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在关注孩子的感受,还是行为?

 jinpufan 2017-07-18


当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时,

你就没有看见孩子;

当你关注孩子行为后面的意图时,

你就开始看孩子了;

当你洞悉孩子意图背后的需要和感受时,

你就真的看见孩子了。

透过你的心看见了孩子的心,

这是你的生命和孩子生命的相遇,

爱就发生了,

并开始在生命中流动,和谐而暖人!

这就是真爱你的孩子。


当你只关注自己的行为时,

你就没有看见自己;

当你思考自己行为后面的意图时,

你就开始看自己了;

当你洞见自己意图背面的需要和感受时,

你才真的看见自己了。

透过内心懂得了自己的心灵,

这是你的生命第二次苏醒,

爱自然就发生了,

并开始在生命中流动,平静而祥和!

这时才真的懂得如何爱自己。 

如何去爱别人。

(修改于网络)

父母课堂

还记得,去年如火如荼的各式网络父母课堂吗?

一夜间,微信群风生水起,机构的、个人的微信分享、网络课堂,如雨后春笋,应接不暇。

妈妈们一下子变得没有时间看完微信群的留言,身边有的朋友未读留言总是停留在4000以上。 手机越来越慢,只好每天删除未读的留言,要知道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

时过境迁,这样的网络课堂,你是否越来越不感兴趣了?


一开始,我也听过很多这样的课堂。而且听到了很多一字不差的重复内容,发现大多数是在讲某本书,甚至就是为了推销某本书。

如同,我们日渐诟病的旧教育,拿着一份逻辑精美的教学大纲,准备让每个人都掌握同样的知识和流程方法。


这是工业的思维,觉得用户如同一台台标准化的电脑,只要写入相应的程序,就可以达到预期的功能。

商业喜欢这样的模式,因为这份程序代码,可以快速的复制。

这样的讲授者,可以通过标准化的快速培养,讲那些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搞明白的“金科玉律”。

关于“人”的教育,都有随机性

在做幼儿园老师培训的时候,我经常重复一句话“育人者,不育书。”

真正关于人的教育,不是以刻板的书本为核心的,并非将书中的东西想办法放入孩子的头脑中。

我们要看到的是孩子,每一个都不相同。

真正的育人,是跟随对方以往的经验和当下的体验,启发思考,在寻找答案的同时,也得到寻找答案的方法。

 对面的“人”以往的经验不同,在当下的体验也并非一样,所以我在其中的那一刻也绝不相同。

于是,同样的一份课件,这次讲与下次讲,差别很大。

 如果这个过程称之为“讲演”,这其中充满了随机性,是人与人的互动共同产生的一次交流。于是,听的人才能在其中,而有所思,有所得。

父母课堂,需要两个世界的相通

我们习惯在自己的世界中,轻车熟路,这是天经地义的,却总是与他人产生误解,所以沟通成为一门被称为艺术的学问。

孩子们习惯在他们的世界中,天性单纯、稚美可爱。也成为被成人误解最多的个体,这是孩子们天生的弱势,懂得不多,能说的也不多。

 

这其中的误解,让亲子关系成为我们很多朋友心困的话题。

面对我们眼前的问题,我们急于找结果,求方法,而忘了看懂孩子。恰恰只有看懂孩子,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比如,这样的情景

餐厅里一个大约2岁的孩子追着小哥哥,自娱自乐的在父母的周围跑来跑去,嘴里还哼着儿歌,吸引着周围人的目光。

妈妈跟朋友聊着天,不时的看一眼孩子。

过了一会,孩子的声音越来越大,跑步的速度越来越快。妈妈看着孩子说“别瞎跑了,听话。”

小童立刻站住,认真的看着妈妈。

妈妈见孩子停下来,继续跟朋友聊天。

过了一会,小童又开始追逐打闹起来。

妈妈再次说“宝宝,妈妈喜欢听话的孩子,乖。”

小童听见妈妈喊自己的名字,再次停下来,看着妈妈。

妈妈继续跟朋友聊天。

又过了一会,小童又开心的玩起来。

妈妈有些急躁了,“别闹了,听话!”

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这位妈妈看到了孩子的行为,看到孩子的感受和期待了吗?

从孩子的视角去看,成人聊天的时候,孩子需要什么?而当我们希望孩子改变行为的时候,那句“听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看来,这个孩子是前两次都停下来,准备“听”妈妈说话,而且妈妈关注到自己,他很期待。

妈妈看孩子停下来,就达到了目的,开始做自己的事情。

几次反复之后,孩子有些搞不懂状况了,迷茫而又委屈。

而当妈妈的情绪出来的时候,孩子也就不知所措的哭了。

看见

再如,孩子为什么总是做一些引起父母责骂的事情,乐此不疲。?

我们面对这些困境,又该如何去解决?

别急,只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就会懂得孩子的感受和期待,从这个感受出发,自然不难找到如何去做的方法。

一堂好的父母课堂,离不开这样的启发和思考,我们的互动才是重点。

懂孩子,爱孩子,才能更好的引导他。

了解孩子,也是了解我们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什么,我们自己也并不清楚。

我们身体所需,很明确。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

我们的心理呢?

我们在渴求的是什么呢?

 

孩子都很清楚,按照父母的想法做,父母就会高兴,会喜欢自己。

孩子都不希望父母生气,讨厌自己,但是明明知道这样做,父母会生气,为什么还是要做呢?除了让父母喜欢,孩子的心里还渴望得到的是什么?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潮,能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我们的记忆中,那些亲子的回忆,又能给我们哪些新的启迪?

我们和孩子一生所需的心理营养,就在我们熟悉的记忆和感受里,我们一起来思考。

 育儿,实则育己。 父母课堂等你来。

时间:6月17日 上午9:30-11:00

地址:中北大道假日风景

主办:蓝山BBE、悦扬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