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山有个“大陆的金庸”:怀念那段戊戟武侠“下饭”的时光

 自来自去的人生 2017-07-17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到饭点,通过电台无线电波传播出来的粤语长篇小说连播、广播剧,曾陪着一家人一起“下饭”。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街坊们听得如痴如醉,饭菜变冷,几未举箸。


“讲古”之所以吸引人,不仅是“讲古佬”生动的演绎,精彩的故事内容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作家戊戟,退休后20年笔耕不缀,先后完成了长篇武侠小说共计十一部,其中《武林传奇》《江湖传奇》《神州传奇》等小说被电台播讲,曾在电波中掀起一股“戊戟武侠热潮”。


致力创作武侠小说

“粤语讲古”是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讲古的内容包括传统的长篇章回小说、现代生活题材和民间掌故等。
什么故事最能吸引听众呢?不少听众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武侠故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等武侠小说以“讲古”的形式在电台播出,广受市民热捧。


戊戟这个名字对于武侠小说迷来说并不陌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广东地区,戊戟和金庸是几乎可以划等号的,甚至号称“大陆的金庸”,他的作品也广受“讲古佬”的青睐。
戊戟的武侠小说发迹之地在《佛山文艺》。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佛山文艺创作研究室工作,为了提高《佛山文艺》的销量,便尝试在杂志中连载武侠小说。”戊戟回忆,当时作为地市级的文艺期刊《佛山文艺》发行上不去,这时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港台武侠小说家的作品在大陆抢滩登陆,他感觉到这是一个市场,出于责任感,便开始尝试写第一部武侠小说《武林传奇》,一边写一边在《佛山文艺》杂志上连载。此后,杂志销量飙升,《佛山文艺》也因此声明鹊起。


从1986年到2006年,戊戟埋头致力于武侠小说创作,先后创作完成了《武林传奇》《江湖传奇》《神州传奇》《奇侠传奇》《青凤传奇》《黑鹰传奇》《黑豹传奇》《隐侠传奇》《神女传奇》《杜鹃传奇》和《刀客传奇》等长篇武侠小说共计十一部,奠定了他在我国武侠小说界的地位。


 用声音演活角色不容易

随着戊戟的知名度愈来愈高,拥有的读者群人数愈来愈多,电台也开始播讲他的作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的“讲故佬”郑达因为讲《武林传奇》也一炮而红,成为广东最受欢迎的“讲故佬”之一。


 戊戟的作品也一再被“讲故佬”搬上电台传播,那时电台最受欢迎的小说是《射雕英雄传》,而《武林传奇》 (播的时候改名《武林双杰》)的收听率可以与之抗衡。随后,《神州传奇》《奇侠传奇》《黑鹰传奇》等作品也相继在电台播出。


 “我也是后来从朋友口中才得知电台播讲了我的作品。”戊戟回忆,当时郑达曾登门拜访,就小说内容进行交流。在他看来,自己的作品通过”讲古“的形式呈现,有另一番味道。


“《黑鹰传奇》中有一个角色叫痴儿,从小就开始隐藏智慧和武功,行为癫狂,其实他武功绝顶,深谋远虑,郑达通过声音把这个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在戊戟看来,“讲古佬”用一张嘴模仿出小说中不同人物的声音,并不容易,因此,要熟知主角的性格,才能把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


为什么大家喜欢听武侠小说?

为什么大家喜欢听武侠小说?
在戊戟看来,无论任何时代,人们总有一些想说不能说的话,想做又不能做的事,所以人们就希望能够有一个“超人”出来,替他们说话做事,伸张正义。“武侠小说正迎合和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


戊戟的武侠小说中,始终张扬着一股正气和使命感。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奇诡多变的人物个性以及险恶异常的江湖环境,让读者看得过瘾,再配以“讲古佬”生动的演绎,更让听众如身临其境。



(综合《珠江时报》及网络资料)


珠江时报全媒体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