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历史系罗新教授推荐历史学著作十种

 無情360 2017-07-20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人们常常引用黄庭坚这句话,但要真正去做可就十分之难了。不泛览涉猎,何以知道哪些书值得精读呢?又何以知道哪些问题格外重要呢?学术随时代转移,趣尚亦因人而异。要列出一份不引起争议的精读书单,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如果是为了消夏而不是考研,那么我愿意推荐自己近年读过又印象极深的10部历史学著作——有些也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史著,但当作历史书来读也是合适的。


《九品官人法研究》,[日]宫崎市定著,韩昇、刘建英译,中华书局,2008

无论怎样罗列20世纪中国史研究的经典书目,宫崎这部代表作都不应当遗漏。可是事实上有能力和条件细读此书的中国学者过去是不多的,大名如雷贯耳,全译本(过去商务出过内部读物的节译本)却延迟到今年才出版。好在此书的价值是跨时代的,半个世纪(原书初版于1956年)后再读,一样觉得新鲜有趣。

《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日]富谷至著,刘恒武译,人民出版社,2007

这部本来是作为通俗读物而写的书,竟然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使专业工作者也可以当作优秀的专著来学习。如果能够与作者的前辈藤枝晃的一部同类型名著《汉字的文化史》(李运博译,中华书局,2005)合起来读,就更能够激发你对中国学术的感慨了。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此书的初版本给1980年代的中国学术注入了一股强劲持久的动力,而那时曾经轰轰烈烈的著作到今天大多已经退入历史的烟尘之中,很少有如此书依旧光芒闪耀的。虽然余先生的新著《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2003)佳评如潮,绝对值得精读,但我在这里还是忍不住要优先推荐《士与中国文化》。知人论世,自古以来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余先生似乎轻轻松松就做到了。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王汎森著,河北教育,2001

从清代后期到抗战爆发这百年间的历史,过去无论是研究还是阅读都远远谈不上热门,而现在,由于有了一大批重要学者和许多高质量论著的出现——当然,我们立即会想到桑兵、罗志田、茅海建、杨奎松等学者的名字——近代史特别是近代思想与学术史已经成了显学。在这一显学日益扩张其疆域的推动力量中,王汎森及其著作无疑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著,中华书局,2002年

无论是从题材还是从具体写作来说,这本书都给人“太专”、“不易读”的第一印象。其实只要你坚持把第一章读完,全书的考证与论说就不再是那么令人畏惧了。推荐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学术史的考虑,在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之后,中古制度史的研究由于这部书的出版而再登高峰。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邓小南著,三联书店,2007

把“祖宗之法”与宋代的政治运行机制、政治文化发展联系起来,独创性地、动态地揭示北宋政治史的基本线索,让读者获得一幅有着丰富层次感的历史画卷,是这部书的重要成就。作者提出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过程、行为、关系,事实上就是本书研究宋代政治史和制度史的新方法,表现出作者对学术方法的自觉省思。

《北方民族史十论》,姚大力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

姚大力是那种很多人都佩服但很少人读过其论著的学者,出现这种情况并非由于他的研究特别冷僻令人望而生畏,而是由于他的论著不多并且往往发表在不那么容易找到的地方。《北方民族史十论》把他的重要论文收集在一起,大大便利了读者。这少量的论文中有很多篇毫无疑问地代表着中国相关学界的最高水平,比如有关满族的形成、回回认同等问题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示范价值。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美]贾雷德·戴蒙德著,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现代历史学家中几乎不可能找到像贾雷德·戴蒙德这样野心勃勃的人了,当然,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学家,可你得承认他正企图把所有历史学家最原初的梦想变成现实:给出人类社会变迁因果关系的终极解释。你可以把他看成努力制造永动机的疯子,但他的著作是如此风靡世界,在当今的历史写作者中独一无二。他的历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第三种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王道还译,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和第三部《大崩坏:人类社会的明天》(廖月娟译,时报文化,2007),虽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都赶不上这第二部《枪炮、病菌与钢铁》。尽管批评和争议的声音并不低,但这部书一定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刺激,让你的夏日变得既不长也不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