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分辨识体质

 循天园 2017-07-18

一、认识体质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论是在体态、外貌、声言、性格方面,还是在抗病能力、承受能力、适应能力方面都各不相同。有的人身材高大,有的人身材瘦小;有的人皮肤细腻光滑,有的人皮肤粗糙;有的人头发黑亮浓密,有的人头发枯黄稀少;有的人外向爽朗,有的人内向沉静;天气骤然变化,有的人感冒了,有的人几乎不受影响;同样的药物,有的人吃了就见效,有的人吃了毫无效果;同样的麻辣烫,有的人吃得不亦乐乎,有的人吃完就出现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实际上是由我们的体质所决定的。

所谓体质,就是指身体的基本素质,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体质主要反映了生命活动的差异性或特殊性。

1.如何辨识体质

人的体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演变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年龄段,体质有其不同的特点(表1-1)。

表1-1 不同年龄段体质特点

img2

辨别体质,还需特别考虑个体的性别差异。中医学认为男性以“精气”为根,女性以“血”为本(表1-2)。

表1-2 不同性别体质特点

img3

人的体质还存在着虚实、寒热的差异,不论是人的体力、耐力和意志力,还是脏腑功能,都有强弱、虚实、寒热的不同(表1-3)。

表1-3 虚、实、寒、热体质表现

img4

此外,辨别体质还要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职业、生活习惯的影响。所居住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体质各异,我国东部地区地处沿海一带,气候湿热,因此湿热体质者较多;南部地区气候炎热,雨水偏多,故而湿热体质和血瘀体质者较多;西部地区处于内陆,气候干燥,气虚体质和阴虚体质者较多,阳虚体质较少;北部地区四季分明,东北地区相对干燥寒冷,多见气虚体质和阳虚体质者,华北地区相对温热湿润,多见湿热体质者。不同的职业背景对体质也有重要影响,脑力劳动者易形成血瘀体质,体力劳动者易形成气虚体质。调查表明,无职业者多为气虚体质或气郁体质,农业劳动者多为气虚体质,工人多为阳虚体质,学生多为阴虚体质、湿热体质或气郁体质,领导干部多见痰湿体质,商业、服务人员多见湿热体质,公务员多见血瘀体质。生活习惯也可以导致体质出现一定程度的偏颇,生活安逸、养尊处优的人,易形成痰湿体质;嗜食肥甘厚味,经常饮酒的人多见痰湿体质或湿热体质。

2.如何增强体质

体质的强弱是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来决定的。我们不能改变秉承于父母的先天因素,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后天条件来弥补先天,增强体质。后天条件包括我们日常生活所涉及的饮食、情志、运动、起居习惯、居住环境、药物等方方面面。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后天条件、增强体质呢?

第一,合理选择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二,调畅情志,缓解压力。

第三,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的运动方式与方法。

第四,起居有常,劳逸适度,衣着顺时适体。

第五,谨慎用药,不盲目进补。

第六,做好小儿期、青春期、妇女产后、更年期、大病后等关键时期的保养。

二、体质分类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9日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其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其中除平和质属正常外,其他八种均属病理性体质(表2-1)。

表2-1 体质的特征

img5

续表

img6

鉴定体质的方法

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使用王琦编制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表》,可以方便、快捷地鉴定体质的类别。

(1)具体方法

回答《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表》中的全部问题,每一个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据标准判定体质类型。

原始分采用简单求和法计算,即原始分值等于各个条目分值相加。

转化分值范围为0~100分。计算公式为:转化分=[(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100。

(2)判定标准

平和质的判定: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他八种偏颇体质转化分均<30分时,判定为“是”;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他八种偏颇体质转化分均在30~39分时,判定为“基本是”;否则判定为“否”。

病理性体质的判定:病理性体质转化分≥40分,判定为“是”;30~39分,判定为“基本是”;<30分,判定为“否”。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表》见表2-2。

表2-2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表

按语:请您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真实回答以下问题。

img7

续表

img8

续表

img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