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才是经济学——经济学的误解和真相

 网摘文苑 2017-07-19

这才是经济学——经济学的误解和真相

(图片来自网络)

当前公众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异常混乱,经济学家也因此受到了一些诘难。

哈里S.杜鲁门曾经说过很著名的一句话:“有没有经济学家是一面的?我身边

的经济学家都说:‘一方面......另一方面......’”虽然许多经济学家努力对重要问题给出精确的答案,但给人的印象却是:经济学家个个都是自相矛盾的。这样的印象降低了主流经济学家的公信度,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重要经济问题的讨论往往被极端的政治观点所主导。

“这取决于”

麻省理工学院已故教授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曾经说过:“在经济学中有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吗?国际贸易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都表示怀疑。绝大多数问题的答案是‘这取决于......’”

经济学家接受的训练要求对诸如“减税是有利的吗?”之类的问题做出回答,答案要根据所问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减税在经济衰退时是有利的,此时进行减税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但是在充分就业时期进行减税就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是不利的;同理,预算赤字在短期内有助于经济发展(当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时),但如果长期使用则通常是有害的。

虽然听起来言之有理,但也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许多政界、商界人士和公众不愿意听到“一方面......另一方面......”之类的回答。经济学家离开学术界后发觉他们能做的事(包括他们的工作)就是给出“最佳预测”,即便是最棘手的经济问题他们也要迅速无条件地做出预测与反应。其次,前提假设与价值判断有重要影响。

前提假设与价值判断是重要的

前提假设与价值判断的差异产生了第二个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对市场和经济运行的分析都基于相似的模型,但是这些模型推导出的结果取决于前提假设。例如石油价格飞涨是通货膨胀现象,也可能不是,这取决于美联储的反应。如果美联储决定不采取反通胀,或者治理通货膨胀收效甚微,则高油价会引发通货膨胀预期——正如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那样。不过,如果美联储认定无法忍受高通胀,则通货膨胀就极有可能不会发生——就如21世纪所发生的情况。因此,油价上涨所产生的不同后果是基于美联储的不同假设(或对美联储政策效果的不同假设)。令人遗憾的是,经济学家并不总是清楚所给答案的前提假设,这无疑强化了人们的印象:经济学家在所有的问题上都有分歧。

同理,经济学家在任何问题的讨论中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比如,关于择校和教育券的激烈讨论中就有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些人认为美国公立的初级和中级教育系统没有为穷人提供选择的余地,所以允许私立教育的开办;另一些人则认为私立教育的存在会使穷人的状况变得更差,应限制私立教育的发展。这个争论所涉及的价值观是关于私立教育与公立教育体系哪种能更有效地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经济学家(为避免被束之高阁或被轻视)通常会将价值倾向隐藏于复杂的模型和研究中,或者说模型和研究的结论往往表达了研究者的偏好。但明确地表明价值倾向可能会使讨论更有意义,并尽可能避免引起公众的困惑。

经济学家区分了实证经济学(是什么)和规范经济学(应该是什么)。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经济学家混淆了二者的界限,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言论是属于“是什么”的范畴还是“应该是什么”的范畴。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经济学领域,虚度科学家也落入相同的境地,所以,人们很难明白全球变暖的论据在多大程度上是客观的,在多大程度上是受研究者价值观影响而带有偏见。

宏观经济学领域的分歧多于微观经济学领域

近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最多争论的不是微观经济学方面的问题(自下而上地分析家庭、厂商和市场),而是宏观经济学方面的问题(自上而下的总量分析,把经济视为整体,包括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最具争议的宏观经济问题是: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调整利率)与财政政策(税收及政府开支的增减)相比,哪种政策工具对缓和经济周期波动更有效?

关于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遵循固定规则还是可以灵活行事曾经引起激烈的辩论,同样,联邦政府是否应该设法保持预算均衡是另一个没有达成共识的问题。

最近20多年来,经济学家们对类似问题的争论渐渐平息下来。这些问题的学术研究(曾获得诺贝尔奖)和经济实践(美国和其他经济体字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实践)都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在缓和经济周期波动方面货币政策发挥了更好的作用;美联储与其他中央银行应遵循一定的规则,但执行时可有一定的灵活性;政府预算在长期中应保持平衡,但在经济衰退期可以增加相应的开支。

虽然在许多问题上经济学家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识,但人们对经济学家从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印象却一如既往。这种印象又被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在报道宏观经济问题过程中(诸如利率、物价和失业率之类的问题)不断强化。媒体为吸引读者和观众往往强调的是观点分歧而不是共识。因此,关于经济前景的讨论会陷入“牛”、“熊”之争,对政治问题的争辩会被归入“激进”或“保守”。人们耳濡目染的都是诸如此类的讨论,也难怪会确信没有哪两个经济学家是能够说到一块去的。

错觉与真相:经济学家共识

事实上,不仅在微观经济问题上,甚至在宏观经济方面的许多问题上经济学家都达成了相同的看法。

1976年、1990年和2000年,有人做过有关经济学家共识方面的研究。被调查的对象是美国的1000多位学界、政界和商界的经济学家。这些调查表明,关于美国和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受关注的问题在经济学家当中达成了相当一致的意见:约2/3强的经济学家的看法一致。经济学家都认为:

全球化利大于弊,因此不宜阻碍其发展。

在解决问题方面,市场的方法优于计划的方法。

政府确实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方面发挥着作用,但应避免因此而扭曲或削弱人们的积极性。

垄断(不包括暂时处于垄断地位的创新型厂商)和反竞争的行为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应严格执行反托拉斯法。

虽然财政政策在短期内能有效调节经济,但从长期而言,货币政策对缓和经济周期波动更有效。

虽然政府可以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财政状况良好的小政府才是最有效率的。

推荐书籍:《这才是经济学——经济学的误解和真相》 ,Nariman Behravesh著,麻勇爱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