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 提到羯族人,就不得不说让羯族人走向历史舞台的一位超级牛人,他的名字叫石勒。历经近30年的时光,石勒从一名奴隶,终于华丽转变,成为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史称后赵明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个奴隶皇帝。就连咱们的毛主席都对这个羯族奴隶皇帝赞赏有加,称他是一位很有军事统帅能力和政治远见的少数民族政治家。能受到毛主席如此评价,可见他的事迹定是极不平凡的。 后赵明帝石勒,字世龙,初名勹背,小字匐勒,上党武乡人,羯族。后赵建立者,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唯一一个奴隶皇帝。石勒发轫于第一次反东海王起义时,追随牧帅汲桑投靠公师籓。石勒这个姓名是汲桑替他取的。后投靠汉赵刘渊。石勒在汉人张宾辅助之下以襄国为根据地,先后灭了王浚、邵续、段匹磾等西晋在北方的势力,又吞并曹嶷。前赵平阳政变后正式与刘曜决裂,319年十一月称赵王,都襄国。329年吞并关中取上邽灭前赵。北征代国,令后赵成为当时北方最强的国家。石勒实行多项措施,推动文教和经济发展。 石勒 史载“勒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简将佐豪右子弟百余人以教之,且备击柝之卫”尽管小学在商周时就已存在,但如同大学在西汉时才得到完善,小学也在石勒兴建教育时正式确立,以至于到了石虎时代“初,勒置大小学博士,至是复置国子博士、助教。季龙以吏部选举斥外耆德,而势门童幼多为美官”可见后赵的小学真正起到了教育儿童的作用。 史载“以牙门将王波为记室参军,典定九流,始立秀、孝试经之制。”又“命郡国立学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显升台府。于是擢拜太学生五人为佐著作郎,录述时事” 石勒 即是说石勒在每个郡都设立学官,负责当地的教育工作。并设立地方学校,每郡招收一百五十人,要经过三次考试才能毕业,作为国家的后备干部来培养。正是这种政策,才使后赵在人才的支撑下在石虎的暴政下依然能雄踞中原20年。一种改革不可能一发即成,隋朝的科举制度正是在这些尝试下得以建立的,这一点,石勒是先驱者。 石勒墓 石勒没有上过学,但懂政治,有头脑。从基层一步步走来,石勒清楚的知道老百姓的疾苦,他使中国北方从战乱中得到统一,改革法制,整顿赋税。石勒实行多项措施,推动了文教和经济的发展。石勒在称帝之后,还将他在山西老家那的同族乡亲都接到了后赵都城襄城来,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推动了民族融合,总之对人民还是有好处的。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无韵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