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荃攻陷天京,十万军民为何无一人投降?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07-18

提起士为知己者死,诸位首先想到的会是谁?


有人可能会想起豫让。豫让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智瑶的门客。公元前475年,因为赵氏拒绝献出封地,智瑶乃联合魏氏、韩氏二家共同征讨赵氏,发动了晋阳之战。公元前453年,赵襄子派人向魏、韩陈说利害,魏氏、韩氏临阵反戈,联合赵氏反攻智氏,智瑶被赵襄子擒杀,头颅被制成酒器,智氏就此衰落。


智瑶死后,豫让为了替智瑶报仇,不惜漆身为癞,吞炭为哑,屡次谋刺赵襄子,但每次都只差临门一脚。最后一次,豫让刺杀未遂,为赵襄子的卫士所捕,罪当处死。临死前,豫让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杀。

在豫让谋刺赵襄子之前,有人曾劝豫让说,智瑶已死,智家已灭,你何苦要这样做呢?

豫让说:“夫国士畜我者,我亦国士事之。”又说:“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

豫让为主报仇,被视为义士,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典型人物。西汉初年的义士贯高,其行为有点类似于豫让。


公元前200年,即汉高祖七年,刘邦路过外黄,住在赵王张敖家中。张敖是刘邦的女婿,所以对刘邦执子婿之礼,甚恭。不料,张敖这么做,不仅得不到刘邦的欢心,反而遭到刘邦辱骂。

赵国国相贯高等人认为刘邦对张敖傲慢无礼,欺人太甚,于是便瞒着张敖,私自图谋刺杀刘邦,为张敖出气。结果刺杀未遂,被告而事发。参与刺杀刘邦行动的人都认为自身罪责难逃,纷纷准备自杀。

贯高阻止他们说:“如今这事,大王确实没有参予,却要一块被逮捕;你们都死了,谁替大王辩白没有反叛之意呢!”于是,贯高等人都被逮捕了。


廷尉严刑拷打,把贯高虐得体无完肤,要他承认赵王张敖也参与了刺杀刘邦的图谋,但贯高始终只有一句话:“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予,赵王确实不知。” 除此之外再无二话。

后来经过多方查实,真相大白,刘邦赦免了赵王张敖。对于贯高的义气,刘邦很是欣赏,也赦免了他,还特地派人去告知贯高,赵王已无罪释放。贯高得知赵王张敖无罪,这才咬舌自尽。

豫让、贯高都是义士,但他们的行为相较于田横的那五百门客,在场面上似乎还不够震撼人心。


田横是秦汉时期的齐国人,一生抗暴秦、反项羽、称齐王……也曾做过许多轰轰烈烈的大事。刘邦统一天下后,田横率领自己的门客躲到海岛去,但刘邦仍然不放心,一再要求田横必须到朝廷报到,否则就要出兵攻打。

田横无奈,于公元前202年带着两名门客前往洛阳。在距离洛阳只有三十里某处驿站,田横下车沐浴后,割断脖子,自杀而死。他的两个门客把田横的头颅割下,送给刘邦。


刘邦既震惊又钦佩,准备留那两个门客在朝为官,不料那两个门客在埋葬田横后,便在墓旁自杀了。留在孤岛上的那五百门客,听到田横自杀的消息,也全部自杀。

田横与五百门客的自杀,震撼了无数人的心。司马迁就曾饱含深情地感叹道:“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山东沿海有个小岛,名叫田横岛,就是为了纪念田横及其门客而特意命名的。

不过,要说中国历史上最震撼人心的忠义行为,当属太平天国天京陷落时所发生的一幕。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十六岁的幼主洪天贵福即位。7月19日,湘军挖地道用火药炸塌天京城墙,冲入城内。李秀成把自己的骏马赠给幼主洪天贵福,掩护其突围出城,后又督兵与湘军巷战三天三夜,力尽被擒,天京陷落。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杰出的将领,有国士之风,智勇过人,且有大度,知人善任,仁爱驭下,关心百姓疾苦,深得军民之心。之前,李秀成退出苏州,苏州民众莫不痛哭流涕;现在,天京陷落,城中十余万军民感念李秀成之恩情,竟也无一人向湘军投降。

梁启超先生在《李鸿章传》中提及此事,赞叹说:“金陵城中十余万人,无一降着,以视田横之客五百人,其志同,其事同,而魄力之大,又百倍之,此有史以来战争之结局所未曾有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