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水云随缘斋 2017-07-19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崔道融《梅花》

极喜欢崔道融的这首《梅花》,虽无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空前绝后,却有“逆(又作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动人之句。

如果北风能知晓梅花的心意,就不要再摧残她了。


第一次看到这句诗是在流潋紫的小说《后宫·甄嬛传》里。小说里的甄嬛独自一人偷偷来到宫中的倚梅园,在开得正盛的一树树梅花中许下心愿,其中一愿便是“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正因这一愿,才有了后面的故事。这一愿,让皇上念念不忘四处搜寻她,让王爷一生只钟情她一人。前者把她推向后宫斗争的波澜,使她在君王的无情中步步为营;后者给了她唯一的爱,虽长相思却不能长相守。

这便是后宫女子的悲哀。

后来,看到了拍成电视剧的《后宫·甄嬛传》,依旧是那个情节,孙俪饰演的甄嬛着一身清秀的装扮,在许下这个愿望时,双眼明亮,充满了憧憬,一片盈盈的少女情怀。可在后宫中,谁又能永远保持这份纯真呢?

惟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应着这句诗,应着这首《梅花》,我又想起了那位如梅般清高孤绝的女子。

当皇宫到处栽满梅花时,她是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梅精”“梅妃”。可那繁华鼎盛的大唐,又怎会是清高的梅花所在之地呢?辉煌的大唐,自应是有那雍容华贵的牡丹来倾国倾城。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刘禹锡也赞“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于是,她最爱的男人,命人拔除了所有的梅花,遍植牡丹。他所做的这一切,是为了另一个女人,是为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

被华贵的牡丹环绕的李隆基,又怎会再回头寻那墙角数枝梅?

她失宠了。

她幽居楼东,吟下一篇《楼东赋》。

曾经你说“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亡休”,为何独留我“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



她的才情,她的《楼东赋》,感动不了唐玄宗。

或许,他对她还是有情吧,只是在他心中,玉环永远都有一个不可动摇的位置。


她等他,最终等来了他的一斛珍珠。

她不像寻常的妃子,得到了君王一点垂怜便喜不自胜。

她是梅妃江采萍,目下无尘。

既然你不爱我了,又何必用一斛珍珠来可怜我?

不爱便不爱,我不稀罕这样的垂怜。

“长门镇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和着一首《谢赐珍珠》,她把这赏赐还给了唐玄宗。

一个失宠已久的妃子,竟敢公然退回皇上的恩赐!

对于皇上的宠爱,她早已不屑去争。

她是那一枝寒梅,傲然立世。



后来的“安史之乱”,不仅践踏了大唐的江山,也葬送了两位风华绝代的美人。

玄宗出逃时,忘了带上她。

那个曾经为她种下梅花的人,忘了她。

我想,她是有过那一瞬的痛楚吧?

冷冷清清的楼东,他再也没有踏进。

她仍那么绽放着,傲雪凌霜。

战火无情,凋零了梅花。


他终于回来了。

佳人不在,他默默写下四句诗,长叹。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这个爱梅成痴的女子,也让我不禁为她祈下一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我走过一树树梅花,看着历史的沉浮。

忽有一朵梅花飘落,余香犹存。



文字丨芷菡客

编辑丨芷菡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