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格修养的起点:立志与守志

 liuhuirong 2017-07-20

 

       提出并且确立理想,以至于为理想而奋斗到底,这是中国人格的伟大之处。在儒家传统精神文化中,理想主义的色彩非常浓厚,孔子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希望有一个“天下有道”的社会,追求着“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理想政治。

   在一次闲谈中,孔子和弟子们就理想的追求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理想。孔子唯独对弟子曾晰的理想表示赞赏,他“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其实,在他们的交 谈中,曾晰并没有正面表白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他只说了这么一段话:“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这段话简洁地描绘了一群成年人和青少年在春风荡漾的大自然怀抱中,尽情欢乐歌唱的牧歌式情景。即使如此,这也是孔子所向往的境界,这 是说曾晰与孔子在理想境界的追求方面,是完全合拍的。因而,曾晰得到孔子的赞赏。

  “理想”这个词是近代才出现的。人的理想,在儒家的观念中,就是“志”。儒家认为,一个应当有终身为之奋斗的大目标,任何人都应当有志向,一个人的既定志愿,不可以轻易改变,生活再动荡,再艰苦,甚至像是“饭疏食而饮水,曲肱而枕之”,也是乐在其中。

   儒家认为,一个人立志宜早不宜迟。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这体现儒家对于“志”的基本看法。人当年少时,还没有走上社会,心中必须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即立下志向。人当年长一些了,父母去世了,自己也已步入社会,独立生活,这时候就应该为自己志向努力奋斗。儒家认为,人要立志,还应该用语言表达出来,把 自己的志向告诉别人,让更多的人了解你所立下的志向。也可以用文字写出来,能经常督促自己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否则,别人怎么能够知道你立下的志向呢?如果 别人不知道,自己就得不到帮助,也就失去了动力。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立了志,有了理想,还要时时保持自己的操守,即“守志”。一旦立 下志向,那么你就要坚守信念,终生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努力。儒家厌恶那些
朝三暮四、为一己之私利而营营苟苟的庸碌无为之辈,希望人们把人生宝贵的精力和时 间用在事业上,而不要用到追求富贵生活享受上去。一个真正志于道的人,不以生活条件低下为耻,不羡慕豪华奢侈的生活,这是人格的高尚之处。

   一个人的志向不是随随便便就确定下来的,而是在掌握丰富的知识之后,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经过周密思考和慎重选择,才最终确定的。儒家主张用各方面的知 识充实自己,坚定自己的志向。一个人只有学到广博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坚定自己的志向,这样的人,才能最终修养成有高尚人格的君子。

   《论语·子罕》中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说法。三军之帅被夺,不过失去一帅,尽管可能被敌人所战败,但其士兵却并非都是怕死的懦夫。对 于敌人来说,这些士兵并不能手到擒拿,他们仍然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可见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如果失去了自己的志向,那就等于失去了自己的精神支柱。精神如果 垮了,那就等于什么事也干不成。孔子对弟子的要求很严格,希望他们能够孜孜不倦地学习,精通礼乐,熟悉历史,调查社会,了解民俗,积极入世,改造社会。他 不赞赏那些僻居山林田野的隐士,甚至很看不惯;也很厌恶那些阿谀奉承,
趋炎附势,只为一己之得而不顾大局的人,甚至很看不起。孔子临终时,仍然自比为撑天 的泰山,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的哲人自居。他表示,自己的生命虽然不久于人世了,但仍不忘自己的志向,仍然用自己的远大理想作为精神支柱。

  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是以天下兴亡为个人生存的崇高人格力量。孔子自年少时立下志向,一直到年老时,始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他终身刻苦学习,努力探究做人的大道理,为实现自己的大志,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不过,在许多人看来,顺利时守志容易,困境时守志就困难了。一个人遇到不利的情况,仍然可以坚守自己的志向,才能真正算是有高尚道德的人。坚守自己的志向,功名利禄、金钱美色而不为所诱惑;白刃锋镝威胁恐吓而不屈不挠,才配称为人格崇高的君子。

