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印则
古印谱录。明代程彦明摹刻并辑。四卷。朱之蕃、屠纬真、张纳陞序,归昌世、董其昌、顾起元、陈继儒、张凤翼、王穉登等跋。约万历(1573-1620)时成书。凡例五则,每页四至十二印,下载释文。开本高26厘米,宽17.5厘米。 集古印谱 鉩印谱录。明代顾汝由、顾汝修等藏辑。六卷。黄姬水序。隆庆五年(1571)成书。每页及页背一至十六印,全书收集铜印一千六百余方,玉印一百六十余方。黄纸原印钤本,册首盖有每本白金十两木戳一方。选择精审,为明时印谱之冠,流传绝少,极为名贵。开本高28厘米,宽17.7厘米。 印薮 古印谱录。明代王常辑。六卷。系摹刻,顾从德等序六篇。万历三年成书,附凡例,本版硃印,每页及页背共十六印,不载释文钮制。开本高28.5厘米,宽18.7厘米。
宣和集古印史 古印谱录。明代来行学摹刻并辑。八卷。辑者自序及屠纬真序。万历二十四年成书。凡例十五则。卷末附印则十二章。每页一至六印,印下载钮制及释文。开本高27.1厘米,宽17.5厘米。 范氏集古印谱 古印谱录。明代范大辙藏印,范汝桐辑。十卷。杨德政、俞经训序,蒋学镛跋。万历二十五年成书。每页及页背共十六印,印下载释文及钮制。全书共收三千三百余印,极宏富,是稀有善本。开本高26厘米,宽16.6厘米。 松谈阁印史 古印谱录。明代郭宗昌藏辑。三卷。辑者自序。万历四十三年成书。每页六印,下载释文及钮式。开本高29.6厘米,宽19.5厘米。 承清馆印谱 明代各家刻印谱录。张夷令藏辑。四卷。黄元、张寿朋等序,李继贞、陆献明、王在公等跋。万历四十五年成书。每页八印,下载释文及印质。开本高26.6厘米,宽16厘米。 师意斋秦汉印谱 古印谱录。清代程从龙藏辑。六卷。周铨序并辑者自序。乾隆三年成书。每页六印,全书辑录秦汉官私印一千二百方。抉择精审,颇值参考。开本高29.5厘米,宽19.4厘米。 西京职官印录 印谱。清代徐坚刻并辑。二卷。隶书扉页,沈德潜、谢淞洲、陈撰及辑者序。乾隆十一年(1746)成书。每页及页背五至六印,下载释文及考证。开本高29.5厘米,宽16.5厘米。 讱葊集古印存 明清各家刻印谱录。清代汪启淑藏辑。十六卷。金农题签,徐光文序,金洪铨跋。乾隆十五年(1750)成书。每页三至五印,下注印质。开本高29.4厘米。宽18.8厘米。 锦囊印林 古印谱录。清代汪启淑辑。二卷。隶书扉页,宋晟序,戴廷熺跋。乾隆十九年(1754)成书。每页二至四印,下载释文。全书收二百五十六印。流传极少,颇为珍贵。开本系印谱中最小者,高7.2厘米,宽5.3厘米。 汉铜印丛 古印谱录。清代汪启淑藏辑。十二卷。隶书扉页,朱樟序,汪澎跋。乾隆三十一年成书,每页二至四印,旁载钮式。开本高17.8厘米,宽11厘米。 夏氏半阁拾古印遗 汉印谱录。清代夏一驹藏辑。四卷,杨振昆、张兆桂等序,邵辰焕、钱廷楝、夏犀等跋。乾隆三十八年成书。附例言。每页一至二印,下载释文及钮式。开本高25厘米,宽14.9厘米。 四香堂摹印 古印谱录。清代巴慰祖摹刻并辑。二卷。首列刻者自序,次附《顾氏印谱》沈明臣原序,黄姬水、王常跋。乾隆三十九年成书。每页四印。后附《百寿图》一卷,每页六印,页背载释文。此谱有朱墨二种,摹刻极精,几可乱真。