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石晓辉被触觉感知的物体的特征大体包含以下几种物体的各种不同的表面部分物体是不是坚固、结实物体的表面温度物体的温度物 体的重量和牢固性物体的大小物体的形状物体的湿度和干燥度抓住、控制物体的难易某些物体从我们身上擦过时产生的痛感和快感与身 体接触时产生的爱抚感视觉发展与距离估算视觉的发育对距离的估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孩子在婴儿时就知道自己身边的物 体,哪些是他们够得到的,哪些是他们拿不到的。他们是经过多次试验与失败才做到这一点的。他们曾多次伸出手去,想抓住他们见到的物体,当他 们发现根本抓不到时,只好放弃原来的努力。因此,距离观念的培养是能够解决各种问题的一种必要的训练。然而,婴幼儿是在 经过多次挫折后才学会距离估算的。开始时,他们常常伸出手去,但就是抓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常常跑得筋疲力尽,就是到不了远远就能见到 的那个目的地。距离的估测是在不断地纠正视觉估算错误的基础上实现的,也就是说,婴幼儿经过多次失败,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能见到的东西不 一定能拿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儿童对距离的估算误差逐渐减小,最终逐渐发育成熟。第一讲感觉统合概述一、认识 感觉系统(一)触觉定义: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感觉。功能: 1、婴幼儿时期的保护和生存反射。2、情感建立。3、辨识。3、身体认知及全身活动。4、口肌和手肌能发展。5、保护人身安全 。(二)前庭平衡觉 定义: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来探索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及身体的平衡的感觉。 功能:1、婴幼儿时期的安全感,如拥抱反射。2、身体活动能力的建立。3、平衡。4、空间定向。5、速度控制。6、时间掌握 。(三)本体觉定义:本体觉是指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等来自自己身体的一种感觉,故又名深层感觉。 提供饥渴、舒适感、厌倦感、身强或体弱感、轻松或疲惫、兴奋和压抑感,以及其它难以用具体言词来表达的感觉。与机体觉有 关的各种感觉并不都是它自己接受到的,大部分感觉还是通过听觉、视觉、嗅觉、和触觉获得的。功能:1、婴幼儿时期的活动基础。强直的颈 反射。2、动作的调整和修饰。(四)视觉定义:视觉是物体的影像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感觉功能:1、提供空间定向的信息。 2、提供距离感和深度信息。(五)听觉功能:1、提供空间定向的信息。2、提供距离感和深度信息。(六)嗅觉定义:由气 体物质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功能:1、提供空间定向的信息。2、保护生存。幼儿感觉系统发展与日常生活动作技巧、认知触觉、本 体觉、视觉找袖子上肢动作技巧、认知触觉、本体觉、视觉汤匙取食姿势控制、认知触觉、本体觉、视觉把裤子拉起 来前庭觉、触觉、视觉衣服拉过脸颊套进去其它要素所需的感觉信息活动二、感觉统合理论概述感觉统合理论是由 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艾而斯博士(Dr.A.JeanAyres,1920~1988)提出的。(一)定义感 觉统合是指各种感觉刺激透过接收器官,成为感觉信息,这些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经过整理及组织,继而指示身体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感 觉回馈适应性反应感觉统合感觉输入整理及组织感觉信息图1:感觉统合简化图解感觉统合理论所指的适应性反应多属自然本 能反应,并包含不同方面,如肌能动作反应、情绪、注意力、主动性等。一般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1、对感觉信息能做出恰当的回应。2、主 动参与。3、能体会到“成功感”。4、有“动机”。(二)与感觉统合有关的神经学概念1、感觉营养品(1)大脑需要感觉输入 (2)感觉如同大脑的营养品(食物)(3)针对感觉统合障碍儿童设计“感觉餐单”(Sensorydiet)(4)外界环境不停地 “喂食”感觉(5)儿童最好主动“进食”感觉以便对外界环境做反应2、神经可塑性(1)大脑具有可塑性(2)适应性反应出现→回馈 大脑→发生神经变化(3)增加环境刺激可促使动物脑部活化,且较能因应环境挑战3、中枢神经系统组织(1)高阶神经系统可以控制低 阶(2)低阶神经系统可以影响高阶例:别人碰触(低阶)→情绪不佳→克制自我不要打人(高阶)(3)感觉统合 阶层在于低阶(脑干brainstem、视丘thalamus)(4)螺旋状发展(三)感觉统合的发展1、胎儿期:5周→ 发展触觉9周→发展前庭觉2、出生后:1月感觉系统发展成熟,尤其前庭觉通过感觉与事物建立联系(触觉、 本体觉)眼睛和颈部的发展帮助进一步发展其它能力3、出生后:1~6个月前庭觉促使头部直立视觉追踪稳定 前庭觉、本体觉、视觉整合4~6个月开始抓东西吃,双手在身体中线玩﹕视觉、本体觉、触觉整合6个月时原始 反射开始整合,主动动作开始,脱离反射影响4、出生后:6~12月开始有移动能力(爬),发展身体形象操控精细物品 ﹕触觉、本体觉、视觉、前庭觉整合更加优良听觉增加﹕开始发出声音,控制学习话语自我喂食﹕逐渐开始使用工具5、出 生后:第二年走路进步,动态平衡控制精致化触觉分辨能力、精细动作控制、逐渐更进步身体形象、动作计划能力 更趋完善﹕有利姿势变换喜欢模仿以获得新的感觉经验开始思考怎么玩、怎么操作,促使动作计划能力进步自我概 念发展更好,对环境更有影响力6、出生后:3-7岁为神经可塑性的高峰期,各项能力更为进步有强烈内在驱力引导做出 较高难度的适应性反应:高活动量视觉动作整合优良:剪贴、画图产生胜任以及有自信的感觉可以做事也可同时回 答问题:各项感觉刺激整合良好,做出适应性反应大脑在2岁以前发展约50%;6岁以前发展约80%研究指出学龄6岁前 的阶段是孩子感觉统合的黄金时期,但由临床经验得知,年龄较大或成年人在感统治疗过程中,也有相当改变的潜能。三、感觉统合失调概述感觉统合失调指各种感觉刺激透过接收器官,未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经过恰当调节、区分、整理及组织,继而未能指示身体做出适当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