙,令歌兒习吹以相和,常以百二十人为员。”按《琴操》有《大风起》,汉高帝所作也(2)。)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3)。 【自解】 (1)又称《大风起》。大起风:大大吹起的风。汉:汉朝。高帝:汉高祖刘邦。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高祖:汉高祖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既定:既已平定。还过:回还经过。沛:今江苏沛县。又名沛泽县。是刘邦故里、大汉之源,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置酒:置办酒席。沛宫:汉高祖在沛的宫室。悉:悉数。全部。故人:旧交,老朋友。父老:父辈的老人。古时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亦尊称老年人。子弟:子与弟。亦泛指子侄辈。佐酒:辅佐饮酒。劝酒;陪同饮宴。发:发动。派遣。沛中兒:沛县中的儿童。百:一百。帝:皇帝。指汉高祖刘邦。击筑:筑,古代一种弦乐器,似筝,以竹尺击之,声音悲壮。《史记·刺客列传》:“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軻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后以“击筑”喻指慷慨悲歌或悲歌送别。自歌:自己唱歌。令兒:命令儿童。皆和习之:都和声练习此歌。 (2)礼乐志:是《汉书》中的一篇,主要介绍的是西汉一朝的礼乐制度的情况,作者是班固。孝惠:孝惠皇帝。汉惠帝刘盈。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沛宫:汉高祖在沛的宫室。原庙:原始之祖庙。发源之祖庙。在正庙以外另立的宗庙。歌兒:唱歌的儿童。习吹:练习吹奏。相和:互相和声。互相应和。员:人员,成员。成员定额。按:编者按。琴操:古代汉族琴曲著作。解说琴曲标题的著作。传为东汉蔡邕所撰。现存介绍早期琴曲作品最为丰富而详尽的专著。原书已佚,经后人辑录成书。包括有:诗歌五首、九引、十二操和河间杂歌二十多首。大风起:大风刮起。汉高帝:汉高祖刘邦,谥号汉高帝。汉朝开国皇帝。 (3)大风起:大风刮起。兮xī:文言助词,相当于“啊”或“呀”。飞扬:飞舞激扬或飘扬。威:皇帝的威严。威仪。加:施加。强加。海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国境之内,全国。安得:哪里得到。猛士:勇猛之士。勇士。 【采芝操】四皓(《琴集》曰:“《采芝操》,四皓所作也。”《古今乐录》日:“南山四皓隐居,高祖聘之,四皓不甘,仰天叹而作歌(1)。”按《汉书》曰:“四皓皆八十馀,须眉皓白,故谓之四皓,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也。”崔鸿曰:“四皓为秦博士,遭世暗昧,坑黜儒术。於是退而作此歌,亦谓之《四皓歌》。”二说不同,未知孰是(2)。) 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树木莫莫,高山崔嵬。岩居穴处,以为幄茵。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往矣,吾当安归(3)。 【自解】 (1)唐人作《紫芝曲》亦称《紫芝歌》﹑《紫芝谣》。亦泛指隐逸避世之歌。采芝:采集芝草。操:古琴操曲。也是弹奏古琴的一种方式。《琴论》曰:“愁忧而作,命之曰操。”我认为柔弦为操,商音为主。四皓: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这里应指商山,山名。在今陕西商县东。亦名商岭、商阪、地肺山、楚山。地形险阻,景色幽胜。秦末汉初四皓曾在此隐居。隐居:退居乡里,不肯出仕。退居山野。高祖:汉高祖刘邦。汉朝开国皇帝。不甘:不甘心。不情愿。 (2)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四皓:指秦末隐居商山(位于陕省西商洛市)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须眉:胡须与眉毛。皓白:纯白;洁白貌。故谓:因故称谓。东园公:汉初“商山四皓”之一。也称园公。姓庾,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绮里季:汉初隐士。“商山四皓”之一。亦省作“綺季”。夏黄公:商山四皓之一。汉初隐士。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因隐居夏里修道,故号夏黄公。甪lù里先生:汉初隐士。商山四皓之一。姓周名术,字元道。甪里,古地名,在今中国江苏省吴县西南;复姓。崔鸿:字彦鸾,齐州清河(今山东临清市东)人,北魏著名史学家。所著的《十六国春秋》,是研究十六国史的重要文献。秦:秦朝。博士: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博通古今的人。暗昧:黑暗愚昧;昏庸。坑黜chù:坑杀与废黜。坑,坑杀,坑害。黜,降职或罢免。