开本高25厘米,宽16.6厘米。 印徵 古印谱录。清代朱枫藏辑。一卷。乾隆四十六年成书。每页一至六印,下载钮制及释文。开本高27.7厘米,宽17.3厘米。 续古印式 古印谱录。清代黄锡蕃辑。二卷。篆书扉页,钱大昕题辞,王鸣盛、吴骞序、张燕昌、吾进跋。乾隆六十年成书。官、私印兼收,每页一至三印,下载释文及印质、钮式等说明。开本高26.7厘,宽17.4厘米。 簠斋印集 鉩印谱录。清代陈介祺藏辑。十二卷。隶书扉页,辑者自序,并经许瀚、吴式芬、何绍基审定。道光二十七年成书。每页一至四印。选择极精,颇有参考价值。开本高30厘米,宽18厘米。 瞿氏集古印谱 鉩印谱录。清代瞿镛藏辑。八卷。宋翔凤、季锡畴、邵渊耀序。咸丰六年成书。每页一至二印。开本高26.6厘米,宽15.2厘米。 十鐘山房印举 鉩印谱录。清代陈介祺辑。同治十一年(1872)编者将自藏鉩印并汇辑吴云、吴式芬、吴大溅、李佐贤、鲍康等藏印钤拓而成,初稿共十部,每部五十册。每页一至四印。开本高260毫米,宽169毫米。光绪九年(1883)重编,每部增至一百九十四册。因举类分列各种印式,故名“印举”。每页一印,集印逾万,所选精审。开本高210毫米,宽132毫米。通行的有1922年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本,分订十二册。
双虞壶斋印存 鉩印谱录。清代吴式芬藏辑。八卷。无序跋。光绪(1875-1908)间钤印本。初用蓝色亚字框,重印改黑线框,上作三格。每页一至六印,全书载官私鉩印千余钮,抉择精审。开本高26厘米,宽15厘米。 澂秋馆印存 鉩印谱录。近代陈宝琛藏辑。十卷。宝熙题签,罗振玉题扉页并序。1925年成书。全书辑录七百余印,抉择极精。开本高205毫米,宽110毫米。 梅景书屋印选 元前以铜、玉印谱录。现代吴湖帆藏辑。二卷。辑者自题扉页并序。1933年成书。每页一印,印下墨拓印面,全书收八十印,皆吴氏所藏极精之品。开本高300毫米,宽194毫米。 宝印斋印式 印谱。明代汪关刻并辑。一卷。程嘉燧序,王嶔跋。约万历(1573-1620)时成书。每页六至八印。所刻辑的皆明末名人之用印,作品工整清秀。开本高243毫米,宽160厘米。 谦斋印谱 印谱。清代沈凤刻并辑。二卷。汪士锭、王澍序及作者自序。雍正六年(1728)成书。每页一至八印。开本高252毫米,宽155毫米。 飞鸿堂印谱 清代各家刻印谱录。汪启淑辑。五集,四十卷。首卷金农扉页。凌如焕序。乾隆十年成书。凡例十五则。每页二印,旁载作者姓名及释文。全书辑录编者所藏清代篆刻作品四千余印,多属闲章。收集较广,可概见当时篆刻风格及其演变。 坤皋铁笔 印谱。清代鞠履厚刻并辑。二卷。隶书扉页, 沈德潜、史贻直、胡二乐、王景堂序。乾隆二十年成书。附例言六侧。每页一至六印,下载释文。后附研山印草,印文考略。开本高274毫米,宽164毫米。 芭堂刻印 印谱。清代张燕昌刻并辑。一卷。陆以谦序。乾隆三十二年成书。每页一印,下载释文及侧款。开本高255毫米,宽162毫米。 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印谱。清代邓石如刻,子邓传密辑。一卷。书口题古梅馆,吴咨篆扉页,辑者自跋。