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2017-07-17 | 阅:  转:  |  分享 
  
第一节肠结核TuberculosisofIntestine概述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炎症由于耐
药菌株的产生,本病的发病率又有上升的趋势。病因和发病机制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是主要病原菌;饮用未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可感染牛型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是经口感染,也可因血行播散引起。肠结核多发生于回盲部是由于:①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肠内容物在回盲部停留时间较长
;②回盲部淋巴组织丰富,结核分枝杆菌容易侵犯。入侵的结核杆菌数量多机体免疫力下降、肠壁局部抵抗力减弱而、毒力强时才会发病。病
理人体免疫力低、变态反应强,以炎症渗出为主;细菌数量多、毒力大时,可有干酪样坏死、溃疡形成,为溃疡型肠结核;免疫力强、
感染轻,表现为肉芽组织增生及纤维化,为增生型肠结核;混合型肠结核,兼有溃疡型和增生型两种病变。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略
多.(一)腹痛:常位于右下腹,隐痛或钝痛,进食可引发或加重,便后缓解;增生型并发不完全梗阻可有腹部绞痛,伴呕吐及腹胀。(二)
腹泻与便秘:腹泻(溃疡型);便秘(增殖型)。临床表现(三)腹部肿块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多位于右下腹部。溃疡型肠结核的病
变肠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或者并有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时,也可形成包块。(四)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溃疡型肠结核常有发热、盗汗、
消瘦、贫血等结核毒血症状;增生型肠结核全身症状较少。部分患者可同时有肠外结核如肺结核等的表现。并发症以肠梗阻多见、偶见瘘管形
成,可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肠穿孔、肠道出血少见。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常规检查轻、中度贫血;血沉增快,是判断结核活动
的指标之一;结核菌素实验多为阳性;粪便镜检可见少量脓细胞和红细胞;粪便浓缩检查结核杆菌偶可呈阳性,只有痰结核杆菌阴性时才有意
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二、X线检查溃疡型肠结核:钡影跳跃征;病变肠管如能充盈,可见黏膜皱襞粗乱,肠壁边缘不规则,有时
呈锯齿状;肠管变形,肠腔狭窄,回肠盲肠正常角度消失。增殖型肠结核:钡剂充盈缺损,皱襞紊乱,肠壁僵硬、结肠袋消失回肠末端、盲
肠、升结肠等处肠腔狭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三、结肠镜检查内镜下病变肠黏膜充血、水肿、鼠咬状环形溃疡、多发炎性息肉、
肠腔狭窄等。可行肠黏膜病理活检。诊断和鉴别诊断如患者有肠外结核病,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本病:有腹痛、腹泻或与便秘交替,伴发热、
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右下腹包块、原因不明的肠梗阻;X线钡剂检查示充盈不良、激惹、溃疡、肠腔狭窄等征象;肠镜发现黏膜炎症、炎
症息肉或肠腔变窄等;PPD(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本病需与克罗恩病、右侧结肠癌、阿米巴病等鉴别。治疗治疗原则:是消除
症状、改善全身状况、促进病灶愈合及防治并发症。。肠结核早期病变是可逆的,强调早治疗。治疗一、休息与营养可
加强抵抗力,是治疗的基础。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少渣的食物。二、抗结核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治疗三、对症治疗
腹痛可用山莨菪碱、颠茄等抗胆碱能药物;便秘时可用通便药物或生理盐水低压灌肠;腹泻严重者应注意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四
、手术治疗并发完全性肠梗阻、肠穿孔、肠道大出血内科治疗无效、慢性穿孔瘘管形成内科治疗无效者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第二节结
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Peritonitis概述是由于结核分
