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穴位分享丨医术精髓

 谷山居士 2017-07-18

【火串穴】胸痛、背痛、重听、胸闷。手下臂痛,小腿前侧痛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背腕横纹上二寸五分。

解剖:浅层分布桡侧皮静脉的分枝,和后前腕皮神经的分枝,深层有骨间动、静脉与后骨间神经,肺分支神经、心副神经。

取穴:手背朝上平伸,从手腕横纹中央上二寸五分处取之。亦即外关穴上五分处。其它见穴位。

归经:入三焦经。

穴性:宣导气血、通络止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感。有时会上下扩散至指、肩端。

辨别:董公原书写横纹后三寸,因此被误此穴为支沟穴,因此穴大都用来治胸背痛与支沟穴主治不同,其正确位置应为横纹上二寸五分,特此说明。

说明:火串、火陵、火山位于三焦经上,三焦经与心包经成表里,因此三针同下,可治胸痛、胸闷、背痛。火山穴深度透刺侧腰灵穴,因此火山与其它两穴有相同主治外,又可治肾盂炎、腰酸、坐骨神经痛。

配穴:(一)重听,本穴配驷马、三重、腕顺。

   (二)胸闷、胸痛可本穴配四花、驷马穴。

穴名

火串穴

火陵穴

火山穴

定位在手背腕橫紋上二寸五分,兩筋骨間陷中。在火串穴上兩寸,腕橫紋上四寸五分。在火陵穴上一寸五分,腕橫紋上六寸。十四經四瀆穴下一寸。
主治便秘、心跳、手下臂痛、胸痛、背痛、小腿前側痛。胸痛及發悶、發腫、手抽筋。同火陵穴。深刺透過側腰靈穴時,又可治腎盂炎、腰酸、坐骨神經痛。
針法與應用

針深三分至一寸半。左手下臂痛針右手穴;右手下臂痛針左手穴。

胸部痛及發悶、發脹則火陵、火山兩穴同時用針。另火串穴與支溝穴位置與主治不同須重新辨清,不可混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