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AIC快讯: Aβ蛋白——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突破口!

 渐近故乡时 2017-07-19

AAIC 2017 大会第二天,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Oskar Hansson博士针对阿尔兹海默病(AD)生物标记物在临床和试验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做了精彩演讲。会议指出,AD需整合多学科信息进行诊断,其中生物标记物Aβ、Tau和神经颗粒蛋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脑脊液(CSF)中Aβ42/Aβ40比例以及Aβ淀粉样蛋白PET成像可有效反映患者体内Aβ原纤维的积累情况。另一方面,Tau 蛋白PET成像不仅可以用于AD(痴呆)的高精度识别和AD亚型的区分;还可用于检测AD患者所处的疾病阶段。除此之外,神经颗粒蛋白也能提供额外的价值,因其可反映与认知功能改变直接相关的病理生理过程。


在AD预测方面,Aβ生物标志物(PET或CSF)异常往往预示着认知健康个体随后发生认知衰退的风险增加;而Aβ淀粉样蛋白PET显影和CSF中Aβ42/Aβ40比值(或CSF中Aβ42/Tau比值)可以高精度预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向 AD 的进展。



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障碍


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统计,目前有530万患长期残疾的美国人与先前的创伤性脑损伤(TBI)有关;这个数字接近诊断为AD的总人数。以往研究表明,TBI与丧失意识(LOC)和AD之间存在一定联系;S.M. Gentleman提出假说认为,TBI后的神经退行性变化发展可能是由长期脑内炎症反应造成,另外基因多态性也对此具有重要影响。


在AAIC 2017大会上Daniel Perl 教授的对TBI后认知情况进行了报道,1例TBI后17年的患者所有认知域均出现下降,尤其是记忆功能,与皮质萎缩痴呆(AD)情况一致,其他几例患者也出现在同程度的认知下降。目前并没有足够有力的证据证实TBI与LOC和AD之间存在显著联系。不过TBI后10年研究发现,有LOC史的TBI与路易体累积、帕金森疾病进展和发生PD风险有关;另外,伴有LOC的TBI在疾病早期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


TBI后细胞因子周期及淀粉样级联反应


医学部陈凌云和市场部谢天惠会议现场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