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膳】骨折恢复期,10碗粥汤巧调补

 一葉一如来 2017-07-17


以食为天,骨折病人也一样。让骨折病人吃好,是家庭护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软饭菜,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


骨折损伤后一至二周内为早期,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辨证录.接骨门>>指出: 〞内治之法,必须以活血去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血不去则骨不能接也.〝 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骨折禁食醋,因醋有软化骨骼和脱钙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醋多食损筋骨亦损胃。辛辣类食物具有散气伤阴,耗血损目,生痰动火之功效,不利于骨折的愈合。

膳食原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1.田七煲田鸡瘦肉汤

主料:田七12克 田鸡、瘦肉、 辅料:盐 适量
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田七,味甘微苦,具祛瘀止血,消肿止痛功效。既能止血又能活血散瘀,故止血而无留瘀之弊,瘀去则肿消痛止。
2.祛瘀生新汤

主料:三七片12克 生地黄30克 大枣4枚 瘦肉 300克
功效:化瘀止痛,养阴生津。适用于创伤骨折早期或手术手法复位后体内有瘀,积瘀化热。生地黄,味苦,微寒,具活血祛瘀、清热凉血功效。
用法:早晚各温服一小碗。
3. 桃仁粥

主料:桃仁10—15克(捣烂),粳米50克。配料:红糖适量。
功能:活血通经,祛淤止痛,润肠通便。桃仁性善破血,入红糖与粳米为粥,功专破血行血,活血不伤正。适用于骨折早期瘀血阻滞,肿胀疼痛及跌打损伤初期诸证。因桃仁破血力强,食之能引起流产,孕妇禁用。
用法:温热内服,每日2次
中期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加大接骨续筋或补益气血之力,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多用猪腰,猪脊骨,猪脚筋,鸡,枸杞,党参,杜仲,山药,当归,核桃,芝麻等品。
1.山楂粥

主料:山楂20-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功能:活血化瘀,消食健脾。主治腰椎压缩性骨折早、中期,症见腰腹部疼痛、腹胀,不思饮食,大便不通。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因外力所致血淤气滞,肠蠕动减弱,加之需要卧床治疗,久卧又可影响脾胃的运化,故常出现腹胀,不思饮食的症状。山楂有促进消化和散淤之功效,粳米又能养胃气,壮筋骨。故本方尤宜于骨折需长期卧床,消化功能低下的患者。
2.猪蹄苡米汤

主料:猪蹄1只,苡米50克。
功能:健脾利湿,强筋壮骨,通络除痹。使用于骨折损伤后兼风湿、关节屈伸不利、血气未畅引起的酸痛等。苡米,健脾,利水渗湿,祛风湿而止痹痛,利关节而解拘急。
用法:早晚2次服用。
后期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饮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
后期常用食疗:以补肝肾,强筋骨,利关节原则。
1.牛膝杜仲猪腰汤
主料:牛膝15克、杜仲30克、猪腰一个。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
2.千斤拔鸡脚汤
主料:千斤拔100克、鸡脚8只 花生100克。
功能:平补肝肾、强壮腰膝。
3.鸡脚蹄筋汤
主料:芡实60克、鸡脚10只、淮山60克、猪蹄筋60克、蜜枣5个。
4.淮杞炖猪脚鹿筋汤
主料:淮山60克、杞子15克,鹿筋30克,猪脚1只。
5.杜仲山药粥
主料:鲜山药50g 杜仲 续断各10g 粳米50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