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谈国画家的修养
2017-07-18 | 阅:  转:  |  分享 
  
浅谈国画家的修养

读书与走路

——浅谈国画家的修养

南山子赵春秋

古人说:“画如其人”,说的是绘画与画家的关系,一幅画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画家的精神、品格和学问修养。画家只有具备一流的人品、学问、修养才会创作出一流的绘画作品,才能达到绘画中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所以,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来,皆为山水传神。”他认为绘画虽然要靠天赋,“然也有学得处”,也要靠后天的努力。怎么算是后天努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便是妙法。所谓“读万卷书”,说的是画家应有多方面的文化教养,是绘画能否有“士气”的重要关键。“行万里路”即所谓的师造化,还包含着对人生的阅历体验。大量阅读典籍提高各方面的修养,深入体验大自然领会古人笔墨的由来和妙处,开阔眼界,充盈内心,胸中自会“脱去尘浊”,“随手写来,皆为山水传神也”,进入神奇的艺术境界。只有通过学习,体验大自然,提高思想、道德、人品、境界的全面修养,开拓胸襟,方能超然物外,融万趣于神思,畅神于天地之外。他在《容台别集》中又反复强调说“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

董其昌倡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艺术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其以后的书画艺术的发展。在这种艺术思想的指导下,董其昌开辟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新时代,把中国的文人画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董其昌的画集历代诸家之长,在充分学习前人笔墨技法的同时,融注了自己的审美感受和生活体验,创造出一种不同于前人的崭新的艺术境界,也为后世的画家树立了一个典范和榜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被后世画家奉为圭璧,加强文化修养成为画家努力提高创作水平全面提升作品档次的不二法门。

画家为什么要提高文化修养

中国绘画美学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审美标准完全由文人来制定,这一特点注定了文化在艺术创作和鉴赏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中国绘画有匠体和士体之分,一幅作品格调的高雅与低俗由文化修养的高低来决定,而不是以画面视觉效果来判断。创作者是文人,随便一抹也会被认为是好的,倘若创作者不是文人,就是画的再好,再精致,也会被认为“虽工亦匠,不入画品”。

这句话是清代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里说的,原文是:(西洋画)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意思是西洋画不像中国画那样讲究笔法,虽然工整精致但流于匠气,所以不能入画品。这话主要是针对康乾时期的著名清朝宫廷画师郎世宁的作品说的。郎世宁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他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传教,被康熙皇帝召入如意馆,成为官居三品的宫廷画师。他用西洋的透视技术和写实技法融合了中国画风格,创作出一批迥异于传统中国画的作品,深得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赏识。但中国本土画师对郎世宁的画作并不买账,从邹一桂这讥讽的口气和略带酸腐味的话中,可以看出中国本土画师的对郎世宁的不屑和对“匠气”画根深蒂固的鄙夷。所以,后来人们在评价一些画得好的匠体画的时候,往往就用这句话来予以贬抑。

这种“崇士抑匠”的思想在艺术界由来已久,已经根深蒂固,其根源在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儒、道思想对艺术的重大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很早就实行文官治政。“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通过州郡察举的举孝廉或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成为政府官员,逐渐掌握国家机器和舆论工具,构成社会的精英阶层。读书人的意识形态和审美标准,直接左右了整个社会的审美风气,而被读书人奉为经典的儒家、道家思想,成为影响艺术发展的主要力量。

儒家学说提倡入世,鼓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念,讲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所以在儒家学说中,艺术的地位就不是太高。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对于读书人来说,道的地位是最高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中庸》),道是万事万物的总规律,是必须严格遵守的人生总目标。作为读书人安身立命的德和仁,是道的一部分,必须“据”必须“依”,绝对马虎不得。唯独“艺”既不用“志”,也不用“据”和“依”,“游”就可以了。在追求道、修炼德、仁之余,把“艺”作为调剂放松精神的一种游戏,玩玩而已。孔子的学生子夏还进一步告诫人们:凡守持一艺一能而不通大道者,皆是小道。“(艺)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就是说艺术虽然是不入流的小道,但因为有可观的地方,所以不可以深入涉猎,“致远恐泥”,所以,艺术是“君子不为也“。孔子及其门徒的论点,给艺术的地位做了一个权威界定,无论艺术如何辉煌,都被列入游戏的行列,与修齐治平没有什么大关系。所以后汉书蔡邕传说:“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

