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古诗赏析

 FXian100 2017-07-18

清平调三首·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

语语藻艳,字字葩流


1. 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2. 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3. “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


这是一首赞美杨贵妃美貌的诗。作者将人与牡丹并写,给人以绝美的视觉享受。

    

前两句分别写杨妃的衣服与容颜。上句,写衣裳之华美用“云想”,写容颜之艳丽用“花想”,简单的几个字就把一位由彩云簇拥着的像鲜花一样的美人呈现给了读者。这里的“想”字,具有多义性,既可指彩云、花儿看到了她的美貌想做她的衣裳、容颜;也可以理解为,见云而想到她华美的衣裳、见花而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总之,这七个字足以给人以花团锦簇的美感。



下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春风轻拂、雨露滋润之下的牡丹可以说冶艳到极致,它倦依春风,一副醉醺醺的模样;它沐浴在雨露之下,一尘不染,飘飘然如世外仙子。这就是诗人笔下的牡丹,更是诗人眼中的杨妃,她的雍容华贵之姿也只有“花之富贵者”牡丹才能比拟。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二句,是诗人超逸的想象,从虚处写人之美。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天上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等词,让人联想到素淡的白牡丹,暗示杨妃虽艳丽,却有仙人般脱俗的气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