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见于任何年龄,青壮年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2。病因和发病机制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
他部位的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引起。感染途径:直接蔓延:是主要感染途径。血行播散。病理
可分为渗出、粘连、干酪三型,前两型多见,渗出型最多。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可两型或三型病变并存,称为混合型。
病理(一)渗出型腹膜充血,水肿并有灰白色粟粒样结节,可融合成较大的结节或斑块。腹腔内有不等量浆液性渗出液,呈草黄色,
少数为血性。偶见乳糜性腹水。病理(二)粘连型纤维组织增生,腹膜、肠系膜增厚。肠袢与肠管及网膜相互粘连成团
块,可引起肠梗阻。病理(三)干酪型多由渗出型或粘连型演变而来,属于重型,并发症常见。以干酪样坏死为主。常形成结核性
脓肿。可形成内瘘或外瘘。临床表现(一)症状1.全身症状结核毒血症:发热、盗汗、乏力、
食欲不振等,多为低热或中度热高热伴明显毒血症者,主要见于渗出型、干酪型或合并粟粒型肺结核等。后期可出现营养不良,出现消瘦、水
肿、贫血、舌炎等育龄妇女可出现停经与不育。临床表现2.消化系统症状腹痛:常为隐痛或钝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有时全
腹;并发肠梗阻时可出现阵发性绞痛;干酪样病灶破溃或急性肠穿孔可出现急性腹膜炎。腹泻与便秘:腹泻每天一般不超过3~4次。有时腹泻
及便秘交替出现临床表现(二)体征1.腹部压痛、反跳痛一般轻微;少数压痛严重,伴反跳痛;腹部揉面感多见
于粘连型。2.腹水少量至中等量,渗出型多见3.腹部包块多见于粘连型或干酪型
,常位于脐周。多由粘连的肠曲、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增厚的大网膜或干酪样坏死物聚集而成。并发症粘连型易并发肠梗阻、肠穿孔;
干酪型的脓肿可向腹壁、肠管、膀胱等处穿破形成瘘管。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一般检查部分病人轻、中度贫血。血白细胞多正常,少
数腹腔结核病灶急性扩散或干酪型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升快,提示病变活动。PPD试验强阳性有助于本病诊断。实验
室和其他检查(二)腹水检查多为草黄色渗出液;比重超过1.018;蛋白质含量>30g/L;白细胞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腹
水腺苷脱氨酶活性常增高;腹水蛋白含量可减少;腹水离心物接种动物,阳性率可达50%以上。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三)腹部B超可发
现腹水或局部包裹性积液、腹膜增厚或网膜粘连;可定位穿刺少量腹水或包裹性积液。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四)X线检查胃肠钡剂检查
可见腹膜粘连、肠结核、肠腔外肿块、肠瘘等征象腹平片可见到钙化影胸片可发现肺结核、胸膜炎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五)腹腔镜可
见腹膜、网膜、内脏表面有散在或集聚的灰白色粟粒样结核结节,浆膜浑浊粗糙活组织检查病理可确诊腹膜广泛粘连者禁用诊断有
下列情况要考虑本病:(1)中青年(尤其是女性),有结核病史核;(2)结核中毒症状,伴腹痛、腹胀、腹泻等;
(3)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腹壁柔韧感或腹部肿块等体征;(4)腹水为渗出液,普通细菌培养阴性;(5)X线钡
餐检查示肠结核、肠粘连等征象;(6)PPD皮肤试验呈强阳性。鉴别诊断1.与产生腹水的疾病鉴别肝硬化腹水:腹水为漏
出液;腹膜转移癌、恶性淋巴瘤:血性腹水;缩窄性心包炎、Budd-Chiari综合征:难治性腹水。2.与腹部肿块鉴别
腹腔肿瘤及克罗恩(Crohn)病。鉴别诊断3.与发热性疾病鉴别伤寒、恶性组织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4.与
腹痛为主的疾病鉴别急性腹痛:常见外科急腹症;慢性腹痛:慢性胆囊炎、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慢性阑尾炎等。治疗(一)?休
息、营养。(二)?抗结核治疗早期、适量、联合、规则、全程。疗效较肠结核差,疗程要长或加强用药。有血行播
散或严重全身中毒症状患者,在足量、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酌情短期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三)对症治疗适量放腹水;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四)手术治疗并发急性肠穿孔、完全性肠梗阻、肠瘘经抗结核治疗仍不能闭合者应手术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第一节肠结核第二节结核性腹膜炎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