道家与儒家一样也重视道,对艺术的地位评价也不是很高。道家一贯主张“重道轻器”,道与器是一对哲学概念,“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先天地而生的万物本源,或一切事物永恒规律的代表,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根本原则、最高准则和遵循的规律。“器”作为“道”的他者,指各种派生、有形的或具体的事物。“道”存乎思想境界层面,“器”则属于器物层面。中国传统文化主张“道本器末”,强调“以道御器”,要让器服从于道,服务于道。关于“道”与“器”的关系,近代学者郑观应是这样解释的:“所谓‘道’,即‘形而上者’,是万事万物与人性之本源,是治理国事之本;作为一种学问,‘道’是‘一语已足包性命之源而通天人之故’的原理之学:所谓‘器’,即‘形而下者’,是万物,是有利于物质发明和实际生活之末的后天形器之学。”?所谓艺术,就属于实际生活之末的后天形器之学,属于形而下者。

道家主张“大道无为”、“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涤除玄览”,一切讲求技巧的东西,都被老子认为是违背道的。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指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这里指代有形世界的颜色。五音是宫、商、角、徵、羽五种声音,这里指代有形世界的声音。五味是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这里指有形物质的味道。大象无形,目不可视,只因五色乱目,使人迷失了心灵的家园。尽管有形世界,风光无限,但是眼睛的视野,相对于心灵的视野来说,是有局限的。人们只执着于五色世界,忽视了精神世界,而心灵的失明,才使人真正迷茫。大音希声,耳不能听,只因五音乱耳,使人失去了大道的声音。大道的声音才是最真实、最动听、最感人的。人们只执着于外在的声音,忽略了心灵的呼唤。而心灵的失聪,才使人真正寂寞痛苦,孤独可怕。爽,是违背的意思。人们贪求口福,喜欢山珍海味,只去满足口感的需要,却违背了心灵的渴求。心灵所渴求的是淡而无味却又韵味无穷的大道。追求“五色”、“五音”、“五味”,只是为了满足外部感官的需求,忽视的是心灵的渴求,违背了“利”和“用”的辨证关系,其结果必然是心灵过早地枯竭,肉体过早地腐败。所以,一切奇技淫巧都在被排斥之列。绘画中的五色、音乐中的五音,都是使人目盲耳聋远离大道的,要从这个角度来讲,艺术是首先要被排斥的奇技淫巧了。

由于儒、道思想的严重影响,历史上画家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职业画家属于很低贱的行业,很多画家耻言自己的画家身份。唐朝大画家阎立本位至宰辅,却被唐太宗称作画师,召其于群臣面前绘画,阎立本深以为耻,回家就告诫后世子孙永远不得习画。宋代山水画大家郭熙在宫中作画无数,宫女太监甚至用其画当抹布,其子郭思以此为辱,当上了龙图阁直学士后,“乃重金以收父画,欲晦其迹也”,偷偷回购其父之画毁之,以掩盖父亲是职业画家的不光彩事实。”被誉为“百代标程”的山水画大师李成压根就不承认自己是画家,据说一次有人请他画画,他大发雷霆说:“我是个儒者,怎么能和画工同处呢?”景佑年间,李成孙子李宥官至开封府尹,“倍出金币,求购李成之画,当时归者如市”。一当官就高价回收先人墨迹隐匿,真实的反映了画家子孙对先人画家身份的忌讳。《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活困顿,穷得“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以至于“日望西山餐暮霞”了。可是当有人要举荐他到宫廷任画师的时候,他却深以为耻坚决拒绝了。张宜泉在《题芹溪居士》诗中说他:“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被人呼为画师的耻辱竟然让曹雪芹宁可忍饥挨饿也不去做画师。

