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敖暨南大学演讲实录

 瑞德阁楼 2017-07-17

台湾作家李敖在暨南大学的演讲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的目光,90分钟的演讲很难满足记者们的采访欲望,于是李敖在演讲后与数十位记者展开对话,一场“围殴”式混合采访由此展开。

最心仪的头衔是文学家

记者:近来多位作家与百度文库关于版权问题发生纠纷,您怎么看?

李敖:不要谈论版权问题吧,显得那么小气。

记者:但很多作家都很辛苦。

李敖:这是作家的宿命吧。

记者:您被冠以很多大师头衔,您自己怎么定位?

李敖:不是我这样宣传的,是人家这样称呼我。我心仪的头衔是文学家,但是人家不承认,我不甘心。

记者:您年轻的时候批评很锋利,现在有所改变,这跟年龄和环境有关吗?

李敖:都没有关系,跟对象有关系。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讲话,喜欢批评权威,现在都没有变,而是因为对象改变了,我的表现才改变。

记者:《论语》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您已经年过七十,您觉得自己达到这种境界了吗?

李敖:我已经快八十岁了。“不逾矩”三个字删掉,“从心所欲”好了。

记者:您对大学生选择文史哲专业怎么看?现在社会比较注重实用。

李敖:我不太建议学文史,这几个专业一不小心就把人学笨了。


儿子李戡被北大“会商”

记者:您的儿子李戡在北京大学读书,现在北大在进行学业会商。您有没有注意到?

李敖:我看到了。李戡也在排名里,上网成性。

记者:那您有没有后悔把他送到北大去?

李敖:没有,没有。北大最讲究自由学风。

记者:您怎么看李戡北上读书的事情?

李敖:这个很好,弃暗投明嘛!

记者:您认为北京大学比台湾大学更自由开放吗?

李敖:我去北大演讲捐了130万台币,要给胡适先生捐个铜像。现在钱还在那里。但胡适著作全部可以看到。

记者:这大半年,李戡学习生活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李敖:他说水不够用,这是自然环境问题。他的适应力还是很强的。

记者:李戡来大陆读书是他的意愿还是您的意愿?

李敖:我觉得你们可能高估了我对他的影响。

两岸找到辛亥“公约数”

记者: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两岸的纪念活动都特别隆重。您觉得两岸的纪念目的有何异同?

李敖:纪念目的都是辛亥百年,这起码是个“公约数”。台湾用中华民国100年。大陆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而不是中华民国百年,这是“公约数”,台湾没话说。

记者:中国大陆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您对目前的发展道路和前景感到满意吗?

李敖:目前感到满意,在军事和经济力量方面做得很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