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有真爱才不会有伤害

 昵称41053537 2017-07-17
  经常看见友友们传一则情感熨斗:放下旧爱的最好方式是时间和新欢,如果依然放不下,一定是时间不够长或新欢不够好。这一句简单的慰情悄悄话,道出了多少充满伪善的爱恨情仇。

  谁都有过旧爱,一个“旧”字意味着覆水难收,但为何有“放下”之说?因为有太多人“放不下”。问题就出在放不下。放不下的原因是心脏的情感负荷太重,放下的话就会心肝碎一地。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负荷”才放不下,以至于这负荷成了一块驱之不掉的心病?下面我们先讲一则大家喜闻乐道的民国情史,这是一段最经典的放下史。

  张幼仪是被徐志摩粗暴抛弃的元配,她是在德国为徐生下次子不满两个月而被迫离婚的。张幼仪对徐的爱比山高比海深,但痴情女子却落得如此悲凉境地,换一个人有谁放得下?俗话说,爱之深恨之切,但张幼仪没有恨,一直都对负心汉付出的是满满的爱。但张幼仪又确确实实放下了,没了徐志摩的张幼仪照样相親教子,照样事业有成,照样过得井井有条。张幼仪没有用时间来放下,他把对徐的爱全部倾献给了徐的两个孩子、双親和她的事业。张幼仪也没有用新欢来放下,她是在与徐离婚三十年之后才有的再婚,整整三十年没有用新欢替代旧爱,但张幼仪却放得如此洒脱和豪迈。秘密在哪里?因为张幼仪对徐志摩是真爱。

  唯有真爱,才提得起放得下。只要在真爱里掺杂了一丝丝欲,惨了,放下就困难了。掺杂欲念的爱一旦抛锚,美其名曰感情搁浅,本质是欲念突然脆断,这就是伤害。掺杂的欲望越多,伤害就越大,也就越是觅死觅活,还怎么可能放下?那又怎么办呢?只能用另一种欲海情潮去替代曾经去掩埋旧爱,这就需要时间这就需要新欢。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本文开篇这个情感熨斗的原因。

  张幼仪对徐的真爱,就是从没将自己的付出与徐的回报挂钩,付出就是付出,愿赌服输,所以,即便徐志摩纵情于风花雪月的红尘时,张幼仪依然是恬然若画不乱方寸。也许读友们很快会蔑然一笑:尽管被虐千百遍,你也待他如初恋,你说的“真爱”不就是犯贱么?这就叫不懂何为真爱,因为从没真爱过。

  真爱,就是给对方插上自由的翅膀,而不是给对方套上沉重的枷锁,前者让对方感受到从未有的安全,后者让对方感受到从未有的恐慌。这世上只可能因为不堪枷锁重负而分道扬镳,不可能因为自由满满而反目成仇。给对方自由就是自己的自由,这就叫真爱,包括爱的开始和爱的结束,开始是放下,结束也就自然放下。给对方套上枷锁就是给自己套上枷锁,这就叫欲爱,也包括爱的开始和爱的结束,一开始就没放下,结束又怎么可能放下?

  凡是谈情说爱,我们遭遇最多的两难选择是:我究竟爱他/她吗?我究竟爱他/她什么?前者是爱人,后者是爱什么。爱人就是真爱,爱什么就是欲爱。如果对方已经觉得分手才有快乐,如果是爱人,你的放下就是真爱。如果是爱什么,放下就是痛苦,所以就放不下了。当然,即便是爱什么,也不是绝对放不下,两种情况是可能放下的:一是找到了更好什么的新欢,从而覆盖了旧爱的什么,但这对新欢来说又是一场残酷的战争;二是因为旧爱遭遇不幸丧失了什么,从而也就放下了旧爱的那个什么。如果真的是因为这两种情况才放下,想想都后怕,这种“放不下”的男人或女人是多么丧心病狂。

  放下理论不但对男女情爱成立,其实对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成立。一个内心有爱的人,无论对什么人做什么事,既拿得起更放得下。与之相反,一个内心缺爱的人,对人对事总是会患得患失,根本原因就在于恐惧失去。渴望得到而追求,恐惧失去而纠结,这就叫放不下。追求文明进程也是一个道理,因为害怕失去,因为放不下,因为担心付出与获取不对等,所以大多数人都前瞻后顾趑趄不前,究其根源就在于内心装的爱不够。

  一个无敌论者为什么能感动世界?因为他放得下,他放下了大学讲台,他放下了学术头衔,他放下了男欢女爱,他放下了流亡海外,他放下了绕膝之乐,他放下了似锦繁华,他放下了肉身凡尘,他放下宝贵的生命,为了什么?为了爱。这就是真爱的力量。比较而言,那些说必须靠时间和新欢才能放下的兔子,其心是何等不善?

  《血战钢锯岭》告诉我们,无论是拿枪还是不拿枪,他们都是在诠释爱。爱不仅仅是融化冰雪的暖阳,爱也可以是燃烧邪恶的烈火,问题就在要真爱,而不是为了简单地倾泻欲望。只要是为了真爱,无论是选择暖阳还是选择烈火,都是为了让人类放下欲壑难填的包袱,让世界回归不再有伤害的乐园。唯有真爱才不会有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