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转载]三清山峡谷,一场浴血战

 宛平2008 2017-07-20

 沿着玉琊溪,车在狭长的山谷行进,山路如蛇形般,扭来转去,一弯又一弯,到达山顶时,眼前豁然开朗。远望八磜村,高耸的山峰,飘忽的云雾,群山之下散落一些白墙黛瓦的建筑,在三清山与怀玉山的怀抱里,如世外桃园,隐居之地

[转载]三清山峡谷, <wbr>一场浴血战

摄影/詹爱玉

走进村庄,看到很多红军雕塑。八磜,这曾是红军战斗的地方,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也就是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先头部队在此军事行动,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这个地处怀玉山脉腹部,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的山谷里发生了一场浴血激战。

[转载]三清山峡谷, <wbr>一场浴血战

摄影/詹爱玉

村主任钟明友带我进入山谷,两旁高山耸立,两棵松树挺拔,这正是红军“哨兵松”,当年红军哨兵在此站岗放哨,守住关口。

[转载]三清山峡谷, <wbr>一场浴血战

摄影/詹爱玉 两棵哨兵松

1935年1月21日,守护的哨兵,被国军碉堡击中。国军调集数倍的兵力,妄图一举扑灭红军,从两旁高山包围红军,红军奋力抗击。在不停“搜剿”与围攻下,被迫分散,藏在树林,坚持各自为战。方志敏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了接应后续部队,冒着危险,复入重围,因为那里有他的部队,有他的战友。

天黑后,敌人撤退,方志敏燃火堆,重新集合部队,可经过长途行军作战,本已十分疲劳的战士,饥饿困乏,躺下睡着没有起来。只有一部分人员集中撤离峡谷深山。接着几天,敌人再集中火力攻打和“搜剿”,分散在深山的红军,又遇天气骤变,雨雪交加,几天粒米未进,以草根树皮充饥,弹尽粮绝,终因寡不敌众,700多人壮烈牺牲,血流成河。方志敏因叛徒的出卖,不幸在附近高竹山被捕。

[转载]三清山峡谷, <wbr>一场浴血战

摄影/詹爱玉

86岁的钟文能说,国民党有部队在村里扎营,村民大都逃离;他的父亲带上他,跑到山上。

21日,从上午9点到下午5时,枪声持续不断,炮声轰鸣;22日,又有枪声与炮声,村民不敢回家。

老人说,战争后几年,一旦发生暴雨,山谷巨大水流,河道里出现骨骼,村里人发现后,把它小心拾起,埋葬在山中;青山处处埋忠骨,我们的红军战士,长眠在这方山水。

而今,两棵“哨兵松”仍在,请问苍松,你可记得年轻哨兵的模样?你可听到战士厮杀呐喊?青山无语,山崖的瀑布低声呜咽……

往山谷深处行走,石崖上,有两个巨大“伤口”,村主任钟明友说,被国军的大炮炸成的伤痕,可见当时火力是何等之大。

[转载]三清山峡谷, <wbr>一场浴血战

摄影/詹爱玉 石崖上“伤口”

石崖下的八磜龙潭,深不可测,当地人说,潭有十八担箩筐绳那样深,深邃的绿潭,仿佛蕴藏着龙的威力。水流湍急,直落深潭,轰鸣声震响山谷,是不是巨龙率千军万马来支援红军?

每年农历五月初八,总是风雨大作,或许红军化为小青龙回家了......清澈的玉琊溪,露出久违的欢笑......

[转载]三清山峡谷, <wbr>一场浴血战

摄影/詹爱玉

[转载]三清山峡谷, <wbr>一场浴血战

摄影/詹爱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