以画家身份名垂青史者几乎不得见,整整一部二十四史,能名列《文苑传》的都是善于为文者,却没有一个是因为画得好而进《文苑传》的。《艺术传》里也没有画家的份,列的都是卜筮、方伎、木匠等杂流,画家地位连这些杂流都不如,根本进不去。有些画家之所以能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的文人身份,换句话说,历史只记录了那些是大文人的画家,他们凭借丰厚的学养,广博的学识或尊贵的地位,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绘画只是他们遵从孔夫子教诲,正业之余聊以遣兴的游戏罢了。一个画家要想成为名标青史的大师巨匠,就必须先成为一个大学者,只有先确定了你读书人的身份,你才有进一步的机会和可能。

再者,读书对绘画的促进和丰富功能越来越强,相关修养在一幅画中的体现越来越显著,尤其是绘画“诗书画印”四全的要求,更加凸显了文化修养在绘画中的地位。对高格调的追求,使文化修养成为画家的必需,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文化修养,绘画格调就很难脱俗,周臣是唐伯虎的老师,但画的却没有唐伯虎好,名气也没有唐伯虎大,有人问他画的不如学生的原因,周臣说:“只少唐生数千卷书。”可见文化修养对一个画家的重要。

进入新社会以后,艺术家的身份和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千百年来的审美传统并没有改变,传统绘画美学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论画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据,作画也必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原则,重视传统文化修养成为中国绘画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没有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就不可能有当代国画的创新发展;没有传统文化的修养,就根本谈不上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而提高传统文化修养的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如何能读万卷书

读万卷书是古人反复提倡的,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万卷书这个说法看似有道理,但却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已,一个人要是真的读一万卷书的话,恐怕穷尽毕生精力也做不到。假设一个人能活100岁,共计36000天,8岁前不识字或识字少,不能读书,大约减掉一个3000天,95岁以后老眼昏花,身体不允许,再减掉个2000天,只剩下31000天,用31000天除以10000卷,平均3.1天要读一卷书。由此看来,人的一生读一万卷书是不可能的。古代的数字,大多是虚指,并非确切数字,读万卷,其实就是鼓励广泛阅读。“吾生也有涯,而学海无涯”,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读更多的书,是一个相当科学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里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读万卷书”就容易了。

首先要明确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换句话说就是读什么样的书对我们有用。我根据功能把书简单分成四类:一是文化类书籍、二是知识类、三是信息类、四是闲书。第一类文化类书籍,是文史哲类的经典著作,包括对传统经典进行研究的一些著作。这些经典著作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它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作为一个画家,文化类的书要多读,穷尽毕生的经历来读也不为过,这些书读多了,心中脱去尘浊略无俗韵,自然会格调高古下笔不凡。第二类是知识类书籍,包括所有各领域专业类的著作,主要以介绍个领域专业知识为主。对于这类的书籍,可以有选择的去读一些,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必须保持对周围食物的高度敏感性,丰富的知识就是最好的前提和保证。第三类是信息类的书籍,例如一些杂志等等,这类书籍大多有着海量信息,会有一些和生活、工作、学习相关的内容,也要有选择地读一些。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说的就是绘画应该具有当代性,画家的思想必须与时代合拍,没有大量的信息摄入,是很难和时代保持一致的。第四类我叫它闲书,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功能只是单纯的消费而已,比如一些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除了消磨时光而外,教化、传播的功能不明显,这样的书籍就像现在的方便面,属于垃圾食品,饿的时候可以吃了充饥,但不会有什么营养,要是吃多了,对身体就有害了。偶尔读几本打发一下无聊的时光也未尝不可,投入大量的精力来读这样的东西,就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了,若痴迷于此,不但对人无益,还会贻害无穷了。

接下来就应该说一说怎么样读书了。首先要调整心态,要发自内心对知识、对真理产生一种渴望。有这种渴望,才可能用心用脑去真读、真学、真思考,才能产生对读书的主观能动性。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了,所谓“读图时代”已经来临,很多人觉得从电视、网络或报纸杂志上了解必要的信息就够了,不再读书。其实,读书既是一种自我内涵的积累,又可以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愉悦。渴求知识,尊重文化,没有任何世俗利益,没有功利心的阅读才能真正提高人的素养。

