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 将至,牙齿正畸的旺季即将到来。不少忧虑的父母眼下在考虑,到底该选用何种方式正畸,是时下流行的隐形矫正,还是传统矫正方式?上海九院口腔正畸科主任钱玉芬提醒,对于口腔正畸来说,最先要考虑的其实并非选择哪种方式矫正,而是先请专科医生找到病因、作出恰当的诊断。 7岁男孩“地包天” 病因竟是扁桃体肥大 7岁男孩彬彬原本长得活泼可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地包天”日益突出,已开始影响到面容。忧心忡忡的父母带着孩子找到了钱主任,请她为孩子正畸。钱主任仔细询问了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她了解到,彬彬的“地包天”并无家族因素,平时也无相关的不良生活习惯,但是当她获悉彬彬平时好发扁桃体炎,晚上喜欢张口睡觉时,心里就有了底。于是她让父母先带孩子去五官科医院看扁桃体炎,然后再找她。 经五官科医院确诊,彬彬由于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进而影响到了呼吸。为了使呼吸顺畅,不影响睡眠,彬彬接受了扁桃体摘除术。随后不久,奇迹出现了:彬彬的下颌前突明显改善了。父母带着他欢天喜地再去找钱主任时,钱主任略施“小技”,就帮孩子解决了“地包天”,可谓事倍功倍。 找出病因 可预防畸形由“假”变“真” 钱主任说,当她为患者诊治时,都会花大量的时间询问,最终实施矫治时,通常只需10-15分钟便能搞定。有病人疑惑,有着30年临床经验的钱主任,为什么要像一个“新手”一样,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循循善诱地询问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呢? 牙齿正畸注意啥?大牌专家来支招 对于孩子牙齿的咬合不正,家长很重视,但囿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为此,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热门”问题,钱主任一一作出了解释或支招。 1. 正畸就是“排排齐”? 不少人认为,牙齿正畸就是把牙齿排排整齐,让牙齿显得更美观。钱主任说,专业矫正的目的并非如此简单。她们矫正的目的有三个:健康、稳定、美观。最终实现上下颌骨、牙齿与颌骨、颌骨与面部之间的“三协调”。 2. 治疗应该等到12岁? 有许多家长认为,替牙期正畸没用处,换好牙说不定就会反弹了;正畸必须得等到12岁以后才能进行。钱主任说,确实孩子11一12岁是孩子生长快速生长期,这个时期矫正可以事半功倍。但这不意味着,乳牙期、替牙期的孩子就不能进行正畸干预。相反,如果孩子咬合不正,又有鼻炎、晚上打鼾、张口呼吸、喜欢咬铅笔等问题,还是要尽早找专科医生治疗。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假性”畸形,通过尽早干预,可以避免最终发展成为真正的骨性畸形。而且,即使孩子是遗传性的咬合不正,通过乳牙期、替牙期的有效干预,也利于减轻畸形的程度,有利于后期的正畸治疗。 3. “隐形矫正”更合适? 现在很多患者出于美观等因素,都考虑使用“隐形矫正”。对此,钱主任说,其实选择哪种形式矫正,并不是最重要的。 原文刊于2017年7月3日《时代报》 专家简介 钱玉芬 钱玉芬,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唇腭裂组委员,国际牙医师学院(ICD)院士,《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副主编,《上海口腔医学杂志》编委,上海市唇腭裂治疗中心副主任。1983年毕业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系,先后赴日本昭和大学齿科学病院矫正科、美国Tweed-Merrifield基金会进修和美国UCLA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承担国家级、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论文数40余篇,参与编著数本。 长期以来从事于口腔正畸领域,积累30余年临床工作经验。注重牙齿与面部协调、全面化诊断及设计,善用轻力矫正,达到矫治后健康、协调、美观、稳定效果。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 特需门诊:周二全天、周四下午 门诊地址:黄浦区瞿溪路500号新门诊楼7楼 12 公众号: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吴莹琛 sh-9hospita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