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节 人性管理,成就盛世(5)

 liuhuirong 2017-07-18
贞观十三午,礼部尚书王硅上奏:按照礼法,三品以上官员在路上遇到亲王,不应该下马,现在都下马,违背了礼法。

  太宗说:“你们想抬高自己而贬低我儿子吗?”

  魏征说:魏晋以来,亲王在三公之下,现在三品和六部九卿给亲王下马,这是不适当的,旧时的礼法没有这样的先例,现在的礼法也无规定。

  太宗说:太子是准备继承皇位的,假若没有太子,就要按同母弟依次立为太子。按这种推断,你们不能轻视我的儿子。

  魏征说:“商朝有兄死传弟的事,自周朝以来,太子必立长子,以断绝庶子非分之想,堵塞祸乱根源。治理国家的人对此要十分谨慎。”

  太宗准奏,三品以上官员见亲王不再下马。

  贞观十四年,太宗对礼官说:“同住在一起的人死了,还要为他穿缌麻,而叔嫂间却没有丧服,舅父和姨妈,亲疏差不多,丧服却不同,都不合礼法,其余有亲情而丧服轻的,也要上报。”

   就在这个月内,尚书八座和礼官研究后上奏:“礼是用来判疑惑、定迟疑、辨异同、明是非的,不是从天上来的,不是从地上生的,是人的感情决定的。人们的关 系首先在于九族和睦,九族和睦要从最亲的人开始,由近及远,亲属因有亲疏而有差别,丧事的礼数就要依次减少。舅舅和姨妈,虽然是同辈,但是从母亲份上看, 舅是母本家,姨妈是外姓亲戚,姨妈不在母族之中。现舅丧服三月,姨五月,失掉了根本,应调整。曾祖父母,旧服丧三月增为五月,嫡子妇、旧丧服九个月,增加 为一年,其他子妇,旧服五个月,请增为九个月,嫂和小叔,过去无丧服,现服五个月,给弟弟的妻子和丈夫的哥哥服五个月,舅舅增加和姨妈一样,服五个月。”

   贞观十四年十二月,太宗对大臣们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按习惯是以生日为愉乐的日子,我却在思念父母,我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想侍奉父母,永远得不到。 子路怀着不能为父母居丧的遗恨,实在有道理。《诗经》上说:‘哀我父母,生我勤劳。’怎么能在父母痛苦的日子里高兴呢:这太违背礼法了。”太宗的这种观点 与传统的习俗不太一样。但他的这种提法确实新颖别致。

  太宗用礼仪来影响人们的行为活动,协调人和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使人民在自然而然中接受一种有利于上层阶级的思想,接受被统治的现状,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

  唐太宗即位之后,及时调整了统治方向,由武德年间的重武轻文改变为偃武修文,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因而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盛世景象——贞观之治,这显然应归功于唐太宗超人一筹的势算谋略——以武拨乱,以文治国。这对当今社会其实也是一种有益的历史经验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