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有一个地方,蕴藏着汉族传统民居的瑰宝,现成世界级宝物

 昵称VChmUhmv 2017-07-18

中国有一个地方,蕴藏着汉族传统民居的瑰宝,现成世界级宝物

土楼

土楼,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根据《现代汉浯词典》的解释,所谓"楼",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子"。

据此,一层的房子,即使以生土墙承重、以木料作为柱梁等构架,也不能称为土楼,只能称为土屋。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汉族传统民居的瑰宝。 土楼是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居民建筑。

中国有一个地方,蕴藏着汉族传统民居的瑰宝,现成世界级宝物

土楼

它们是几次中国乃至东亚历史动荡和民众大迁徙的产物。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楼。 土楼已被严格确认的福建土楼建筑有3000余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永定县、福建省漳州南靖县和华安县,其中又以客家土楼为代表。

土楼的兴建高潮是在中国动乱与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迁移之际。这些时期包含唐末黄巢之乱、南宋政权南移与明末清初。直至17世纪之后,不但让客家人最后定居于中国东南沿海,也让土楼分布地点以中国闽粤地区为大宗。出于抵御山林野兽、强盗的需要,并体现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乃建造此种形式特殊的建筑的。

中国有一个地方,蕴藏着汉族传统民居的瑰宝,现成世界级宝物

土楼

19世纪晚期,海外文化影响在部分土楼建造中得到了一定的反映,一些土楼内出现了中西融合的建筑形式与装饰。福建土楼达到了鼎盛阶段。以五实楼、奎聚楼、永隆昌楼、裕隆楼、福裕楼、环极楼、遗经楼、富紫楼、衍香楼、裕德楼、业兴楼、振成楼、振福楼、永康楼、侨福楼、善庆楼、福盛楼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土楼,是永定客家土楼在全盛阶段的杰出代表。

这些土楼表现出在公元17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数百年间,不仅规模空前庞大、结构越来越合理、功能越来越齐全、装饰越来越讲究,而且建筑风格、种类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的历史进程,是永定客家土楼在全盛阶段的杰出代表。

中国有一个地方,蕴藏着汉族传统民居的瑰宝,现成世界级宝物

福建土楼

永定县是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分布区,现有土楼2300多座,占福建土楼70%以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六群四楼”中,永定占了“三群两楼”。全县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撼人心。2010年4月,永定县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拥有“福建土楼”最多的县:该县现存“福建土楼”2300座,遍布各个乡镇、村落,其中圈数最多、建筑规模最大的为承启楼;最高的为永隆昌楼;最古老的为龙安寨(始建于唐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