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教育家的从教箴言

 夏1289辉 2017-07-20

编者按:

苏霍姆林斯基曾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一百条,条条都是他从教的实践和思考。他写完这本书时还不到40岁,但这本书却经历了早已超过他年纪的岁月的考验,在今天的教育界仍然具有不小的影响力。无独有偶,张楚廷先生在经历了50多年的教学生涯后,在他80岁时同样用一本书来给我们今天的教师提出了101条建议。我们相信,来自中国教育家的建议,可以更适合中国的教师和教育。

教育本身从人类婴幼儿时期就已经有了雏形。在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老一辈的人教给年轻一代如何打猎,怎样生存,他们实际上是最早的“教师”。但那时尚没有育人的想法,老人们只是在履行生物的基本义务——繁衍生息。人类文明产生之后,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伦理道德等观念出现了。这个时候,教育者就不能只懂得如何教学生生理上的生存,更多的是精神世界中的生存。

春秋时候,作为著名教育家的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在当代仍是真理的教育观念。他将此观念贯彻了一生,因此也就有了后来人们称道的“七十二贤人”。可到了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的剧烈变化,本来应该被一直传承下来的观念却不得不被应试教育等制度所打搅,在一切为了高分的环境中,有些教育者似乎忽视客观的教育规律,渐渐急功近利起来,甚至有些人忘记了教育的初衷。比如当前市场上就流行着很多给教师提供建议之类的书籍,翻开细看,多是千篇一律,看上去内容充实,事例丰富,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真知灼见,讲的多是大家都知道的泛泛之理,甚至很多是空头之谈。而这些所谓的建议在教师中不乏实践者。当然,其中也不乏真心投入教育事业中的教育者。张楚廷先生便是如此。他的这本书,尽管名字上借鉴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但他的101条建议都是他亲身经历、实践所获得的成果,条条入心。

在《杜绝任何形式的体罚》一章,他对当下的体罚行为作出了判断:“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说得轻一点儿是无能;说得重一点儿是师德问题。”可谓一针见血。体罚行为在中国有着悠久传统,古时候小孩子不好好学习就要被先生打手板,笔者小学时也遭受过一样的惩罚。很多老师都认为,学生犯错,当然要惩罚,体罚也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虽然这种体罚的确能让人长记性,但与此同时,心理在当时的的确确是受到了伤害。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个大三女生因为被德育老师认为上课不认真听讲,便被老师故意刁难而罚站。结果是女生嚎啕大哭。这种变相的体罚自然对女生的身心造成了伤害。这件事也使作者再次建议教师不要体罚。

作者除了在教师如何教学方面给出了诚恳的建议,还对教师自身的成长提出了建议。张楚廷先生曾任教过20多门课程,因此他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建议教师多学知识,比如“懂点心理学”等。

张楚廷先生的语言平和睿智,像是在一个温和的下午,他坐在树荫下与你倾心相谈,说累了,品一口茶,便又开始了双方的交流讨论。正如张先生在前言中写道:“我从无好为人师的意念,只是觉得提出一些建议或许对于一些加入教师队伍的人多少有些参考的价值。我所说的,真的只是建议,不是指令……(目的)确实在于交流”。也就是说,我们不必把这本书当做自己的教学指南,事事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相反,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个过来人的故事,从中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并适时将其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从而真正产生教学效果,我想,这才是张楚廷老先生的初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我们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发展学生,也要发展教师自身;照亮学生,也要照亮自己。这样才能在自己这个工作岗位上,平凡而充实地履行职责,不至于“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张楚廷先生希望看到的,也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同样希望看到的,我们也相信阅读过这本书的你能够获得你所需要的启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