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路
讲到桃江路,不得不先说说那段200米的“弹硌路”。点睛之笔自然是那个“弹”字,路面大体上加工成上大下小的方锥形石块,不仅石块表面不平,而且石块之间有很大的缝隙,所以车子从上面驶过的时候,车轮不由得蹦蹦跳跳。小时候妈妈老会说“吃弹簧屁股”,骑车经过弹硌路,如果轮胎气足,车速快,还会更加颠,这“屁颠屁颠”的感觉,对于童年来说,记忆犹新。 历史建筑 桃江路45号 在上海,如果有人问起宋庆龄故居地址,估计很少有人会提起桃江路45号。但周围的老上海人都知道,这里也曾经也是宋庆龄居住过的地方。它是一幢十分典型的两层欧陆式花园住宅,建筑的平面和立面皆采用了不对称的布局,高高的烟囱,陡峭的坡顶,显得错落有致。 现在这里为私人所有,不能随意参观,但是从大铁门的缝隙中,可以望见这里的褐色墙面的老洋房,出奇的安静。1945年至1949年期间,在这里居住期间,宋庆龄继续从事中福会的各项工作,致力于抗战创伤的恢复和建设工作。 桃江路39号 这座建筑原来的主人叫宣铁吾,浙江诸暨人,黄埔一期生。建于1923年,建筑面积666平方米,为假三层砖木结构,有陡峭屋顶,老虎窗在大面积屋面上自然开启,同样是带有英国建筑风格特征的,独立式花园住宅。该宅最早的主人是日本驻沪总领事馆商业顾问横竹,后为国民党高官俞济时的上海寓所。 花园洋房原来的主入口设在东面,主人沿东平路的花园一侧进入,位于桃江路的则是辅助入口,住宅北面的房间是服务用房。新中国成立后,该宅曾由徐汇区财政局等使用,现在早已改建成为餐厅。 桃江路31号 桃江路31号,建于民国时期,占地面积650平方米。建筑为假三层砖木结构,平面为方形,红瓦双坡顶,开单坡老虎窗,方形门窗,灰色水泥外墙。2003年8月18日,公布为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在桃江路漫步,是一次领略风情的过程,也是让心灵和眼睛都震撼的过程。虽然有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但也难打断属于这里的静谧,反而更显一种脱俗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