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临床医学研究所,是卫生部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之一,也是最早承担干部保健和外宾医疗的医院之一。但你知道北京协和医院的前身是什么吗?它的原址是一所王府,你会相信吗? 第一代豫亲王多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多铎久经沙场,南征北战,为清王朝的建立立下大功,是清朝初封八大铁帽子王之一,顺治元年(1644)晋封为亲王。豫亲王家族共袭13个王,经历了275年。豫亲王府的最后一代豫亲王称懋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袭封赐宅府。据1926年版邓之诚撰写的《骨董琐记》记载:到懋林亲王时已是家道败落,1916年王府卖给美国人,1921年拆王府盖起了今天看到的协和医院。现在除了南门外的一对古石狮,豫亲王府已片瓦无存。 洛克菲勒 随着清王朝的倒台,豫亲王的铁帽子爵位也走到了尽头,为了维持家族庞大的开销,1916年末,有近300年历史的豫王府,不得不卖给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美国人拆除了王府全部建筑,请中美两国的专家设计,修造了中西合璧的协和医学院及附属医院。 老协和医学院的占地面积和建筑规模显然太小,不能适应中国医学委员会计划发展的学校的要求。因此,洛克菲勒基金会很快便以12万5千美元的价格另外购买了老协和医学院附近的豫亲王的地产。北京协和医学院不久便被人称为“豫王府”。 王府 据说拆除豫王府的时候,曾经挖出大量历代豫亲王藏于地下应急用的金银财宝,协和医院也正是用了这些大量的财宝,购置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型综合医院。豫亲王府除去门口的两个卧狮、老豫亲王府府门外摆设外,已无其他遗迹可寻,但值得一说的是,现存的这对卧狮是北京清代所有王府门前唯一一对卧狮。 北京协和医院在《2007全国医院排名》中综合排名名列第一,神经内科排名名列第五,心血管病科排名名列第三,耳鼻喉科排名名列第二,眼科排名名列第二,妇产科排名名列第一,口腔科排名名列第六,消化内科排名名列第三,呼吸内科排名名列第三,内分泌科排名名列第一。 老北京 “严谨、求精、勤奋、奉献”协和精神是协和的核心价值观,是协和医院文化精髓。协和文化以崇尚科学、崇尚知识、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为其思想内核,又具有深厚的人文特征,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戒浮躁,重视口碑效应。具体体现在协和人身上就是科学严谨的作风、浓厚的人文传统与学术的包容性。正如董炳琨老院长所说,协和精神,追求其渊源,则是两大主意识流汇合的结晶。一是忠于科学的事业精神,一是忠于人民的奉献精神。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无韵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