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典家具中,有一种十分奇特的以官衔命名的家具,那便是人们常提及的“太师椅”。
太师椅的椅形所指,虽然一直在变化,但是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直很崇高,当大官,坐太师椅,这是在每个人脑海中浮现的景象。 清代太师椅工艺解读 清代扶手椅中凡形体较大、庄重而华贵的都可称“太师椅”,其形式特征、装饰意匠在清式家具中成为突出的典型,故常作为清代扶手椅的代表。然而,在传世的明清家具中,最具有典型清式工艺风格,且数量最多的一个品种。令人惊奇的是,存世数量众多的清代扶手椅中,竟少见有式样、装饰完全相同者,也就是说,每对椅子都体现出制作者对美的理解及品味的异同,使得每对椅子也各具个性,十分具有研究和收藏的价值。 同是太师椅,京作则凝重、沉穆;广作则体大、雄伟;苏作则偏于轻简、素雅。以下三种太师椅可以说是清代京作、广作、苏作的代表之作。 1、京作太师椅 清代家具琳琅满目,传世精品很多,太师椅是其代表作之一。堪称代表的是指扶手椅中形体较大、材料讲究、装饰有特色、庄重而华贵的椅子,它以清乾隆时期制作的为最精。 2、广作太师椅 太师椅在江南又称“独座”,它的基本造型来自于榻床,由椅凳与扶身组成,不像其他扶手椅后立柱是通连的。它的扶手椅与扶背一般都设计成屏风式。在椅背中间通常要镶嵌圆形的云石或瓷板画。太师椅的搭脑用料厚实,常呈浮云状。椅背与扶手重雕刻,常饰花纹有卷草、云纹、灵芝、莲藕、花枝等。广式中常见嵌锣钿工艺,螺钿镶嵌技术是“广作”家具的精髓所在,艺术价值极高。 3、苏作太师椅 苏作匠人在巧用优质木材的同时,注重的仍是家具的造型和实用功能之间的审视合度,即使是“红木镶大理石”此类结构严谨沉穆的椅子,在“以古制古”时,也加以改进,在比例形制上,“宜矮不宜高,宜阔不宜狭”。 明清的太师椅寓意于太师、少师,制作时常以大狮、小狮为图样,象征为官家之椅,后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与庭院中的典型厅堂家具,在陈置上都要求成双配对,或布置于供桌两边,或设置于厅堂东、西两边。 编辑:百木汇 来源:互联网 侵权请告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