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八江南弄(丙)

 JwwooLIB 2017-07-17

《乐府诗集》wbr清商曲辞八江南弄(丙)
道教胜地句曲茅山
《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八江南弄(丙)
【上云乐】梁·武帝(《古今乐录》曰:“《上云乐》七曲,梁武帝制,以代西曲。一曰《凤台曲》,二曰《桐柏曲》,三曰《方丈曲》,四曰《方诸曲》,五曰《玉龟曲》,六曰《金丹曲》,七曰《金陵曲》。”按《上云乐》又有《老胡文康辞》,周舍作,或云范云。《隋书·乐志》曰:“梁三朝第四十四,设寺子导、安息、孔雀、凤皇、文鹿、胡舞、登连、上云乐、歌舞伎。”)
【自解】上云乐:登上行云。行乐也。乐府清商曲辞之一。梁武帝制作为礼乐。梁武帝:梁高祖武皇帝萧衍,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武帝,多用于开国皇帝的谥号。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以代:用以代替。西曲:乐府《清商曲》的一部。南北朝西部荆楚地区的歌曲。凤台曲:乐府清商曲《上云乐》七曲之一。南朝梁武帝作,取首句“凤臺上,两悠悠”为名。凤台,古台名。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公为作凤臺,夫妇止其上。”泛指华美的楼台。桐柏:山名。位于河南湖北边境地区,为千里淮河起源地。方丈:传说中东海神山名。《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方诸:传说中仙人住所。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协昌期一》:“方诸正四方,故谓之方诸,一面长一千三百里,四面合五千二百里,上高九千丈。”玉龟:即玉龟山。传说中的仙山。传说中的神龟。古以玉龟出为吉祥的征兆。金丹曲:古代方士炼金石为丹药,认为服之可以长生不老。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南北朝宋、齐、梁、陈四朝的都城。按:编者按。老胡文康辞:胡人文康乐舞的歌辞。又称南朝梁文学家周舍作的《上云乐》(见下)。老胡,南朝人对胡人的称呼。文康,传说中胡人神仙名。生自上古,长生不死,能歌善舞,又善弄凤凰狮子。文康乐舞。起源于南朝梁乐府《上云乐》。这种受到了来自西域和印度音乐影响的乐曲,创作于梁武帝时期。辞,文康舞的歌辞。周舍:南朝梁官员、文学家。或云:或说是。范云:南朝齐梁间官员、诗人。隋书: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乐志:礼乐的日志。旧时纪传体史书中用以综述音乐发展沿革、典章制度的篇章。
沌意:‘梁三朝第四十四,设寺子导、安息、孔雀、凤皇、文鹿、胡舞、登连、上云乐、歌舞伎’一句理解各有不同,暂无定论。我的理解是,梁三朝:南朝梁的三朝礼乐规定。三朝,外朝、内朝、燕朝。《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汉郑玄注:“周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我理解燕朝,宴朝也。第四十四:第四十四项。第四十四步骤。设寺:设立官署。寺,古代官署名,如太常寺。相当于现在的中央部门的司级单位。子导、安息、孔雀、凤皇、文鹿、胡舞、登连、上云乐、歌舞伎,应是各种礼乐的名称,也均为负责管理和运作各项礼乐歌舞的各寺部门名称。子导:子导乐舞。莫非是用于生育的礼乐?安息:安息礼乐。莫非是殡葬礼乐?孔雀、凤皇(凰)、文鹿(梅花鹿),均应是朝堂礼乐。胡舞:胡人乐舞。登连:莫非是登歌?上云乐:从歌辞看似是朝拜各地道观的礼乐。可以看出道教在南朝梁的地位。歌舞伎:歌舞伎管理。
