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花源记》当年为背诵难哭的文章,这次改编成了动画,美哭了。

 昵称903511 2017-07-18


如果有一块令人羡慕的天地,中国人会称之为“桃花源”。


还记得在课堂上初读这篇课文,就已经心神向往。


今天要说的这个国产短片,可能已经无限接近你我心中的“桃花源”。


《桃花源记》



豆瓣评分8.1。



原文作者更是耳熟能详,田园诗界的扛把子。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东晋诗人——陶渊明。



之所以说这个影片改编的好,是因为影片的画风是这个样子的。


水墨画风格的群山江水。



还有融合了国画散点透视的长处,加以现代手法的细腻渲染。


华丽且富有历史的厚重感。


这就是国画的魅力,含蓄写意。


可以美如仙境的呈现在你眼前,同时又不木讷呆板。


保留你的“一想之美”,丝毫不会影响你对桃源的想象。



短片汲取了中国皮影的人物特点,水墨画形式的背景风格。


中国传统皮影


影片剧照


配之古筝,竹笛,笙等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


让观众大呼美轮美奂。


影片尊重原文,在原文的基础上,在结尾加入了自己的情感。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节选


魏晋年代,武陵渔人在江上捕鱼。


因为繁重的苛捐杂税,与一网一网的一无所获,可以看出渔人是怎样的心情。



正如画面的整体色调,愤懑压抑。


这里加入了一笔神奇的色彩,好不容易捕获一条小鱼,但因太小,善良的渔人决定把它放生。



与周遭环境明显不搭的小鱼,一看就不是一般货色。



小鱼可能是为了报恩,推着他的船一路顺流急下。



因为有了与众不同的小鱼,所以遇见从未有过的桃花林也就变的顺理成章了。


这里可能借鉴了俄国童话《渔夫与金鱼》。


但我不要三个愿望,如果可以,这一个就足以。


桃树青山,白雾绿水。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伴着溪水潺潺。



微风吹过,桃树摇曳,花瓣轻柔飞舞。


顺着清风,缓缓落在河塘里。



渔人为眼前的美景所惊叹,顺着山洞,想要桃林的尽头会有什么。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节选


山洞里前行,音乐突然加上了密集的鼓点,给人以紧张压抑的气氛。


伴着渔人从山洞里跌跌撞撞的爬出来。



加上在山洞出口,向外眺望的音乐静止。


突然展现在眼前的美景,与同时出现的竹笛声,给人以心头一震。



增添了美景的震撼力与感染力。


嗯,不错,这就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妇人结伴在溪水旁洗衣梳洗。


顽童在青牛背上度过自己愉快悠闲的美好时光。



人们在悠然耕田劳作。


渔人与猎户们也都说笑间满载而归。



黄发小儿,鹤发老叟,在欢快的音乐中嬉戏玩闹。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节选


老叟看见了渔人,以礼答之。


简言问了外面的情况,与此处所不同的是,外面早已多次的更换朝代。



就像桃源的花落花开。


桃源依旧以最初的面貌存在百年。



这里没有压迫,没有交不完的赋税。


牛羊肥美,稻谷金黄,村人好客,热情款待。


因为把你当客,所以热情款待。


客是不会留下来的,文中也从未出现过让他留下之意。



渔人想把家里整顿好,来到这里就再也不走了。


老人在他临行前,嘱咐他,不要向外人提及这里。


老人也没有挽留他,仿佛一开始就知道他只是过客。


有时我会想,渔人也许是不可能留下的,因为他是外面世界的人。



渔人满口答应,临出山洞时问了一句。


我还能再来吗?


回复他的,只有片片桃花瓣,缓缓清溪水。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及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渔人处处做标记,为了能找到回来的路。



正如开头时一样,渔人违背了对老人的诺言。


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太守。


带着太守的部下搜寻出来时所做的标记,未果。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文人刘子骥救下了快被太守打死的渔人。


渔人再次向他提及桃花源。



他表示愿意相信,并要一起寻找。



二人在武陵江水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秋冬夏。



在文人临终前问渔人,你是不是在骗我?根本没有桃花源。



这时的渔人也在怀疑自己。


自那之后,再也没有人提起这件事。


依旧过着被奴役的沉重生活。(请注意手里的鱼。)



影片以皮影为主要创作元素,这让我们可以想起了80年代的经典动画《渔童》。


《渔童》剧照


广为传唱的好故事,标志性的中国元素,还有至今回荡在耳旁的渔童钓鱼时所唱的歌谣。


都让人印象深刻。


近些年来,国产动画优秀作品频出,这是值得欣喜的。


但是与其去绞尽脑汁的去追赶。


不管是日漫界的丰碑人物——宫崎骏。



还是美国“凡他出品,必是精品”的——迪士尼。



想要追上他们,有他们一样的影响力,十年二十年都是不可能的,与其那样不如潜下心来,好好的做自己。


中国五千年历史,数不尽了好故事,音乐绘画都有在艺术之林里别具一格。


也有很多人觉得,这部影片只是做了翻新,不足挂齿。




但是,传统文化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一部分不好的的确应该被废除。


但是还有一个词,叫传承。


绝大部分的精华,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接力。


等到外国友人都来争相模仿中国动画时,那才是国漫真正的崛起。




影片在这里做了一个后续,是传承之后的发展,我认为是不错的。


渔人望着早已破败不堪的家,握着从那里带出来的桃胡埋于地下。


准备将这个故事带进坟墓。



突然两只桃林里的黄莺结伴飞至。




先是粉红的桃瓣满地。



接着一颗正值花期的桃树,出现在了渔人面前。


渔人欢喜雀跃。



我想他不会再告诉任何人了吧。


有人说,渔人可能就是作者本人,只有归隐田园的他,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见过文中的桃花源。


也许是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正是有了桃源人的心境,才可以遇见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我是相信有桃源的。


那所真正的桃源,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后的那一方净土。


那一方“不足以外人道也”的精神家园。


那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厂长给你汁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