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第一部中医理论著作

 liuhuirong 2017-07-19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中医学理论著作。包括《素问》与《灵枢》两部分,各9卷,162篇,约14万字。它不是成于一人之手,而是战国至秦汉医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素问》内容偏重中医人体生理病理学、药物治疗学基本理论。论述了人体发育规律,人与自然的相应关系,养生原则和方法,疾病的预防与早期治疗思想,阴阳 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疾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包括针、砭、灸、按摩、汤剂、药酒、温熨,望、闻、问、切的四诊原则等。《灵枢》论述了针灸理论、经络学说和 人体解剖。具体谈了九针形质、用法、禁忌、人体经络循行、穴位、情志与疾病,人体体表与内脏针灸与体质类型的关系等。

  《内经》对祖国医学的医理、治法、方剂、药物的基本理论,原则上都涉及了。几千年来的中医药学就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内经》一书的历史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医学界的重视,部分内容已被译成日、英、德、法等国文字,为世界医学作出了贡献。

  脏腑经络学说

  《内经》通过脏腑经络对人体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内经》认为人体的主要器官是五脏六腑。对五脏六腑的位置、功用,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说明。

   五脏指肝、心、脾、肺、肾。《内经》认为五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因为它们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精、气、神、备的贮藏之所,是生命的根本。《灵枢· 本脏篇》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灵枢·本神篇》说:“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心的主要功能是“藏神”和“主血脉”。《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五脏生成篇》说:“心之合脉也”,“诸血者,皆属于心”。

  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它是气血循环的起点。《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绵属于肺”。《经脉别论》说:“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这说明《内经》对肺的呼吸作用及其与血液循环的关系已有初步认识。

   肝的主要功能是“藏血”,“主怒”、“生目”。《内经》认为肝为血库,人的精神受到抑制,肝气就要淤滞而发怒,眼睛的疾病也多与肝有关系,脾的主要功能 是转化谷水使之成为气血津液。《素问·灵兰秘典》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六节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 也。”临床中医学认为积水、积痰、水肿、腹泻等与脾有关。

  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与“主水”。《内经》认为精是身之本,又与生育有关,所以,认为肾也是最重要的器官。“主水”与积水、利尿等疾病有关。说明《内经》对肾与泌尿疾病已有模糊的认识。

   六腑是指胃、小肠、大肠、膀胱、胆和三焦。六腑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水谷,《内经》认为水谷经胃消化后,津液与糟粕进入小肠,小肠有“分清浊”的作用,把津 液分出来,通过三焦中的下焦送入膀胱,剩下的糟粕送入大肠,由大肠排出体外。进入膀胱的津液经过“气化”,输往全身,剩下的尿液排出体外。

  《内经》认为胆是“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认为人的勇怯与胆有关这是不正确的。

  《内经》将三焦解释为通道,即上焦是卫气由胃到胸中的通道;中焦是营气由胃到肺脉的经路;下焦是津液由小肠至膀胱的经路。这种想象出来的器官是不科学的。

   《内经》的经络学说,像脏腑学说一样重要,是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基础,对针灸治疗则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经络就是血脉,主支为经脉,分支为络脉。合起来称为 经络。《内经》认为它不仅是血液循环的通道,而且是联系体内外各脏腑器官的重要的联络与传导系统。《灵枢·本脏篇》说经络的功能是“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 骨,利关节”,《经脉篇》说经络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内经》认为全身主要经脉有12对,左右对称,称为十二经。十二经又分为6对阳经,6对阴 经。分布在上肢的6对称为手三阳、手三阴,分布在下肢的6对,称为足三阳、足三阴。手三阴起于肉胸,止于手指;手三阳起于手指,止于头部;足三阳起于头 部,止于足趾。足三阴起于足趾,止于胸内。每对阴经连于一脏、一腑,每对阳经连于一腑、一脏。

  气血在经脉内循环的顺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如环无端”的循环系统。

  通过这样二十经络的联系,使身体各部,特别是四肢与内脏之间,发生了一种特殊关系。不但内脏的病变要反映到体表的经络上来,而且对体表的经络加以针刺、火灸、按摩等,即可治疗内脏的疾病。

  阴阳五行病理学说

   阴阳学说最早见于《周易》,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尚书》。它们大约是殷周时期形成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认为:一统天下归于气,气有阴阳,分为天地,化 为五行,产生万物。我国的中医学从《内经》以后,就是运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来阐述和分析人体与疾病、医药的关系,是《内经》一个重要的组 成部分。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认为人体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转化的整体。如以体表和四肢为 阳,内脏为阴;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形体与内含物质之间也存在阴阳关系,如形为阴,气为阳;有形的精、血为阴,无形的气、神为 阳。《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一守一使之间反映了内外、脏腑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内经》又将阴阳看成一对矛盾,即“藏而不泻”,“泻而不藏”。生理上认为“阳化气,阴成形”;病理上认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诊断上“察色按 脉,先别阴阳”;治疗上“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等。《内经》又以五行的相生相克,概括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的相互关系。认为诊病就是分析矛盾,治病就是调 整解决矛盾。这一核心思想一直指导着中医药实践达2000年之久。

  《内经》认为五味不可失调,饭食过饱,饮酒过量,偏食嗜醋等都会引 起疾病。五志不可过劳,如“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思伤神”等,也会引来病变。人有五实和五虚,《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脉盛、皮热、腹胀、 前后不通、闷瞀,此为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为五虚”。虚实不调就会致病。

  外邪进入五脏,就在五脏间按五行相生的顺序传变。《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如肺病(金)传肝(木),肝病传脾(土)等。如果不按这种顺序相传,则疾病愈后就可能不良,称为“逆传”。

   必须指出,《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有其严重的局限性。阴阳学说没有完备的理论,五行学说单方向相生相克的论点,不符合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对许多生 理、病理的解释不全面、不彻底。例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作为概括人的生命过程总的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它却不能表明“平秘” 到“离决”是正常发展,还是异常变化。阴阳学说也没有矛盾主要方面地位变化,导致事物性质变化的完备理论。所以,阐明不了医理、人体、疾病的必然性。

   更严重的是阴阳五行学说还夹杂了大量封建糟粕。如“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骨有三百六十 五节”以及“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等等。但是,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这些错误与《内经》的伟大医学成就相比,依然瑕不掩瑜。

  《内经》的医学成就,定在中国与世界医学史上永放光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