约嘉庆(1796-1820)时成书。全书辑录印十七方,兼拓侧款者七印。流传极少,颇珍贵。开本高274毫米,宽170毫米。 传经堂印谱 明清各家刻印谱录。清代刘小峰藏辑。三卷。王学浩序,刘小峰自跋。约嘉庆(1796-1820)时成书。每页一至六印。开本高260毫米,宽154毫米。 印商 印谱。清代林雨苍刻并辑。二卷。卢锡埰题签,韩葑、陈观序并作者自记。嘉庆八年成书。每页一至四印,下载释文。开本高240毫米,宽145毫米。 古铁斋印谱 印谱。清代冯承辉刻并辑。一卷。高崇瑞序,王芑孙等题辞,王嘉禄跋。嘉庆二十二年成书。每页一至四印。附《印学管见》十五条。开本高245毫米,宽150毫米。 种榆仙馆印谱 印谱。清代陈鸿寿刻,郭宗泰辑。八卷。高犀泉书扉页,郭麐、高日浚、徐(木矛木)、高桢父、赵之琛等序,陈汝铦及辑者跋。道光元年成书。扉页有朱记,文曰“每部足纹八两”。每页一至四印,全书收陈鸿寿中晚年作品约六百印。开本高192毫米,宽125毫米。 古蜗篆居印述 皖派四家印谱录。清代程芝华摹刻并辑程邃、巴慰祖、胡长庚、汪肇龙之印。四卷。胡长庚扉页,程思泽及作者序,程芝云跋。道光四年成书。附凡例四则。每页一至二印,下载释文。摹刻皖派印章的,仅此一书。开本高260毫米,宽155毫米。 楚桥印稿 印谱。清代黄楚桥刻并辑。四卷。项黻序。道光六年成书。每页及页背二印至十七印。开本高292毫米,宽212毫米。 补罗迦室印谱 印谱。清代赵之琛刻并辑。四卷。高垲题扉页。郭麐作序。道光七年成书。每页一至二印。此谱对于研究浙派篆刻,可资参考。开本高195毫米,宽129毫米。 适园印存 印谱。清代吴咨(圣俞)刻,王国钧辑。二卷。卷首有汪时撰《吴圣俞传》。每页一至四印。另《适园印印》四卷,系吴咨为陈式金所刻并辑。辑者自题扉页并序。道光三十年成书。每页一至四印。开本高223毫米,宽120毫米。 杨龙石印存 印谱。清代杨澥刻并辑。二卷。约道光(1821-1850)时成书。邵松年楷书扉页。每页一印,附拓侧款。开本高205毫米,宽134毫米。 石寿山房印谱 浙派二家印谱录。清代汪蔚摹刻并辑丁敬、黄易之印。墨拓本一册。咸丰四年刻成。颇精工。惜依刻石排比,致侧款转行间有随意变动,失却原样。册末载刻者短跋。 金罍山民印存 印谱。清代徐三庚刻并辑。二卷。自题隶书扉页,张石峰序。咸丰五年成书。每页一至二印。开本高204毫米,宽135毫米。 钱叔盖胡鼻山两家刻印 印谱。清代严荄辑。二卷。吴云序,应宝时、蒋敦复、胡公寿及辑者跋。同治三年成书。每页一至二印,有侧款。开本高290毫米,宽165毫米。 百石斋西泠八家印谱 浙派诸家印谱录。清代丁丙辑。十二卷,高学治书扉页,辑者自序。同治六年成书。分列丁敬、黄易、蒋仁、奚冈、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八家小传及逸事记。每页一印,页背载释文及侧款。开本高260厘米,宽154毫米。 古梅阁仿完白山人印腃 印谱。清代王尔度摹刻并辑。二卷。吴云、潘曾玮题扉页,杨沂孙、沈秉成作序。辑者自跋。光绪元年成书。每页一至四印。开本高312毫米,宽165毫米。 未虚室印赏 印谱。清代钱松刻并辑。四卷。虚谷题扉,胡公寿、凌瑕、杨伯润、蒋确、高邕序。光绪二年成书。每页一印,侧款木刻。