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契丹铸钱工艺及流程考略

 国民一员 2017-07-20

契丹铸钱工艺及流程考略契丹铸钱工艺及流程考略契丹铸钱工艺及流程考略契丹铸钱工艺及流程考略契丹铸钱工艺及流程考略契丹铸钱工艺及流程考略契丹铸钱工艺及流程考略契丹铸钱工艺及流程考略

面对着散发着泥土清香气息的上百枝契丹钱树,我脑子里一片空白,说不清是喜悦是激动。多年来一直探索着的契丹钱币铸造之谜,一下子得到了真实确切的解释,让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我揉擦着眼睛把面前所有的金银铜钱树都认真仔细地看了又看,当确认这些钱树真实无误时,我心里不由得升起对契丹民族由衷的崇敬之情。

契丹是看着唐朝从建立到覆亡的民族。唐时期也是契丹族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时期。唐王朝的兴衰荣辱,契丹人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唐王朝的灿烂文化契丹人亦步亦趋虚心学习。契丹人的铸钱工艺即来自唐王朝的言传身授。

中国古代钱币制作是以铸造成形为唯一的制作手段,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大体来说,中国钱币铸造工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多种铸币工艺并存;西汉以铜、泥合范和铜范铸造为主,兼用泥范;从新莽到南北朝盛行叠铸;唐朝以后,没有再出现叠铸钱范及其模具,表明铸钱工艺发生重大变化。郑家相指出“唐朝初年已用母钱法铸币,并一直沿用到清末”。①他的看法是有道理的,近年来已为愈来愈多的学者所认同。唐代母钱存世的有乾元重宝,铸造年代为公元758760年。《新唐书食货志》有熔锡模钱,须臾百千②,应指锡质母钱的制作。类似的工艺或可上溯到更早时期。

母钱法铸币发端于用母钱印制泥范,大约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盛行,唐朝时已用来进行翻砂铸造,唐朝中晚期已完全成熟并大规模使用。契丹的铸钱工艺发展大约与唐同步,撒刺的铸造“通行泉货”可能已经能熟练运用母钱翻砂法铸钱了。笔者收藏的钱树中有小平型契丹文“天朝万岁”钱树一枝。契丹文“天朝万岁”钱已被泉界认定为耶律阿宝机907年建立契丹帝国时的开国纪念流通币,小平型契丹文“天朝万岁”钱树的发现,证明契丹在建国前就已经掌握母钱翻砂法铸钱工艺了。下面就以笔者所藏的金银铜钱树实物探讨一下契丹钱币的铸造工艺和工艺流程,亲身体验一下契丹铸钱工艺的先进与落后。

一、契丹的翻砂铸钱工艺流程

王昶撰《金石萃编》卷十四北宋韶州新置永通监条,称:模沙、冶金、分作有八,刀错、水莹,离 为二。③该监系建于庆历八年(1048)。又,《宋会要辑稿.刑法》有:永丰监“……翻铸御笔大观通宝小平钱,字精细,系背赤仄④,时在大观元年(1107)。永丰监系建于至道二年(公元996)翻铸模沙都指用砂型铸钱。由此可知,北宋初已采用钱模(母钱)翻制砂质铸型。比北宋早建帝国六十余年的契丹铸钱工序应与此类似。即铸钱工艺也大约分为制模,模沙,冶金、分作等流程。

1、制模。即制翻砂腔模印钱模。与古代的范铸法工艺相比较,翻砂造型工艺显得简单易行。砂型铸造工艺对模具的要求也比较简单。从此批小平钱树钱币排列整齐,深浅一致,主分流道亦标准相同的情况推测,此批契丹小平钱树应为用整体钱树母模夯制型腔,然后加挖水口,完成砂型。这种用整体钱树母模夯制型腔,然后加挖水口的工艺应是契丹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发明操作工艺。这种工艺技术加快了铸造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使操作工艺更加简单可靠。

