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长城一一黑谷关(女匪首楼、五台顶) '黑谷关'因坐落于黑山岭下而得名,长城自此黑谷关掉头猛拐90度,往西南方向逶迤而去。此处是北京与河北的交汇处,也是北京市第一缕阳光的诞生地,也是北京极地之一。 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图上分别标有东经117°30′,北纬40°37′;东经116°33′,北纬39°28′;东经115°20′,北纬39°73′;东经116°62′,北纬41°05′的4个点,就是北京最东、最南、最西、最北四个极点。转化成具体的区域名称即:密云县新城子镇花园村、大兴区榆垡镇、房山区蒲洼乡、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 黑谷关位于密云新城子镇东北部,燕山山脉主峰雾灵山脚下,安达木河上游,与河北省滦平、承德、兴隆以及北京市密云县四县接壤,是真正的“一脚踏四县”之地。这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起伏的群山连绵不断,古老的长城巍然屹立在东方,有个大石头作为两省四县交界点的标识。 黑谷关又名黑关或黑峪关,在北京市全图的最东北犄角尖上,在关城北门洞的北边仍有当年水关的遗存和遗址, 黑关正北有高崖陡然而起,绝壁崖头的顶上坐落着一座砖砌三眼空心镇关敌楼(上图)。 从黑谷关处远观西北方向的烽火台 这里是北京密云和河北滦平县交界处,长城从西边司马台往东蜿蜒到此,开始往东南方延伸约3km即到黑谷关。 这是继黑谷关镇关楼后的第个座楼,只省花岗岩台基。 上图为镇关楼及黑谷关城全景,依山势而建,大体呈长方形,南北向大约有四百多米,东西向有二百多米。现在北墙上还保存着一座城门洞,门洞和墙体已修复一番。 黑谷关于明洪武年间建关城,虽然地处偏远,但昔日却是来往交通要枢之地,三股道路于此交汇一点,向东南到河北兴隆县,向东北到河北承德县,向西南到京师,可谓咽喉要道。由于现在的交通改道走了墙子路和古北口,所以这里一下子冷清下来了。 第三座敌楼,又称“半山楼”,保存的相对完整,3X3制式。 半山楼内部结构,这地方特有的内部大开间,从中间拱门能看的出来。 高处回看第三楼 第四楼,在奔向女匪首楼必经之路的右侧200米处,有树木挡者视线,不注意的容易错过。上图是三个角度图,3X3制工式。 ![]() 窗洞、顶部严重损坏,上图为远观女匪首楼、单片楼、五台顶方向。下图内部结构同半山楼一样。 ![]() ![]() 眼前的主楼是第五楼“女匪首楼”,名字怎么来的就不好考证了。建在山脊巨大的石块上,保存的较好,顶未损坏,上顶梯能通过,同样是3X3样式。 ![]() ![]() 过了女匪首楼要攀爬80度以上绝壁上去,这也是依山屏险的一种方式吧。 ![]() 绝壁之后的“狗牙山”,真是在不足一米宽的崖尖上行走,险是必须的,挡外强也是绝对的。 ![]() 第六楼,单片楼,应该是户外人员起的名,损坏的只剩下朝南的一片墙了。自然的破坏力还是很大的! ![]() 近五台顶最高点看来时的路,近处是女匪首楼,中间是第四楼,左下小图是反应重重的绝壁屏障。 ![]() 第七楼“五台顶”,也到了此行海拨最高点接近1200米。站在此处可以遥望上一次的船形顶,中间隔有大大的深沟。 ![]() 从大小图看看,五台顶楼建于巨石之上,相当的易守难攻,结构为2X3样式,不过还是方形,顶部有三分之一破损。 ![]() 此时白云在风的作用下也光顾了,高山上,蓝天白云下,居高临下,一览重山小那感觉。。。 ![]() 第八楼,小的山洼处,距最高楼不远,也是下撤路线上,现在没有树叶到拍不到全面,可想在夏秋季,只能用手触摸了。 ![]() 网上找来的轨迹的记录,在此感谢原图的发布者了。紫色线为本次线路,橙色作为上次船形顶的位置对比。 ![]() 感谢同行的李好同学提供的轨迹记录。 黑谷关于明洪武年间建关城,虽然地处偏远,但昔日却是来往交通要枢之地,三股道路于此交汇一点,向东南到河北兴隆县,向东北到河北承德县,向西南到京师,可谓咽喉要道。由于现在的交通改道走了墙子路和古北口,所以这里一下子冷清下来了。 ![]() 此行虫虫长城队合影 更多长城资料请翻看历史记录和关注后续分享,谢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