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刀郎越隐越红?

 听涛小主 2017-07-18

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让刀郎一夜爆红,面对面采访了刀郎。自那次采访后,刀郎便远离了公众视线。这七年,关于刀郎的传闻此起彼伏...他为什么突然消失?“我对成名准备不足,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因为大家光看到贼娃子吃肉了,没看到贼娃子挨揍的时候。”他这些年在做什么?“这几年我一直都在新疆做音乐,我耐得住寂寞。”但是在这之后,刀郎却渐渐隐退到了 幕后,那时媒体消费刀郎,关注着他许多出名前经历的事,有人说他偷歌坐牢,有人关注他的感情,这让作为一个只热爱音乐的人,一时之间实在难以适应。前面说他偷歌坐牢,这件事必须得说。《披着羊皮的狼》这首歌是刀郎作词作曲,那时他刚加入环球唱片,成为谭咏麟的师弟,两人惺惺相惜,刀郎为了师兄谭咏麟,将本想作为自己专辑主打歌的歌曲《披着羊皮的狼》慷慨相赠,让谭咏麟收录在了专辑中。而后来刀郎出自己的专辑也收录了这首歌,于是有人先入为主的以为,这首歌曲是刀郎盗取谭咏麟的,但其实两人是好友,只是刀郎没有那么有名,就被无知的人以讹传讹。加之那时他出的是新疆民乐,有些人觉得他不是新疆人,凭什么成为新疆人的音乐代表,于是在种种压力下,刀郎没有立即展开巡演和继续活动,反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将自己“隐藏”了起来。现在的刀郎,完全退居幕后,也许现在的状态才是最适合他的。不用面对媒体的狂轰滥炸,只安心做音乐。我们也祝福他,能够带来更多纯粹的好歌曲!

  刀郎在2004年创造了刀郎奇迹,这可以说是内陆歌坛独一无二的成功。就像刀郎成功是个谜一样,刀郎奇迹迅速消失也是一个谜。为什么当年刀郎在大热的情况之下,该出手时不出手,而在过了最佳时机六七年之后反而开始巡演呢?刀郎的解释让我们了解到了当时一般人所无法了解到的特殊性。刀郎说,当《2002年的第一场雪》走红之后,在新疆有一种独特的压力。在一些人眼中,你既不是新疆人,也不是土生土长在新疆,你凭什么成了新疆音乐的代表。特别是王洛宾的前车之鉴让刀郎不得不谨慎。王洛宾大量整理、传播新疆音乐,开始,还是王洛宾整理、改编,之后就有很多混乱,变成了王洛宾创作,这使一些人感到不满,认为这是一种“歌贼”行为。刀郎的朋友力劝刀郎不要被人们称为“王洛宾第二”。刀郎本身就对出名不感兴趣,再加上不善也不爱解释,于是就以一种拒绝所有活动,断绝所有采访的方式进行冷处理。刀郎说,怎么红不知道,但怎么不红还是可以办到的。事实上,刀郎也不是新疆人,完全可以到北京发展,而大红大紫之后不去北京的大体也就是刀郎。刀郎认为,新疆有独特的气场,你不仅要听音乐,你还要感受歌手表演的情绪、氛围。你不仅要听他唱什么,还要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唱,他们的生活观念、行为观念。刀郎说,如果你不进行了解,变成真正自己的创作,只是用录音机录下来变成自己的作品,那的确应该说是剽窃。刀郎的音乐被称为“菜市场”音乐,刀郎一点也不想反击,他认为也挺好。刀郎有一种很开放的心态,他用吃菜解释了自己的音乐观。刀郎说,一开始作为四川人的他,什么都要辣,去吃广东海鲜也要加辣酱。之后,他开始改变,他们开始去了解为什么上海人吃三黄鸡,为什么新疆人吃手抓肉,为什么广东人吃得很清淡。音乐也是如此,你要先将自己的成见抛开,学习音乐要有开放的心态。刀郎说,音乐没有好坏,只是你有没有愿意欣赏它的耳朵,就像你爱一个女人,她有什么缺点并不重要。刀郎对自己的音乐是这样解释的:现在的流行音乐是一种港台价值观,人们缺少一种本土的文化认同,人们需要一种自己习惯的,可以放松的情绪表达,需要一种安全的根源的音乐。音乐即使再糙再烂,只要有情,有真就好。

  刀郎本来就不属于流行音乐这个世界,他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流行歌手,他从开始搞音乐时就是键盘手,音乐制作人,在成都和廖健他们组织乐队时,廖健是主唱,在海南也是键盘手,就因为这个,他失去了他从十六七岁就爱上的前妻,后来在新疆,他也主要从事音乐制作工作,成名之前就曾获得过'五个一工程奖',只是在录制《大漠情歌》时,发现他的烟嗓演绎出来却有独特的穿透力,他的成名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就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突然爆红,但这时的刀郎仍然主要以音乐制作人的身份存在,随着阿伦演唱的《披着羊皮的狼》横扫华语乐坛,刀郎才慢慢被推上前台,所以刀郎的歌手身份有些被名气绑架的成份,他自己也说过有舞台恐惧症,所以在他名气大得能左右自己选择时,他选择的是退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