整体钱树母模的制作,根据钱树实物分析大约为:⑴用牙,玉,木,金,银,铜材刻制进呈待审钱样;⑵根据批准钱样用木材雕出整体祖模,模具上除雕有规定数量的祖钱外,主分流同时一并雕成;⑶用祖模翻铸出一定数量的铅锡铸模,修整后用于大规模翻砂铸钱。

2、模沙。即制做翻砂砂型。砂型必须在砂箱中夯制。砂箱,古代称为“匣”,内即铸型,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四记铸造铜锭:铺细砂,以木印雕字,作处州某处铜,印于砂土,旋以砂壅印,刺铜汁入砂匣,即是铜砖。⑤所以,匣遂明于模印这一句说的是钱币的造型工艺,即以母钱为模,制作砂质的铸型。契丹铸钱砂箱的规格怎样呢?这批小平型钱树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这批钱树枝型分为三种型状:一种为顶端一枚钱,主浇道两边各三枚钱,全树共七枚钱。此种钱树仅见金质一类,银铜钱树未见此树型;一种为顶端一枚钱浇道两边各四枚钱,全树共九枚钱。此种钱树仅见银钱和少数时期铜钱;一种为主浇道左右各分出五条分浇道,每条分浇道顶端各五枚钱,全树共十枚钱。此种钱型只见铜钱,不见金银钱。

钱树带“水口”一般高170毫米上下;钱树带分浇道者最宽处90毫米左右,不带分浇道者最宽处54-57毫米左右钱厚1.55毫米上下;分浇道最厚处3.55毫米左右,最薄处2.75毫米左右主浇道呈三角形,底宽6.73毫米左右,峰高5.20毫米上下;水口成等腰椎形,高40毫米上下,最细处5.68毫米左右,底宽44.75毫米上下,底高25.71毫米左右,左坡斜长30毫米上下前坡斜长35毫米左右,后坡斜长30上下。

从以上钱树实物数据可推测契丹铸钱砂箱应有两种:一种长370毫米左右,宽290毫米左右,厚50毫米;一种长370毫米,宽260毫米,厚50毫米。前者铸铜小平钱,后者铸金银铜同模三铸钱。其铸钱工艺亦应与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钱》中记载:“凡铸钱,模以木四条为空匡,木长一尺二寸,阔一寸二分。土炭末筛令极细,填实匡中,┉又用一匡,如前法填实合盖之。┉”⑥描述相同。用两个匡铸钱,即是使用两个木框用模具造好型腔后合起来,其工艺技术等同于现代的翻砂造型工艺。翻砂造型是用的颗粒很细的型砂,而两型之间需要用灰作为分型剂,俗称界砂。灰与沙,是指砂型铸造工艺中的耐火材料与分型剂。砂型铸钱与范铸法铸钱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范铸法工艺必须将泥范焙烧成为陶范后才能浇铸,而砂型铸造则是湿型浇铸,夯好了的正、反两片砂型合起来后就可立即浇铸。

多组正、反两片合起的砂型是否采取叠铸或连铸目前虽无出土材料证明,但从同一年号钱树形制规格文字诸方面都无任何差别推测,当时一个铸模应同时制作多个砂型,这些砂型有可能采取叠铸或连铸方式浇铸。

3、冶金。即熔化欲浇注金属液体。《天工开物冶铸篇》有描述古代铸钱冶金的详细记载:凡铸钱熔铜之罐,以绝细土末(打碎干土砖妙)和炭末为之。罐料十两,土居七而炭居三,以炭灰性暖,佐土使易化物也。罐长八寸,口径二寸五分。一罐约载铜、铅十斤,铜先入化,然后投铅,洪炉扇合,倾入模内。”⑦契丹人习惯用同模砂型浇注金银铜不同金属铸币,这应是契丹铸币与中原国家铸币工艺不同之处。契丹铜钱很少与中原三元合金比例相同的合金,一般说契丹铜钱合金不纯,含铜量高,含锰、铸、锌等杂质金属较多。契丹铜钱中有少量贵重的瑜石钱,系用炉甘石加铜冶炼。因契丹铜液铜高杂质多,流动性不好,致使铸钱文字常有漏铸现象。