【凤台曲】(《古今乐录》曰:“《凤台曲》,和云:‘上云真,乐万春(1)。’”)
凤台上,两悠悠。云之际,神光朝天极,华盖遏延州。羽衣昱耀,春吹去复留(2)。
【自解】
(1)凤台曲:乐府清商曲《上云乐》七曲之一。南朝梁武帝作,取首句“凤臺上,两悠悠”为名。凤台:古台名。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公为作凤臺,夫妇止其上。”泛指华美的楼台。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和云:和声说的是。上云真:真正登上云。上云的真人。上云曲是真人的曲子。真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乐万春:欢乐一万个春天。欢乐万年也。
(2)凤台:古台名。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公为作凤臺,夫妇止其上。”泛指华美的楼台。两悠悠:人物两悠悠,天地两悠悠。云之际:云气之间。际,彼此之间,交界或靠边的地方。神光:神异的灵光。神灵的光芒。朝:朝向。朝拜。天极:古代指天的南北两极。犹天边。华盖:华丽的车盖。帝王或贵官车上的伞盖。泛指高贵者所乘之车。喻南朝梁的帝王统治。遏:遮蔽。阻止。延州:陕西延安。春秋时称延州。应是南朝梁的西部边境。羽衣:以羽毛织成的衣服。常称道士或神仙所著衣为羽衣。道士的代称。喻南朝梁帝王以道教统治该地区也。昱yù耀:明亮。昱,日光,光明。照耀。春吹:春风吹。去复留:去又留下。
沌意:我以为,梁武帝《上云曲》的基本句式应是,前四句为三字句。五六八句为五字句,七句为四字句。末了有个和声。凤台所在地和延州应是南朝梁的西部边境,对防御西方来敌十分重要,所以作礼乐以强调该地区的重要性也。从梁武帝《上云曲》的基本句式和诗韵看,‘云之际’后面应省略了一个由无意义虚词组成的三字句。虚字句的最后一字应押尤字韵。
【桐柏曲】(《古今乐录》曰:“《桐柏曲》,和云:‘可怜真人游(1)。’”)
桐柏真,升帝宾。戏伊谷,游洛滨。参差列凤管,容与起梁尘。望不可至,徘徊谢时人(2)。
【自解】
(1)桐柏:山名。位于河南湖北边境地区,为千里淮河起源地。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和云:和声说的是。可怜:可羡。可爱怜。值得怜悯。真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亦泛称“成仙”之人。
(2)桐柏真:真正的桐柏山。桐柏山是真人的。桐柏曲是真人的曲子。升帝宾:天帝的贵宾登升在山上。戏伊谷:游戏伊水的山谷。伊,伊河。在河南省西部,源出栾川县伏牛山北麓,东北流,在偃师县杨村附近入洛河。游洛滨:游戏与洛河的河滨。洛河,古称雒水,黄河右岸重要支流。在河南偃师境内与伊河并流,亦称为伊洛河。参差:不齐貌。纷纭繁杂。古代乐器名。洞箫,即无底的排箫。亦名笙。相传为舜造,象凤翼参差不齐。《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列:陈列。罗列。凤管:笙箫或笙箫之乐的美称。能学凤凰鸣叫的管乐。容与:容许相与。【汉典】从容闲舒貌。徘徊犹豫,踌躇不前貌。梁尘:房梁上的尘土。比喻嘹亮动听的歌声。望不可至:可望不可至。闻望不可至。徘徊:往返回旋;来回走动。犹彷徨。游移不定貌。流连;留恋。时人: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
沌意:桐柏,山名。位于河南湖北边境地区,为千里淮河起源地。应是南朝梁的北方边界。所以作礼乐形式以强调该地区的重要性也。从梁武帝《上云曲》的基本句式看,歌辞齐全。
【方丈曲】
方丈上,崚层云。挹八玉,御三云。金书发幽会,碧简吐玄门。至道虚凝,冥然共所遵。
