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永生博士带你过《中医内科学》【名师带你过执医笔试系列6】

 AB向往神鹰 2017-07-19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 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中医内科学对于执业医师考试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因为它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是最高的,一般来说执业医师90分,助理医师45分。医考在线冲刺班有幸邀请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张永生主任医师来给大家讲授这门课,我们先来看下张老师的学术背景。

✎张永生教授简介

张永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剑桥大学博士后、访问学者 ,硕士生导师。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执业医师考试命题专家委员会命题专家,北京市自然基金委课题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首届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学会呼吸病专家委员会首届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分会委员。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姜良铎教授及北京协和医院知名专家于孟学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业务精湛,对伤寒、温病、中医药养生有深入研究,具有独到见解,治疗内科疑难杂病效果显著。


关于中医内科学的复习我们整理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

1.紧密联系基础理论

我们之前说过,理论是临床的基础,所以对于临床课程来说,一定要紧密联系前期基础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理论,理解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临床抓典型特点

 关注书本中在对于各病系进行的概述,概述里面概括了该系统相关病证的主要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对整个系统病证的把握具有指导性。在具体区分各个病症时一定要抓住疾病最典型的特点。

3.具体病证区分学习

对系统病症了解以后我们还应以各病证的定义为纲进行学习。每一病证的定义概括了该病证特有的、区别于其它病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特征,把握病证定义对学习该病证具有指南作用和提纲絜领作用。病因病机学习,应明确病因、病位、病性和基本病机的逻辑关系,便于理解记忆,尤其要抓住基本病机,这样可以将具有相似或相同病因、病位的病证从本质上加以区别。

4.善用比较归纳学习法

对于同一病证中不同证型间的异同,如感冒中的风寒感冒证与风热感冒证病因、临床表现的异同要进行比较。对于相似病证如中风、痫病、厥证间的异同,吐血与咳血的异同;对相关病证如心悸与胸痹心痛的异同,眩晕与中风病的异同等要进行比较。比较病证间的异同,界限宜清,但理解其间的关系宜活。界限不清,则概念模糊,区别太死,则脱离实际。通过比较学习,弄清病证间的区别与联系,疑似问题自然豁然开朗。每学完一个病证后,要自觉地进行归纳总结,并与结语进行比较,找出差距,这样不仅能即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能使所学知识条理化,如能持之以恒,还能提高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

说了这么多,那么我们具体的来听听张老师讲的精彩片段:

肺系病症(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