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沿播报 | 超快成像技术/新型化学探针/极紫外光微影技术/新型储能材料/新型磁流体材料……

 BBSBIAN 2017-07-18



整编 | 谌为   主播 | Helen   编辑 | 嘉辉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开发超快成像技术

可用于实时观察神经的分子运动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菲涅耳研究所近日开发了一种快速实用的分子尺度成像技术,可用于实时观察神经的分子运动。这项技术被称为高速偏振解析相干拉曼散射成像,检测光的极化信息。由于通过调制激光极化非常快,研究人员可以逐个像素地进行实时测量,从而可以快速获取方向信息,在分子水平上捕获高速变化的生物过程。

 

多伦多大学研发新型化学探针

用于三维生物成像

可使信号强度提升140万倍

多伦多大学近日研发新型化学探针,可使三维生物成像强度大幅提升。研究人员发现,利用金纳米粒子对于光的三维散射能力,可以实现生物体或者透明组织的三维成像。相比于其他荧光剂,该测试使信号强度提升了140万倍。

 

香港中文大学研发

新型石墨烯光电探测器

同时具有高速度与高增益

最近,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在石墨烯/硅复合光电探测器中插入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的大面积、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MoS2)薄膜,可以同时实现超快的响应时间(17 ns)和超高的响应度(3×104 A/W)。

 

美国科学家3D打印仿生传感器

可高效检测危险化学物质

日前,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合作,3D打印出一种仿生传感器,类似一种北美洲多音天蚕蛾的羽毛状触须,可高效检测危险化学物质。研究人员用光刻系统1比1地复制了一只多音天蚕蛾的触须,同时单独设计了飞蛾触须的每个部分(茎、须和感器杆),以获得从空气中收集分析物的完美形状。

 

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科学家

研究“盲量子计算”

用以解决远程量子计算安全性问题 

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研究团队近日采用一个叫做“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 的特定方法,利用逐步式的方法进行量子计算,开发出一个“盲量子计算”的安全模式,可以帮助用户隐藏他们的量子计算信息,从而解决远程量子计算安全性问题。

 

荷兰ASML(阿斯麦)公司突破

极紫外光微影技术

有望用于提高集成电路生产效率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ASML公司近日宣布已经实现250瓦极紫外光(EUV)光源,可在半导体行业中用于EUV微影(Lithography)技术,达成每小时125片晶圆(Wafer)的生产量。

 

欧美科学家研发新型储能材料

可快速充放电

近日,美国德雷塞尔大学、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和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科学家研究了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s)的电化学性能,发现其在保持较高电容量的同时仍可快速充放电,为电化学能量收集、转换和存储提供了新的思路。

 

密歇根理工大学使用

新型磁流体材料

开发自修复卫星推进系统

密歇根理工大学近日开发出一种使用新型磁流体的卫星推进系统,可以实现喷嘴的持续自修复。新型磁流体由一系列在静电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的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颗粒组成,可通过磁性操控,组装成微针嘴,并在受损后实现自愈合。

 

NASA研发客机翼身融合布局

有望用于飞机降噪

NASA近日开展了翼身融合(BWB)布局的降噪技术研究,提出了一些能使BWB布局满足远期(2035年)噪声要求的潜在技术。BWB布局噪声降低的主要贡献来自于机身对风扇和喷流噪声的屏蔽。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研发

世界首个3D打印软体人工心脏

日前,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运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软体人工心脏。这款心脏的泵送机制与人类极其相似。测试结果很理想。研究人员正计划使用更好的材料和设计打造出一颗更加强悍的心脏。

来源:《流体物理》期刊、Electronic Engineering Times、《Optica》期刊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