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理解孩子从他的思想出发

 晕呱了 2017-07-19

我女儿7岁了,好像到了叛逆期,有时起床后不抓紧时间洗脸刷牙,却要先玩玩具或者挨时间、吃饭时要看电视,或故意用手指捻平掉落的饭粒;睡觉前却还要吃饼干或是糖;;见到熟人就是不叫叔叔阿姨公公婆婆;玩完玩具到处乱扔,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这样的事情数不尽数,总之,就是怎么说都不听。

这个暑期我看到了这样一本书,它能让你学会一种语言,说出话来孩子就会听,吃惊吗?我真的很庆幸看到了这本书,这就是极力推荐的——《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的两位作者阿黛尔·法伯与伊莱恩·玛兹丽施都是三位孩子的母亲,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从1980年该书首次出版,到2000年再版,是全球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籍,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世界各地的父母和专家们感谢和盛赞两位作者,她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的这套语言是那样行之有效,的的确确能缓解所有各年龄段孩子与父母的紧张关系,带来父母和孩子的合作。

竟然有这么好的书?从以前的同事家里发现这本“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我翻了翻前言和介绍,一下就被“如何阅读本书”所吸引,于是大致翻看了一遍,仅先浏览了书中一些漫画式的家长与孩子的谈话方式的对比,我便立马被两位作者爱的语言所掳获。当天回家后,碰到女儿说要电视里的3D彩泥,她总是看到喜欢的就一定要买,于是我用书中的方法小试牛刀,没想到立竿见影。

女儿:我要电视里的3D彩泥!

我:真希望我们家能有。

女儿:我就想要!

我:听得出你很喜欢啊。

女儿:是的,我真想现在就能玩。

我:嗯,我也真希望能给你变出一个来。

女儿:哈,变出一大筒来。

我:嘿,变出一箱子来。

女儿:那……要不我就先玩家里剩下的那些吧。

我:好。

神奇啊,这就是书中说的“接受孩子的感受”,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接受现实。而搁平时,我们之间的对话可能就要发展为训斥、愤怒不已的 “战争”了。

女儿:我要电视里的3D彩泥!

我(耐心解释):可是家里还有没用完的橡皮泥,宝贝。

女儿:我就要电视里的3D彩泥

我(压住火气,给建议):你先把家里的玩掉去吧。

女儿(顽固不化):不,我一定要电视里的3D彩泥!

我(火气蹭蹭直窜,嗓音提升):我告诉过你先玩掉剩的再买。

女儿(哭):呜···

我(愤怒爆发):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跟你说过没有了没有了还要吵!怎么这么不听话,你到旁边去哭……

现在再来看,真是羞愧啊,这是多么粗暴的方式,这样的妈妈怎么能让孩子说喜欢呢?当孩子想要一样我们没有的东西的时候,家长往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有,但常常是我们越解释,孩子越不听,而这里当我采用了“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代替逻辑上的解释”之后,一切变得那么和谐。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买来此书,如饥似渴地拜读。《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克服了空洞理论的说教,培养了换位感受的习惯,辅助了简单明了的漫画,结合了众多家庭的故事,这样教的很多实用简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我等作父母的看了就懂,懂了就能用,用了就见效,怪不得30年来想不畅销都不行啊!

作者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从六个章节进行了探讨和实践: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3、代替惩罚的方法;4、鼓励孩子自立;5、恰当地赞赏孩子;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清晰简洁地提供了一套操作方法,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31种技巧,辅以大量的常见场景和问题加以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让父母可以把这些技巧烂熟于心,灵活运用,随时应付各种情况,做到游刃有余。

书中以6方面31种技巧为主线,“时刻提醒自己”,并强调把这样的提醒抄下来,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会对大家很有帮助。所以我很慎重地推荐,也再次温故而知新: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理解孩子从他的思想出发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理解孩子从他的思想出发

这本书就是如此的结构清晰,不仅用文字,而且书中的卡通漫画,生动展现了每个技巧,又结合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很多反例就像是描述我自己和女儿),让我更容易地模仿、操作,(而不是从头到尾读文字)

这本书是美国30年前两位母亲给家长们的“育儿宝典”,却一点也感觉不到时空和东西方地域的差别,因为我们对孩子拥有同样的爱,我们希望能传承给孩子们一种方法,让他们学会面对现实、创造未来。同时通过这本书,我也看到了美国的家长很负责任,他们为了孩子能拿出时间来参加家长研讨班,让人汗颜哪。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真的值得我再三仔细阅读,并且改变实践起来。正如作者给中国读者的一份祝福中所言: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种建立在平等互爱、相互尊重基础上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技巧。我想这本书适合慢慢地去看,慢慢地去体会。在阅读中我用心品味,细细琢磨,在工作中我也将慢慢地学习,在学习中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