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知一课140丨冬吴相对论 342:成为一个不多余的人(下)

 盛_王_朝 2017-07-18

一、基本信息

1.栏目:冬吴相对论

2.标题:342:成为一个不多余的人(下)

 

二、精彩语句

1. 我们说的专业主义啊,它其实是一种深度的专业主义,它不是一个浅层面的专业主义。啊,譬如说,你当个公务员,不是说你那个样子像公务员,那不叫专业主义。它的魂是什么?你要把握住。或者你的客户、你的服务对象,他真的要的是什么?而这个要的什么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你有某一门比较擅长的东西,别人会忽略你别的东西,是吧?他不像以前他是统一拿一个模子来刻你,用一个筛选标准,你不行,然后一律淘汰。哎,他现在这种筛选机制,它有各种各样的,在这个地方认为是废品的东西,在另外一个地方呢,它还可以用,甚至还用的还很不错,在很多行业都出现这种情况。

2. 在通用能力,就是可以标准化的这种能力之外,你有没有一种个性化的能力,非你不可的,就是只有人能做的事情。比如说一个家庭主妇做饭、洗衣服、拖地等等,这些啊有可能全部外包。但是你能不能做妈妈做的饭,你能不能洗只有妈妈能洗的衣服,能够不是在一个房子里干活,是在一个家里头干活的人,这就是你的核心能力了。

3. 我最近发现这个电视业它一个本质是什么?是实时性和它的那种进展性,这是电视业的本质。

4. 就实时嘛,现场直播,比如说电视开机率都很低啊,在北京都低于30了。但是在去年奥运会的时候它又上升了很多,原因就是电视这个时候它比网络它有一个优势,或者说网络在这个时候不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出来了,就是实时。我要看这场比赛,只能在这个时间看这个比赛,不可能在别的时间。网络的优势是我可以自由地选择我接收信息的时间,我的时间就是黄金时间。而电视它必须要有黄金时间。

在美国很多电视上报道的事件它都是现场直播性的。比如说美国四年一次的总统选举。体育比赛如果你知道了结果再去看那个比赛的人是很少的。就看录播的人和看直播的人那个数量110都不到。就实时和进展,就每一步我要在第一时间了解这个状况,这个竞争的态势,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网络是没法跟它比的,或者网络的优势发挥不出来。除了总统选举,每个州也有啊,州长的选举,甚至县都有,这个选举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电视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生存空间。第二,是这个美国的体育比赛,它是现场化、实时化,进展性非常强的,你必须要在第一时间了解那个结果的,这样一种内容。它的体育比赛就更多了。最成功的就是这个NBA,它能够把体育比赛变成了一个电视连续剧。再就是什么?再就是这个美剧,用这种方式,它来勾你。我们的电视剧一开始就是先唱五分钟的歌,到后面又唱五分钟的歌,中间它基本上是拿不住你了。美剧没有唱歌的,你发现没有?没有说哪个电视剧先开始唱一首主题歌,片尾曲又来一下。它都是一上来就把前面那一集全情回顾,差不多有5分钟、6分钟,有的甚至到10分钟,这一集才开始。刚好到精彩处的时候,哇,一下停了,然后……它就能勾你一个星期。美剧的播出周期跟中国是不一样的啦。按周播的,美国人难熬死了,是吧?好在它有体育比赛,有其他的东西能够填充他们的那个空虚的生活,所有这些它都是不断地在勾你。

5. 我们说创业是超文本,要不断地发现节点,改变你的公司的方向,做这种快速的微调,企业才不至于被最初你设置定的简单的目标锁定在那儿。我们在职业生涯当中也越来越呈现一个职业的超文本,就是你现在在走走走,突然有一个节点,一岔出去好几个分叉的时候,你沿其中的一条路走下去。起一段时间又可能往下走。但是所有的转折,它背后有一个魂的,要不然你就成了那个浮萍了,是吧?那你就很容易被淘汰。你可能从事了五门职业,我们以前讲过跨界,跨界的本质是能有超越所有边界的一种能力在上头,你才可能跨界,而不是随便地去瞎打乱撞。

6. 前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机,它是让人的力气变得特别大,当然其实是机器了,机器是人的延伸。最早耕地是前面一个人在拉,后面一个人在耕。后来延伸呢就用马、用牛。车也是这样,人力车变成兽力车。但后来由于蒸汽机的出现,导致这个火车……一个火车司机他肯定扛不动多少东西,但是他开个火车,就能拉很多很多的东西。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上是解决这个力气的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福特生产方式的出现,导致了能够更精细地生产,就是很多人在那儿协作,把一个庞大的给东西做出来。以前我们做东西是一个人做一个东西,那个流水线就是很多人做一件东西,能做一件很大的东西,就能做出汽车啊、火车啊、卡车,甚至是航天飞机这样的东西。它是用工艺管理流程,用这个方式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但不管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们的特点就是都是需要人的,尽管是机器和流水线使生产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它都是离不开人的,流水线它需要那么多的人。

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它不一样,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削弱人的重要性。以前机器是人的延伸,后来慢慢变成人只是机器的延伸。越来越就人给机器打下手。过去在流水线上打下手是需要很多人的,我在那个工厂里头看的时候,我就突然产生一种感觉,哦,原来人围着机器转,很多人。现在是机器围着人转了,其实不是围着人转,就是说4台机器人只需要1个人,或者更发达的10台机器人只需要1个人在那儿照料的时候,需要的人真的是很少了。这也是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于中国的一次挑战。