4、分作。即分开砂箱,取出钱树转到钱币加工程序,打碎砂型磨细旧砂经过筛选再予掺新砂重新制作砂型

二、契丹的钱币加工技术

契丹钱币铸造出来后,也和中原国家铸钱一样要对铸出的钱进行进一步加工,其加工流程和技术亦与中原诸国相媲美。

1、锯锉。把钱树上的钱从钱树上锯落下来,其钱坯上尚留有水口的断茬及合范的范缝毛刺,需要铸后加工。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钱》中有一幅线图,图中画的是铸出后的圆形方孔钱坯被穿在一根方形木棍上,由工匠挫外圆。下面有文字说明: “凡钱先错边沿,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锉(金旁一差字),后锉(金旁一差字)平面则逐一为之。”⑧从此图中不难想解,每一枚钱都有一个方孔,将方孔都穿在一根方木棍上以后,等于将这一串钱固定了中心,然后磨削外圆。这样磨削下来,虽然谈不上达到今天的机械设备车削加工的精度,但却完全符合机械加工的同心原理。因加工后的钱与钱之间并不存在公差配合,只是要求铸出的钱坯经加工后能达到外径相对一致便可。因此,《天工开物》中记录了修钱的工具是简便易行的操作工具。契丹锯锉工序应与此相同,这从钱的外圆明显的加工痕迹可见一斑。因为用方棍穿钱早在汉代就已有记载。

2、水莹。即水洗抛光。,辽宋时期人们已学会用风车和水轮来磋磨和淘洗坯钱,铸钱业已广泛使用风力机械和水力机械来代替最繁重的坯钱清整的人工操作。然后用粗疏的织物和糠屑来擦拭和研磨坯钱,使之光洁圆润,也就是现今所说的抛光。契丹钱币的外观不次于任何钱,必定也有这道水洗抛光工序。

3、验收。即验质、称重、点数、入库。这是铸钱的最后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肉好周郭,坚泽精紧,文劲银钩,色莹玉填,是从钱币的形制、质地、文字和色泽四个方面,极言其规整、精好、遵劲和美观。达到了这种标准的成品钱就可以用缗索串结起来,经过称量、验收,交付使用或入库收藏。

从这批钱树实物推算,契丹铸钱工艺的效率还较低,参考唐杜佑《通典食货九》记载天宝年间铸钱:每炉役工匠三十人,每年除六月、七月停作,余十月作十番,……每炉(每年)计铸钱三千三百贯,合每工每日铸钱0.37贯。⑨推算,契丹全国全年铸钱额保守估计(按全国仅百炉计)当在三十万贯至五十万贯间。
   
 契丹铸币工艺来自唐朝,并在实践有所发展,有所超越。只是为了使本国钱与中原国家有所区别,特意把形制文字作成粗犷奇特的风格,但这仅是重点反映在小平钱上,而在大钱上反映的就轻淡许多。

本谱仅收集了契丹小平钱的钱树,所以本文仅谈了契丹小平钱的翻砂铸造工艺。至于契丹折二以上大钱的铸造是翻砂是范铸?因无铸造实物出土,不好妄论,只有等待以后资料有新发现再予讨论。本人不懂铸造,只是向当过铸造工人的老伴现学现卖,才对契丹铸币铸造有所感悟,因系外行错误笑活再所难免,盼诸位泉友批评指正。

裴元博  陈传江2009-11-6

注释:

郑家相《历代铜质货币冶铸法简说》《文物》1959年第4

②宋 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四十七志三十七食货志三 中华书局 1974

 王述庵撰《金石萃编》台北国风出版社民国53[1964].7

④清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刑法》民国二十五年上海大东书局印刷所影印本

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十四  中华书局2007 8月版

⑥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白话全译彩图本)南海出版公司 2007-10

⑦同上

⑧同上

⑨唐 杜佑《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