【自解】方丈:传说中东海神山名。《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位于山东半岛的东海中。崚层云:高耸层迭的积云。崚层,高耸层迭。又解,凌越层层积云。崚,形容山峰高峻重叠。同‘凌’,凌越。层云,积聚着的云气。层层积云。挹yì:舀,酌。把液体盛出来。八玉:八种玉石。御:驾御。掌管。三云:三云殿。方丈上的道教宝殿。又,汉宫殿名,在甘泉宫中。《西京杂记》卷一:“成帝设云帐、云幄、云幕於甘泉紫殿,世谓三云殿。”金书:指用金简刻写或金泥书写的文字。指道教或佛教之经典。指天神的诏书。幽会:冥悟。幽冥的领会。在幽胜处的聚会。道教的集会。指相爱男女的私会。碧简:犹玉简。指珍贵的佛、道经书。指简牍。竹简色青,故称。玄门:玄天之门。指高深的境界。后因以“玄门”指道教。至道:至极的道教理论。道谓极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术。最高的原则、准则。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虚凝:虚化并凝止。冥然:玄默貌。愚昧无知貌。犹盲然。恍惚不可捉摸貌。共所遵:共同所遵守。
沌意:方丈,位于山东半岛的东海中。应是南朝梁的东北方边界岛屿。对防止北方的路上与海上来敌十分重要。所以作礼乐形式以强调该地区的重要性也。从梁武帝《上云曲》的基本句式看,歌辞齐全。缺少了和声部分。也许和声是一个被省略的虚词五字句。
【方诸曲】(《古今乐录》曰:“《方诸曲》,三洲韵。和云:‘方诸上,可怜欢乐长相思(1)。’”)
方诸上,上云人。业守仁,摐金集瑶池,步光礼玉晨。霞盖容长肃,清虚伍列真(2)。
【自解】
(1)方诸:传说中仙人住所。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协昌期一》:“方诸正四方,故谓之方诸,一面长一千三百里,四面合五千二百里,上高九千丈。”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三洲韵:乐府清商曲辞西曲《三洲歌》的韵律。和云:和声说的是。可怜:可羡。可爱怜。值得怜悯。长相思:长久地相互思念。又,南朝梁陈乐府《长相思》,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男女或友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
(2)方诸:传说中仙人住所。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协昌期一》:“方诸正四方,故谓之方诸,一面长一千三百里,四面合五千二百里,上高九千丈。”上云人:登上云彩的仙人。唱《上云曲》的人。业守仁:事业守护仁义。摐chuāng金:撞击金属乐器。集:汇集。集聚。瑶池:古代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神仙聚集之地。步光:古宝剑名。礼:献礼。礼拜,顶礼膜拜。玉晨:仙人之号。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第二中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霞盖:彩霞的车盖。容长肃:仪容长久肃穆。有说疑是‘容裔’,徐行貌。从容娴丽貌。清虚:清净虚无。(道教称)太空;天空。伍:队伍。排列。交互错杂。列真:列位真人。犹言众仙人。道教称得道之人为真人。
沌意:方诸,我理解为,方渚,几方水渚。借用了‘方诸’的概念,实则是祭拜江河洲渚的礼乐。这也暗合于使用三洲韵,乐府清商曲辞西曲《三洲歌》的韵律。从梁武帝《上云曲》的基本句式和诗韵看,‘业守仁’前面应省略了一个由无意义虚词三字句。虚字句的最后一字应押人字韵。霞盖容长肃,有说疑是‘容裔’。
【玉龟曲】(《古今乐录》曰:“《玉龟曲》,和云:‘可怜游戏来(1)。’”)
玉龟山,真长仙。九光耀,五云生。交带要分影,大华冠晨缨。耇如玄罗,出入游太清(2)。
【自解】
