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韵

 憨痴呆 2017-07-18

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它区别于其他体系,最大的特点有四:以木结构体系为主,斗栱,特异的外部轮廓,雕梁画栋。

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韵

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同时,木结构也有很多缺点,比如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

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韵

古人为什么要雕梁画栋?就跟木结构的特点有关。

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韵

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彩画图集》的序言中,这样说到:“最初是为了实用,为了适应木结构上防腐防蠹的实际需要,普遍地用矿物原料的丹或朱,以及黑漆桐油等涂料敷饰在木结构上;后来逐渐和美术上的要求统一起来,变得复杂丰富,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特有的一种方法”。

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韵

林徽因说得很清楚,原先给梁枋上油漆,只是为了保护木头,防腐防蠹。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既然要上油漆,何不画些画?画着画着,就忘乎所以了,几乎想啥画啥。但中国古代,即使现在,对梁枋都是很重视的呀,由着工匠的性子乱涂乱画,成何体统,于是,就有好事者,出来定规矩,什么可以画,什么,不能画。慢慢的,就形成一系列约定俗成的,建筑装饰画的“行为准则”。

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韵

进而,油漆和彩画,也出现了明确分工,至明清时期,官式做法已有“油作”与“画作”之分,凡用于保护构件的油灰地仗、油皮,及相关的涂料刷饰,被统称为“油饰”,而用于装饰建筑的各种绘画、图案线条、色彩被统称为“彩画”。保护木头是“油作”的事,而赏心悦目,是“画作”的事。

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韵

在地域分布上,慢慢的也开始有了变化。

总体而言,南方建筑,偏重于雕梁,木梁上整个雕绘戏文、图案等。

在漫长的中华建筑史中,雀替,是一种成熟较晚的构件和制式。明代出现早期资产阶级萌芽,清代又出现“康、雍、乾”盛世,大户人家,纷纷在祖籍故地,大兴土木,建造豪宅,粉墙黛瓦,雕梁刻栋,不惜工本地把财富,充分体现在房屋建筑上。而“雀替”恰恰是一座民宅中一个非常注目、象征财富的标志性木雕构件。

(雀替)

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韵

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韵

雀替,开始从纯粹力学上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的载体,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以一种生动的形式,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由方形,变成有趣而更为丰富、更自由的多边形。于是,雀替开始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

北方,侧重于画栋,表面用颜色涂绘彩画,作为装饰的主要手段之一。

梁枋上的彩画,看似乱七八糟一片,其实,在布局上,是有明确划分的。主要分为枋心、藻头、箍头。梁枋的中间一段,叫枋心,左右两端叫箍头,二者之间的,叫藻头。

在梁枋上作画,叫做画栋。画栋的题材、内容,与雕梁相似,主要有文人画、锦纹图案、吉祥寓意图案等。

文人画,包括有故事情节的人物画,绚烂多姿的花鸟画,富有文人情趣的水墨竹石,山水画,富有田园趣味的花果鱼虫,带有野情野趣的败荷凫雁,追求画面意境。再一种是工笔重彩画,如于斐安的花鸟,乾隆时袁越的界画。但这些画,不是对着原作,照搬照画,而是取其精华,去掉不适于在房梁上彩画表现的部分。

中国建筑彩画,有着与壁画、雕塑不同的表现技法,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丰富了我国的绘画遗产,它受多方面艺术影响,是独立的、风格奇异的、中国固有的建筑装饰艺术。

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韵

从工艺上来说,中国古建彩画的独到之处,就是通过调动色彩方面不同材质的精华,来营造一个美的意境。比如彩画使用颜料的组成,基本是颜料,加水胶,涂饰以后,彩画工叫胶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水粉效果。水粉效果表面是不发光的,但是在没有光泽的颜色底子上面,往往又添加一些亮度很高的金箔,通过这个反差,来追求一种有光与无光、有亮与没亮的装饰意境。

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韵

为什么南方多雕梁,北方多画栋?为什么北方彩画比南方丰富呢?

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韵

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南北文化素养,存在差异。南方文人多,读书人多,他们追求颜色不炽烈、色彩不鲜艳,于是就把建筑装饰,转向了建筑雕饰,砖雕、木雕、石雕。即便有了彩画,象苏州地方彩画、浙江彩画,颜色一般比北方彩画,要淡雅得多,纹式也纤细,不是那种大红、大绿、龙、凤纹样。大都以各种编织的锦纹、写生的花鸟为主的装饰。

雕梁画栋:中国古建的独特风韵

总而言之,雕梁与画栋,都是我国传承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代表着我们民族的审美情趣,蕴含着深厚的文史知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雕刻和漆绘的故事和更多中国文化传承,可以通过文化共享工程·中国文化网络电视手机app、互动播出终端观看精彩视频。

观 看 指 南

中国文化网络电视手机APP

中国文化网络电视首页→【文化广角】→【特色文化】→【指尖上的传承】→【金漆木雕】

中国文化网络电视互动播出终端

中国文化网络电视首页→【文化广角】→【特色文化】→【指尖上的传承】→【金漆木雕】

推荐阅读:

视界 | 中国老街:摇醒城市记忆,承载岁月变迁

视界 | 没有相机也没有朋友圈,古人如何形象地记录生活?

视界 | 别让性格左右了你的命运!破除性格障碍,拾取幸福密码,从了解自己的性格开始

视界 | 舞尽桃花扇底风,空谷幽兰作昆腔

视界 | 送你一套史上最嘚瑟最幸福的减肥秘诀—连吃带喝法

视界 | 春天来了,你的身体准备好了么?

视界 | 做个考证派的追剧党,从清宫剧中看满族服饰文化

视界 | 常坐办公室,腰酸背痛?这套办公室瑜伽可帮你解决

视界 | 随吴蓬学水墨:春意融融季,画梅正当时

视界 | 电影鉴赏指南—《电影藏密》:教你读懂光影世界里的真实人生

视界 | 教你一项新技能—学写甲骨文

视界 | 华县皮影:一口道尽千古事 双手对舞百万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