儒术:先秦儒家的学说、原则、思想。退:隐退。亦谓:也称谓。二说:两种说法。未知:不知。孰是:谁对。哪个是。 (3)皓天:犹昊天。浩荡苍茫之上天。嗟嗟:叹词。表示感慨。呀呀。逶迤:曲折绵延貌。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莫莫:茂密貌。不知边际貌。昏昧无知貌。崔嵬: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高耸貌;高大貌。岩居:岩石上居住。穴处:洞穴里独处。幄茵:帷帐和茵褥。谓坐卧栖息之处。茵,坐垫。晔晔yè:光芒四射貌,美盛貌。紫芝:真菌的一种。也称木芝。似灵芝。菌盖半圆形,上面赤褐色,有光泽及云纹;下面淡黄色,有细孔。菌柄长,有光泽。生于山地枯树根上。可入药,性温味甘,能益精气,坚筋骨。古人以为瑞草。道教以为仙草。疗饥:治疗饥饿。充饥。唐虞:唐尧和虞舜。上古贤王。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往矣yǐ:过去啦。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吾当:我应当。安归:回归哪里。归顺哪里。安,哪里。 【四皓歌】唐·崔鸿 漠漠商洛,深谷威夷。晔晔紫芝,可以疗饥。皇农邈远,余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而畏人,不如贫贱而轻世。 【自解】四皓: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唐:唐朝。是北魏?漠漠:寂静无声。广阔。迷茫。商洛:地域名称。始名于汉。汉代指陕西上雒(县)和商(县)的地域合称。今称商洛市。商山所在地。汉初“四皓”曾隐居于此。威夷:逶迤。迂远貌。晔晔yè:光芒四射貌,美盛貌。紫芝:真菌的一种。也称木芝。似灵芝。菌盖半圆形,上面赤褐色,有光泽及云纹;下面淡黄色,有细孔。菌柄长,有光泽。生于山地枯树根上。可入药,性温味甘,能益精气,坚筋骨。古人以为瑞草。道教以为仙草。疗饥:治疗饥饿。充饥。皇农:也称农皇。上古三皇的农皇神农。邈miǎo远:年代久远,历史悠长。邈,距离遥远,久远。余:我。安归:回归哪里。归顺哪里。安,哪里。驷马:指驾一车之四马。指显贵者所乘的驾四匹马的高车。高盖:高耸的车盖。其忧:它的忧虑。它的烦忧。甚:很。特别。畏:畏惧。怕。贫贱:贫穷和卑贱。轻世:轻视人世。 【八公操】汉·刘安(一曰《淮南操》。《古今乐录》曰:“淮南王好道,正月上辛,八公来降,王作此歌。”谢希逸《琴论》曰:“《八公操》,淮南王作也(1)。”) 煌煌上天,照下土兮。知我好道,公来下兮。公将与余,生毛羽兮。超腾青云,蹈梁甫兮。观见瑶光,过北斗兮。驰乘风云,使玉女兮。含精吐气,嚼芝草兮。悠悠将将,天相保兮(2)。 【自解】 (1)八公:淮南王刘安门客﹐有苏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八人﹐称'八公'。他们奉刘安之招﹐和诸儒大山﹑小山相与论说﹐著《淮南子》。操:古琴操曲。也是弹奏古琴的一种方式。《琴论》曰:“愁忧而作,命之曰操。”我认为柔弦为操,商音为主。汉:汉朝。刘安:西汉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西汉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体》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了《鸿烈》(后称该书为《淮南鸿烈》或《淮南子》)一书,该书包罗万象,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淮南:汉朝首置淮南国。都六安(今六安),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4郡。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淮南王:淮南国诸侯王刘安。好道:爱好道教。喜好道术。正月:农历一月。上辛:上辛日,指农历每月的第一个辛日。古代以甲子计日,每十日必有一个辛日。其中每年正月上辛日,为帝王祈求丰年之日。来降:来降临。王:指淮南王刘安。谢希逸:谢庄,字希逸,南朝宋大臣,文学家。琴论:南朝宋谢庄所著古琴专著。 (2)煌煌:明亮辉耀貌;光彩夺目貌。上天:上边的苍天。下土:下面的土地。兮xī:文言助词,相当于“啊”或“呀”。好道:喜好道术。爱好道教。公:八公。下:下凡。降下。余:我。毛羽:有毛的羽翼。超腾:超越翻腾。蹈梁甫:舞蹈《梁甫吟》。蹈,跳动。践踏。舞蹈。梁甫,又名梁父,泰山下的小山,古时死人丛葬的地方。《梁甫吟》,亦作《梁父吟》,乐府“楚调曲”。观见:观看见到。瑶光: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名。古代以为象征祥瑞。北斗:谓二十八宿中的斗宿,为北方玄武七宿之首。驰乘:奔驰乘坐。使:使唤。玉女:玉般的仙女。含精:含着精气。芝草:灵芝草。悠悠:悠长,长久;遥远。将将qiāng:同“锵锵”。象声词。多状金玉之声。集聚貌。高大整饬貌。相保:相互保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