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实验 | 高频内存可以改善游戏&软件性能吗?

 丫头家老公 2017-07-17




大家都知道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内存频率各不相同,以现阶段的DDR4内存为例,大多数内存往往都具有2133或者2400的标准频率,而部分标榜超频的内存则是动辄3000多(现在甚至能达到4000+)的频率,为什么会有这种差距呢?其实这就不得不提到JEDEC和XMP两种标准。


JEDEC是什么呢?其实我们现在所使用的DDR4、DDR3内存等等标准正是由JEDEC这个组织所制定的,因此对于内存来说,JEDEC所制定的标准就可以理解为内存的“公版标准”。

 

JEDEC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内存的实际发展而不停改变的,比如说DDR4内存的标准,刚开始是DDR4 2133,然后慢慢才有了DDR4 2400、2666的标准。并且JEDEC的标准并不仅仅包含“频率”这一点,其他诸如时序、电压等也受标准的限制。比如说常见的DDR4-2133内存,时序往往都是15-15-15这样的标准时序,而电压也是清一色的1.2V,这就是遵循JEDEC标准的内存。内存里的频率信息是存储在SPD当中的,当你开机的时候就会加载你的CPU和内存共同支持的最高的JEDEC默认频率,就比如说最常见的DDR4-2133。


▲上面这些是SPD里的频率/时序信息

 

但是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对于普通体质的内存颗粒来说,统一标准固然很好。然而随着同代内存颗粒工艺的进步,对于可以跑到很高频率的内存颗粒来说,“标准”就成了绊脚石。比如说你造出来了一条可以长期稳定跑到3200频率的DDR4内存,对应的JEDEC最高标准才只有DDR4-2666,那么作为厂商该怎么办呢?难道把DDR4-3200当作DDR4-2666来卖吗?这显然不合常理。


于是在2007年,搭配当年刚刚支持DDR3的X38主板,Intel发布了一个新标准——XMP,来满足Core 2处理器疯狂的内存频率需求。要知道当年的DDR3标准频率才1066,通过XMP认证之后,那些颗粒能达到DDR3-1866频率的内存也就可以在2007年的主板上跑上1866MHz了。

 




▌XMP是什么呢?



对于XMP,你大可以把它看作一个预设超频的存档当你加载之后就可以让内存在不需手动设置的情况下工作到一个较高的频率。为了不让各个厂商随意设定这个频率,英特尔就提出了XMP标准,通过XMP认证的内存会在内存地址176-254中记录内存的速度设定,最多可以保存两组设定值,厂商如想得到XMP认证,就需要把内存和设定交由Intel进行测试,通过后就会给予认证。

 

当主板也支持XMP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加载XMP预设来达到内存超频的效果了,而且厂商调校的设定往往比较稳定。内存超频可以说是各种硬件超频当中门槛相对来说最高的一类了,有了这项技术,稳定的高频内存就变得唾手可得,不需要动手调校每一个时序,而对于厂商来说,高品质内存也可以卖出更好的价格,于是XMP这项技术就在这样大家皆大欢喜的背景下诞生了。

 




▌XMP技术的局限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很多人买回去了支持XMP标准的高频DDR4内存,插在支持XMP标准的主板上,兴冲冲的按下开机按钮之后......呃,内存频率怎么是DDR4-2133?我是不是买了假内存......


其实不是,之前提到过,JEDEC标准是每一条内存都必须遵循的标准,所以说当你什么都设置直接开机的时候,主板默认为你加载的频率是存储在SPD当中的JEDEC频率,而非XMP频率。


于是我们找来了支持XMP技术的威刚DDR4-3000内存来尝试一下。



先来看一下CPU-Z当中这条内存的SPD信息:



可以看到这条内存的最高JEDEC标准频率也就只有DDR4-2400,因此当你开机的时候,就会加载这个设置,于是你就看到了一条“DDR4-2400”内存。


那么如果我想加载XMP要怎样做呢?


进入BIOS,加载好你需要的Profile就搞定了,接下来就可以真正享受高频内存了。







- 测试 -



▌不过...高频内存有用吗?


重头戏来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用刚才提到的威刚XPG DDR4-3000内存搭建了一套测试平台,详细配置如下:


Intel Core i7 7700K

技嘉 Z270X-Gaming 5

威刚XPG Z1 DDR4 3000 8GB*2

威刚 XPG SX950 240GB

九州风神 船长 240EX RGB 水冷散热器

NVIDIA GTX1080 Founders Edition


我们测试了DDR4 2133下和开启XMP之后的DDR4 3000下的性能。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两种状态下的CPU-Z截图:



接下来我们运行了AIDA64的内存与缓存测试



可以看到在纯理论性能方面,内存频率提升带来了巨大的优势,那么在与内存关系没有那么紧密的其他测试项目中,高频内存优势又如何呢?我们现在就来试试看。



从这些理论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到一定的提升,但幅度各有差异。在偏重于计算性能的CinebenchR15测试当中,提升幅度相当明显,在侧重整机性能的PC Mark 10当中,优势就小了不少,而在3Dmark的测试当中,优势就更加不明显了,于是我们决定实际跑一些应用来看看高频内存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首先是Lightroom照片导出,我们导出127张RAW照片为1920长边的JPG格式,记录其用时,结果如下:



然后是WinRAR解压缩测试,使用内置Benchmark进行测试



可以看到,在这些专业软件当中,内存性能的好坏还是十分重要,那么在游戏当中呢?高频内存的作用也会有这么大吗?



从结果来看,其实提升幅度已经不算小了,但这是在显卡不构成瓶颈的理想状态下得到的,实际体验当中,高频内存所带来的游戏性能增益应该不会有这么明显,如果想要玩游戏更流畅,最简单的办法依然是换显卡,当然现在的显卡嘛……反正我买不起就是了。








看来在Z270这种主流平台上,内存频率已经对各种软件和游戏的性能有一定影响了。而在更加高端的X299平台,以及Ryzen上,这种影响只会更加显著。因此大家在帮新电脑选购内存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内存大小,也最好能考虑一下高频内存。


不过高频内存这个东西,如果决定入坑了,那也一定要留个心眼。首先,H110、B150等平台最高只能让内存工作在2133/2400(使用7代CPU可以跑到2400)的频率上,而B250虽然有所进步,但仍然依据不同的主板有频率限制。这些入门和主流平台的用户,可不要轻易把钱花在高频内存上哦!


另外,文中我们也说了,使用了高频内存,必须到BIOS中开启XMP方能生效。要是买回去一用,发现性能没有提升,可别怪我们没提醒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