(1)玉龟曲:玉龟山乐曲。乐府清商曲辞《上云乐》之一。玉龟山,传说中的仙山名。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和云:和声说的是。可怜:可羡。可爱怜。值得怜悯。游戏:游览戏耍。来:语气助词。来吧。
(2)玉龟山,传说中的仙山名。真长仙:真正长久的仙境。九光:九彩光芒。多彩光芒。五光十色,形容光芒色彩绚烂。四射的光芒;绚烂的光芒。五云:五色祥云。多作吉祥的征兆。青、白、赤、黑、黄五种云色。古人视云色占吉凶丰歉。交带:交迭的衣带。要:要系。约束。通“邀”。拦阻,截击。古同“邀”,约请。分影:分开的身影。大华:大的精华。大的花朵。冠:戴在。晨缨:亦作“晨婴”。传说中西王母冠。泛称仙人之冠。耇gǒu:寿耇。耆耉。高寿。高寿的老人。年高望重者。玄罗:虚玄的罗网,黑色罗网。黑色的丝罗。太清:天空。三清之一。道教谓元始天尊所化法身道德天尊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唯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沌意:着应是祭拜道教神山的礼乐。根据梁武帝《上云曲》的基本句式看,歌辞齐全。
【金丹曲】(《古今乐录》曰:“《金丹曲》和云:‘金丹会,可怜乘白云(1)。’”)
紫霜耀,绛雪飞。追以还,转复飞。九真道方微,千年不传,一传裔云衣(2)。
【自解】
(1)金丹曲:乐府清商曲辞《上云乐》之一。金丹,古代道家方士炼金石为丹药,认为服之可以长生不老。古今乐录:收录古乐曲的古书。南朝陈智匠著。和云:和声说的是。金丹会:制造或服用金丹时的集会。可怜:可羡。可爱怜。值得怜悯。乘白云:乘上白云。服用金丹后飘飘欲仙的感觉。
(2)紫霜:紫色的霜雪。炼丹的火焰映红外面的霜雪。绛雪:绛红色的飞雪。炼丹的火焰映红外面的飞雪。【汉典】炼丹家丹药名。追以还:追逐使其回还。转复飞:转身又飞去。旋转又飞走。九真道:九种真理。旧时常指道教多种的教义。方微:正在微弱中。方,方才,恰值。一传:一旦相传。裔:裔传。络绎不绝以次渐进。云衣:指云气。云气制成的衣服,道家的祖传圣衣。道士的布衣。
沌意:应是制造或服用金丹时的礼乐。根据梁武帝《上云曲》的基本句式,我以为‘九真道方微’前省略了一个由无意义虚词组成的五字句。‘千年不传’后应漏掉一字,或有一无意义虚词凑为五字句。
【金陵曲】
勾曲仙,长乐游洞天。巡会迹,六门揖,玉板登金门。凤泉回肆,鹭羽降寻云。鹭羽一流,芳芬郁氛氲。
【自解】金陵曲:金陵的礼乐舞曲。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南北朝宋、齐、梁、陈四朝的都城。勾曲仙:句曲山的仙人。勾曲,句曲。山名。在今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相传汉茅盈与其弟固、衷修道于此,故又称茅山。上有蓬壶、玉柱、华阳三洞,道家以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茅山,西控金陵,南负句曲。长乐游:长久快乐的游历。洞天:道教称神仙的居处,意谓洞中别有天地。后常泛指风景胜地。巡:巡视。巡游。会迹:会合之行迹。会集之行迹。六门:道教圣地的六个朝门。揖:作揖,古代的拱手礼。玉板:上朝用的玉质笏板。特指上有图形或文字,象征祥瑞、盛德或预示休咎的玉片。金门:朝廷黄金装饰的大门。喻登上殿堂也。凤泉回肆:疑缺少一字。凤泉:凤凰泉水。鹭羽:白鹭的羽毛。古人用以制成舞具。降寻云:循着云气降下。寻找云气降下。一流:一流动。郁:葱郁。馥郁。香气浓厚。氛氲:指阴阳二气会合之状。云雾朦胧貌。
沌意:应是歌颂都城金陵的礼乐。根据梁武帝《上云曲》的基本句式,勾曲仙,长乐游洞天。有说疑是和声混入主曲歌辞。巡会迹,六门揖,玉板登金门:有说‘巡会迹,口六门。揖玉板,登金门’。口,漏掉一字。此说更贴切。凤泉回肆:疑缺少一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