开本高270毫米,宽158毫米。 晋铜古斋印存 印谱。清代吴熙载刻,李培桢辑。四卷。篆书题签,隶书扉页,吴云、方鼎锐及辑者序。光绪二年成书。每页一至四印。开本高260毫米,宽152毫米。 二金蝶堂印谱 印谱。清代赵之谦刻,傅栻辑。四卷。辑者评赵印曰:“疏密巧拙,丰杀屈伸,各善用其长,间虽有失,失而不害,反复观之,无一笔一字不可人意。”光绪三年成书,每页一印,附拓侧款。开本高255毫米,宽130毫米。 西泠六家印存 浙派诸家印谱录。清代傅栻辑。六卷。赵之谦篆扉页,凌瑕、俞樾序,傅栻跋。光绪九年成书。例言六则,附丁敬、黄易、蒋仁、奚冈、陈豫钟、陈鸿寿小传。每页一印,页背载释文及侧款,全书辑录一百七十余印。用自制印泥手钤,颇为精美。开本高230毫米,宽128毫米。 削觚庐印存 印谱。近代吴昌硕刻并辑。四卷。杨岘隶书扉页并序。系早期之作,清光绪十年成书。每页一印。开本高190毫米,宽126毫米。 缶庐印集 印谱。近代吴昌硕刻并辑。四卷。刻者自序。系早期之作,清光绪十五年成书。每页一印。有侧款。开本高295毫米,宽135毫米。 二弩精舍印谱 印谱。近代赵叔孺刻,张鲁庵辑。六卷。王同愈题签,罗振玉书扉页,褚德彝序,辑者自跋。1941年成书。每页一印,附拓侧款,全书辑录印三百方。开本高258毫米,宽148毫米。 麋砚斋印存 印谱。近代王禔刻并辑。八卷。高野侯隶书扉页。1943年成书。每页一印,附拓侧款。全书所收诗、词、闲章十之九,姓名印十之一。开本高261毫米,宽153毫米。
孺斋自刻印存 印谱。近代易寭刻,陈运彰辑。四卷。辑者题签, 传元书扉页。每页一印,附拓侧款。开本高260毫米,宽135毫米。 甄古斋印谱 印谱。清代王西泉刻并辑。一卷。匡源、陈介祺、潘祖荫、盛昱、吴大澂、王懿荣等序,张士保、吴仲喜跋。1923年涵芬楼影印。每页一至八印。开本高264毫米,宽150毫米。 西泠八家印选 清篆刻作品谱录。现代丁辅之藏辑。四卷。罗振玉题签,江尊扉页,罗榘序,附丁敬、黄易、蒋仁、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八家小传,卷末辑者自跋。 1925年成书。每页一至二印,下拓侧款。开本高300毫米,宽176毫米。 传朴堂藏印菁华 明清各家刻印谱录。现代葛昌楹藏辑。十二卷。吴昌硕扉页,罗振玉序,辑者自跋。1925年成书。附目次。全书收集四百余印,作者一百二十四家。每页一印,下拓侧款。开本高265毫米,宽153毫米。 染仓室印存 印谱。近代陈师曾刻并辑。四卷。周大烈书扉页,姚茫父序。1924年成书。每页一印,简载侧款。开本高300毫米,宽153毫米。 丁丑劫馀印存 明清各家刻印谱录。近代丁辅之、葛书徵、高络园、俞序文藏辑,二十卷,王禔篆扉页,高野侯序,1939年成书。卷首有目次。全书辑录印近二千,刻者二百七十三人,均附小传。每页一至二印,附拓侧款。每部记有“浙西丁、高、葛、俞四家藏印集拓二十一部,已卯春成书”。所收宏富,选择谨严,为近代著名巨谱。开本高303毫米,宽175毫米。 吴赵印存 印谱。清代吴熙载、赵之谦刻,葛书徵藏辑。六卷。辑者自题扉页并序。1943年成书。每页一印,下载墨拓印面及侧款。开本高255毫米,宽153毫米。 明清名人刻印汇存 明清各家刻印谱录。近代葛昌楹、胡洤藏辑。