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术之乡,这家武馆居然不收费就能助你练成绝世武功?

 自来自去的人生 2017-07-17


佛山,武术之乡,黄飞鸿、叶问、李小龙······武林高手众多!
看着,都热血沸腾了!


武侠梦,自然也是不少佛山人从小的梦想!
今天,印象君居然获悉,原来,佛山有这样一家武馆,居然可以免费帮助各位小主练成绝世武功!
这家武馆现共有10个教练,年龄介于20岁到50多岁,拜师的,赶紧了!


 始创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振兴武馆

这个免费传授“绝世武功”的武馆,就是振兴武馆。
“振兴武馆始创于1956年。”振兴武馆副馆长潘永生介绍,九江邓波棠、邓炽棠兄弟在1952年向周家拳第一代弟子陈伟雄、关铁学习周家拳。当时,陈、关二人是受周标祖师爷指派到大正一村(即现时的下北三队)开班授徒教授周家拳,狮艺、大头佛等。邓氏兄弟二人经过刻苦训练学有所成。


1956年开始,由邓氏兄弟和几个师兄弟带领古滘村民利用晚上空余时间练习,教授村民周家拳术的一些套路和传统狮艺,之后成立名为“古滘文娱组”的武术组织。
1973年末,改名为“九江镇武术队”。邓氏兄弟出任教练,队员有陈乃成、曾雄光、关辉洪等近百人,以及当时的派出所所长刘来发、李润全及多个公安干警等,有效地推动了九江的武术文化发展。


改革开放后,邓炽棠曾代表九江镇参加佛山举办的农民运动会,获得三项全能冠军。1982年,准备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传统武术比赛的邓炽棠,接到广东省侨办的通知,受国务院侨办派遣,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洪门民治党总部任教半年,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以国家名誉赴海外任教的第一人。几年间,他前后三次代表国家出国任教
1988年,邓炽棠正式以武术专家的身份移民到澳洲,任洪门民治党武术总教练并开设一家“邓炽棠武术学院”,传授中华武术狮艺和武德。


艰难中传承传统武术


 辗转发展到90年代末,1998年邓波棠退休后,重整旗鼓召集原来的弟子如关洪辉、曾家锐等组成一个小狮队继续传授武术和狮艺。
2003年,邓波棠带领武术队员参加广东省的第一届传统武术锦标赛,邓师傅宝刀未老,一举夺得大赛老人组第一名。其得意弟子关辉洪先生亦获得青年男子组传统南拳第一名的佳绩。同时,正式挂牌成立“古滘武术队”。后因发展需要,更名为“中外周家九江振兴武术馆”。


“2000年,在机缘巧合下认识关洪辉师傅,自此开始接触传统武术。”潘永生说,他从小就喜爱体育项目。接触武术后,他感受到传统武术的魅力,后来更是拜师学艺,成为关师傅的徒弟,认真学习武术、狮艺等。关师傅移民国外后,他开始接手武馆的日常事务。
潘永生坦言,现时武馆的经营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武馆场地每个月的租金、水电要2000多元,而且相应的狮艺装备需要定期更换。尽管如此,他们只是象征性地收取学徒的少量学费。武馆的运营资金主要来源靠外出表演来维持,经常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形。


“我们的教练都是抱着将传统武术传承下去的目的,全部都是义务传授。”潘永生介绍,现时武馆共有10个教练,年龄介乎于20多岁到50多岁。教练都是分文不收,坚持用心教导学员。



新生代崭露头角


 虽然武馆发展举步维艰,但随着近一两年来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升温,武术受到更多家长的青睐,愿意将孩子送到武馆学艺。他们之中更有些已崭露头角,在各项表演中获得观众的肯定,家住南方社区的陈俊轩就是其中之一。
“读四年级时,偶然留意到武馆的消息就想来锻炼身体。”今年就读初一的俊轩,在幼儿园时曾接触过武术,对武术产生了兴趣。而正式成为振兴武馆学徒后,他从基本功练起,现时已能熟练地表演大头佛,生动搞怪的表演倍受观众喜爱。年纪轻轻的他,参与了去年九江“饭香刀”嘉年华活动、佛山秋色等多项活动。


 在俊轩的感染下,他父亲也在今年2月开始到武馆来学咏春,父子俩一起感受武术的魅力。“爸爸看到我这么厉害,他也想来了。”俊轩打趣说。
潘永生说,现时来武馆学艺的孩子已有40多人。教练在传授基本功时,也会注重趣味性,让他们感受到武术的乐趣,继而坚持。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年轻一代加入武馆,一起传承宝贵的传统武术。




(综合《珠江时报》、《儒林九江》及网络资料)


珠江时报全媒体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