   《论语·子罕》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句,这是说,天气寒冷,各种花木都相继凋谢了,只有松柏常绿不衰。这句话赞颂松柏耐寒冷,经风雪而傲然 挺立之意。它象征着一个人的耿耿正气,歌颂坚持理想、恪守志向,不被逆境所屈服,不为恶势力所吓倒的高风亮节。越是在困难条件下,就越是要坚持自己的操 守,决不为功名利禄、一时荣耀或苟且偷生而放弃自己的夙志。

  人格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短期的人格修养不可能使人的道德达到完美的境界。

  孔子有言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里,孔子述说了一个人的人格修养过程,同时也说明人格修养是艰巨的长期的,不可能轻易完成。

   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从15岁到40岁,是人们学习道德、认识社会与人生的阶段,对于伦理道德开始有了深刻理解和领会,从而在思想上达到 “不惑”的程度。从50岁到60岁,是人们安心立命的阶段,这时候,人们已经可以不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道德言行都比较自如了;70岁以后是人们主观意识 和作人的规则融为一体的阶段,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一思一念、一举一动,都完全符合道德要求,已经具备了完善的人格,这时候人们就达到了修养的最高 目的。

  个人的人格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搞突击,对于道德践履不可以浅尝辄止,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经过了以上从 15岁到70岁的这个修养过程以后,人的道德自觉性提高了。说“自觉性”提高了,是由于人的言行只要符合道德规范,他必定毫不犹豫地去说去做,这不是出于 外界要求他如何做,而是出于他内心的自觉自愿。而且,他的思想和言行完全融合,表里一致、言行一致,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前文所 引孔子关于人格修养过程的那一段话,大致包括了人格修养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即人格观孕育与形成、人格观确立与调整、人格观完善与守成。现代教育学认为,人 格观的形成包括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即1到20岁,这是人格观孕育与形成的阶段,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20到60岁是社会实践的时期,人们在与社会的 接触中,对于道德、对于人生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人格观随之逐渐调整和确立;60岁到去世,这是人格观完善与守成阶段,人格观或有些许变化,但不明 显,这种现代理论与孔子人格观修养过程的观点,基本吻合。

  人格修养是一种道德实践的过程,而且是逐步由浅入深,不可以停顿或中止。在 实践中进行人格修养,不可避免会遇到艰辛和痛楚。但是,道德实践具有恒一性,这就要求人们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日为舜,明日为桀,顺境时恪守道德规 范,逆境时我行我素。倘若如此,人们就不可能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如果对于道德实践能持之以恒,那么人自身禀性中的善端,就会最终凝结成真善美 的果实,从而达到完善人格之极至。

  人格的修养过程,具有相应的时空延展性。它不可以“浓缩”为某一段较短的期间,也不能够“定格”于 某一特定的空间。人的道德修养即道德实践过程,必须在不懈的践履中完善、超越自己,以超凡入神,实践并升华为人格的理想境界。换言之,人应当在后天的道德 践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格的完善、人的价值实现,无不是在实践中完成的,这就揭示了人格修养的基本过程。

  人格修养的道德实践是一个过程,必须
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史书载:奕秋教二人下棋,其中一位心猿意马,一心以为将有燕雀飞至,不能聚精会神,结果成为平庸之辈而另一位则成为奕坛高手。不聚集精力、坚持不懈,竟致小数不成,更何况修养成君子人格的立身之大道呢?

   具备理想人格的君子,有着终身之忧:对社会、对人生、对自身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不是杞人之忧,更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思虑,是 人对自身存在的目的和意义的深刻反省,是对艰难的自我实现的焦虑与奋发。这是儒家精神的优长。
孟子说:“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孟子·尽心 上》。)。“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这是一种深沉的历史责任感,甚至是令人感到某些压抑的意识。它展现了儒家哲人对理性本质的准确 把握,反映出他们对道德修养的处心积虑的追求和实现理想人格的深切感与急迫感。

  儒家传统道德认为,自我修养不仅要达到有仁德,而且要 控制自己的感情,这不仅指人在年少时,理性对感情的失控,也指人在年长时,感性对理性的侵蚀。“一朝之忿,忘其身”,这是没有修养的表现。人是不断成长, 不断发展的,根据年龄的特点,孔子对人的一生都提出警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 得”。人的一生,就是要不断节制自己、调整自己、塑造自己,培养自己良好的适应性心理,合乎社会的规范与要求,从而得到社会性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