十二卷。王福庵篆书签,赵时棡题扉页,罗振玉、高野侯、丁辅之作序,辑者自跋。1943年成书。附目次,作者二百一十六人。每页一至二印,有侧款,选择精审。开本高303毫米,宽170毫米。 童子雕篆 印谱。现代童大年刻并辑。四卷。作者自题扉页,胡朴安、顾燮光序。1943年成书。每页一印,有侧款。开本高258毫米,宽145毫米。 松窗遗印 印谱。近代褚德彝刻,秦彦沖辑并题扉页。二卷。陈定山序,张鲁庵跋。1943年成书。每页一印,附拓侧款。开本高200毫米,宽140毫米。 乐只室印谱 明清各家刻印谱录。近代高络园藏辑。十卷。后附其侄迥其女玺作品一卷。卷首分别载目录,高野侯序。1944年成书。每页一印,附拓侧款。卷末附各家小传。所收除姓名印、诗词印外,余均斋、堂、馆、阁印。颇丰富,为印谱中仅见者。开本高293毫米,宽130毫米。 小鉩汇存 鉩印谱录。近代吴朴摹刻并辑。四卷。吴自序并有王禔、陈运彰序。1945年成书。每页二印,全书辑录三百零四印。摹刻极精,难辨真伪。开本高210毫米,宽150毫米。 苦铁印选 印谱。近代吴昌硕刻,宣和印社辑。四卷。吴东迈、钱叔 圭等题签,王福庵书扉页,方节庵作跋。1950年出版。每页一印,拓有侧款。开本高265毫米,宽150毫米。 印人传 篆刻家传记。清代周亮工著。三卷。记录作者鉴藏的宋至明旧印,撰写明代文彭至清初篆刻家五十九人的传记。乾隆时汪启淑撰《续印人传》,八卷。辑录周书以外篆刻家一百二十九人,附有名无传者六十一人。近代叶为铭合辑以上两书,增编为《广印人传》,十六卷,补遗一卷。共辑录篆刻家一千八百余人。
篆学琐著 篆学、刻印丛书。清代顾翠岚辑校。十二卷。邵渊耀、王宝仁序。道光二十年成书。目次为:一、各家论著;二、各家论印;三、周亮工著《印人传》,汪启淑著《续印人传》;四、桂馥著,续、再续、重定续《三十五举》等三十种。 六书通 篆体字书。清代闵齐亻及 编,毕宏述增订。十卷。齐字亻及寓五,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宏述字既明,海盐(今属浙江)人。书依《洪武正韵》部次编排。首列《说文》篆文,下列古文、籀文、金文及印文,选录嫌杂,间有错误。旧时篆刻家多以此为据。 缪篆分韵 篆体字书。清代桂馥类编。五卷,补遗五篇。集汉魏印文,依韵排列。搜罗较博,所辑之字,均注出处。清代姚觐元有重刻本。 说文古籀补 篆体字书。清代吴大徵著。十四卷。末有补遗及附录。主要是用金文补许慎《说文解字》一书之缺,择其可识者三千五百余字,分别部次按许慎原书排列, 没有的字放在各部之末,疑字与不可识者列入附录。字为作者所摹写, 写得精致,基本不失形。除录彝器外,还兼收玺、陶、钱币等文。考释中有所发明。为考证大篆类书之开端。近代丁佛言有《说文古籀补补》,强运开有《说文古籀三补》。
金石大字典 篆体字书。清代汪仁寿编。三十二卷。三十二开本,分上下两册,1975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吴湖帆题扉页。凡例十则,用部首检字法,卷端附检字表,每卷另立偏旁目录,极便检查。所收各体篆书颇丰,并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