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让被教育者不断增强掌握知识的动力和能力

 清秋月29 2017-07-19
今天在微信中看到一篇文章,作者理解的教育是把教和育分隔开。教是学校的任务就是教授知识,育是家庭的任务就是培养习性。这样的想法主要是为了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而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片面的。毫无疑问如果父母具备优秀教育者应有的素养,那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不接受学校教育也一样可以成才。而事实上不要说大多数父母不具备教育者的素养,即便是作为专业教育者的老师,又有几人真正懂得教育的本质规律以及教育的真正目的呢?几乎我们所有的家长以及教师都是凭自己的本能在进行教育。有什么样气质的家长和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更有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了,而恰恰是让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为什么我们所知道的那么多杰出人物没有接受多少学校教育,却能不断提升自己创造辉煌的人生呢?那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不断学习的动力和欲望。我们的学校教育之所以传授知识,应该是为了让学生拥有不断增强学习新知的能力。而另一方面,我们很少关注学生学习的动力。虽然能看到学生的不良学习状态,但却难以找到形成这些不良状态的真正原因,如果找到了原因,怎样改变他们的学习状态,才说明教育者在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有时候我们会感叹,优秀的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因为他自身具备了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信心和能力。如果学生有了这样的学习状态,那么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成为轻松愉快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