在浩若烟海的书林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知识类的书籍要尽可量泛读,泛读即广泛阅读,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对于文化类的书籍要精读,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务求明白透彻,以便吸取精华。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对于经典的和重要的书籍可以重复阅读,相同的题材内容,把不同的甚至是观点相反的版本对照起来读。必要的时候要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反复阅读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微言精义”。对于信息类书籍要学会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还可以采取跳跃式的读书方法,把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大体观点。或者干脆就采用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式的速读,迅速浏览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有利于掌握大量信息。

对于画家来说,读书是毕生的事情,要把读书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一种习惯,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学习和积累,才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修养深厚的优秀画家。

行万里路的要旨是深入生活

董其昌说的行万里路,其实就是师造化,就是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深入生活是也。对于现代人来讲,交通工具如此发达,行万里路是很容易的事情,像古代仙人那样“朝游北海暮苍梧”也算不了什么难事。可是单纯走路不是目的,但如何像古人那样在行路的过程中体悟自然,积累素材,就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由于古代交通落后,古人要出游是很辛苦的,或骑驴或步行或泛舟,其速度可想而知。但正是这样慢速的出游,才给画家提供了细心品味赏玩山水,认真体察感悟自然的机会。董其昌本人就常常观察大自然,有时还对景作画。他在一幅画的题跋中说:“晋陵道中望远岫平林,坡陀溪岸,一一如画。秋色正佳,舟行闲适,随意拈笔,遂得十景。”他还常常从对自然的观察中去领会古人笔墨的由来和妙处,对自然景物进行全面的审美观照,体悟宇宙天地的造化生机,以艺术创造的精神和技巧描绘出自然万物的神韵。

与董其昌相比,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注重学养、修炼内功上,远不及董其昌全面,但在行万里路的客观条件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何像古人那样去深入生活呢?我认为有两条值得注意。一是做个有心人,二是重视写生。所谓有心人就是注意观察生活,随时留意,处处有心,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机会来往各地,在这些匆匆的旅程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有所收获。冰雪画创始人于志学先生无论到任何地方都随身带一个自制的小兜子,里面放着速写用的本和笔。每到一地,哪怕只有半分钟,他都会掏出本来画几笔。往往是一趟下来,别的画家一笔没动,他却画了满满几大本。他的写生不局限于出门在外,有时候在家看电视,他也会看着电视画面随手勾画,他称之为“电视速写”。他之所以能成为山水、花鸟、人物三栖全能的大画家,这种处处留心的速写功不可没。

对写生的重视,是当代绝大多数画家的共识,这与可染先生当年的提倡和垂范是分不开的。李可染先生在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画的革新探索中,先后10次到祖国各地写生,实践着他“到生活中去、到祖国壮丽山河中去”的创作信条。所到之处,他必观察探索自然景物风雨阴晴朝夕变幻之奇,完成了数百幅山水写生画稿。以此为标志,他的山水画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笔墨意境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所及,很多画家还把写生当作重要的提高手段,各大美术院校也都把写生课提到一个重要的高度。

写生我主张注重实效,风尘仆仆跑那么远,走马观花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很多人喜欢借助现代化的设备,每到一地,用摄像机或照相机拍摄一番就算是完成写生任务了,回去后靠照片或录像来进行创作。其实这样的写生效果微乎其微,几近于无,和看着别人的照片来创作没有什么区别。在写生过程中,借助现代化的照相合摄像设备是允许的,但一定要动手画,哪怕是用铅笔勾画几个简单的速写也可以。写生过程中的临场感很重要,这种感觉离开现场靠照片和录像是很难还原的。要是时间允许,一定要坐下来进行现场水墨写生,面对真山真水,消化传统山水学习的笔墨,体悟造化,以笔墨来为河山传神写照,相信这样做的收获,会比回画室靠照片加工要大得多。具体到怎样进行水墨写生,我们另题探讨,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当然,画家的修养是多方面的,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相关学科的修养也很重要,比如戏剧、音乐、舞蹈、文学、书法、篆刻等等,都会给绘画以直接或间接的滋养。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除了苦练笔墨功夫之外,在文化修养上多下下功夫,是前辈大师们留给我们的成功经验。任何一个绘画大师,他首先要是一个修养深厚的学者,没有文化做支撑,任何自吹自擂的画家和大师都是站不住脚的。



献花(0)
+1
(本文系桃李楼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