 

三、延伸阅读

1. 《中国应高度重视“第三次工业革命”》

20120820/中国经济网

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并不新鲜,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已经由西方提出。但最近,随着英国《经济学人》杂志4月期的专题讨论,在法兰克福举办的欧洲模具展上三维打印机现场打出锤子,以及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在中国的出版,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了一个热词。

对“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杰里米·里夫金说“工业革命”必须包含“新能源技术的出现、新通讯技术的出现以及新能源和新通讯技术的融合”三大要素,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物联网等不断融合出来的一个数字化制造时代。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简单地将“第三次工业革命”界定为“数字化革命”,关注点是数字化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它将改变制造商品的方式,并改变世界的经济格局,进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认识,目前主要有三种态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只是互联网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两个概念的嫁接,它听上去诱人,实际上是一种忽悠;第二种观点认为目前还难以说新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了,但以“信息和远程通信”为标志的第五次技术革命浪潮和以“纳米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电子”为标志的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是值得重视的;第三种观点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初露曙光,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千万不能再错过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纠结“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本身,可能意义并不大。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西方学者发表对工业革命的观点,提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认为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英格兰用煤冶炼铁矿石和纺织工业机械化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40年代的蒸汽机、铁路和酸性转炉炼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初的电力、化学制品和汽车的发展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开展以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光导纤维、激光和海洋开发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并指出“工业革命的周期一般为50年,开始的15年是萧条期,接着的20年为大量再投资期,其后10年为过渡建设期,结果导致下一个萧条期的出现”。

我国也曾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予过重视,但那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了,198310月上旬的一次国务院会议上,曾热烈的讨论过,时任总理还发表了“世界新的工业革命和我们的对策”的讲话,遗憾的是,并没有将此落到实处,直到我们在奋力追赶的时候,还曾经看过互联网泡沫的笑话。回过头来,看当时西方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观点,似乎并不那么离谱。

其实,在这个方面,教训最为深刻的,应该是日本。在信息技术革命刚刚开始的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不仅在传统制造业上取得对美国的全面胜利,甚至资本夸耀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但1968年成立的英特尔公司、1975年成立的微软公司,一发力,一联手,日本就不但不得不交出了“世界工厂”的宝座,经济还陷入了长期的萧条,直到今天。

如今,中国和当年日本的处境颇有点相似,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债主,中国的制造业超过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美国自然没有闲着,在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用“再工业化”的概念取代了“后工业化”的概念,当时我们的一些经济学家还分析说美国是在开倒车,但美国咬定数字化和新能源三年,成效已经初显,2011109日的《中华工商时报》报道说“美国企业正从中国回迁本土”,201287日《中国工业报》的报道说,最近的一些调查显示,已有近40%的美国企业准备把工厂从中国回迁到美国,欧盟也正制定相关政策准备迎接相关企业回流。企业的回流,并非简单的搬迁,而是运用新的生产技术。

再看当下中国的工业发展境遇,由于中国经历后发发展之后,劳动力成本上去了,土地成本上去了,资源和原材料成本上去了,环境成本上去了,社会福利成本也上去了……制造业外迁几乎成了一种潮流,一方面是现代工业回迁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是传统工业迁往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印度等国家。2009年,耐克关闭了在华的唯一一家鞋类生产工厂,我们并没有给予多少关注,但今年7月,当阿迪达斯宣布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关闭在华唯一自有工厂的消息时,则引起了强烈的舆论反响。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这边似乎风景独好,但我们依赖的是“4万亿的刺激计划”;今年以来,反映工业景气状况的汇丰经理人采购指数我国一直在低位徘徊,直到最近“4万亿2.0版”默默践行开始,汇丰经理人采购指数才回升,但依然在50以下。无论什么样的“4万亿版本”都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这也是很多人忧虑中国经济前景的原因所在。

在中国工业哀鸿遍野的语境下,深圳一家生产无线键盘和鼠标的企业雷柏公司,引进了一批ABB公司的工业机器人,结果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产值增加了两倍多,工人数量则从3000多人下降到1500多人。这也许是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好的现实案例。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界线正变得模糊,个性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的未来工业生产方式越来越清晰,而这种生产方式下,劳动成本将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媒体曾经报道说,一台价格为499美元的第一代苹果iPad平板电脑只包含大约33美元的制造劳动成本,而其中在中国完成的最终组装的成本仅占8美元。在今年3月苹果的代工厂富士康展示的Iphone4S的生产线,电路板都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的,而工人做的主要是装料。装料能不能由机器来完成呢?答案是不言而明的。

也就是说,历史的教训,现实的趋势,当下的萌芽,中国工业的处境,都让我们必须开始未雨绸缪,传统的工业发展思路难以为继,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无论现在热议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最终会否成为真正公认的革命,无论杰里米·里夫金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模式是否真的靠谱,我们都没有了犹豫的空间,必须信其有,并立刻采取对策。而“第三次工业革命”追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我们强调的科学发展观,正是不谋而合。

如何应对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能再迷信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分工,要有布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动意识、创新意识、超越意识,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不断地在政治、社会与经济各层面上进行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参与新工业革命所需的宽松发展环境”,要下决心自主研发核心和关键性技术,要主动探索新的工业模式,培育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革命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