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20日,龙某去西稍门十字附近,在马路中间被一条狗咬了,随后,龙某前往西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射了狂犬疫苗。此后,龙某按照医嘱,又注射了3针狂犬疫苗,但到了7月13日,她感觉左腿发麻,后脊椎有点酸,同时出现尿频尿急症状。至18日凌晨,龙某因抢救无效死亡。很难过看到西安这位不幸的女性,被狗咬伤后,虽严格注射了狂犬疫苗,但还是发病去世。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这则新闻让小编回到了小时候的梦魇之中。在大概11-12岁期间,曾被疯狗咬伤小腿,当时都吓懵了,但好在有加人,迅速给我处治了伤口,然后打了疫苗,到现在看到狗就害怕,小狗也不例外! 实际上,这种无主犬又无故咬人的情况,狂犬病的风险确实比较大。 患者很重视狂犬病预防,没有去追着打狗,而是赶紧去医院进行了伤口处置,这一点做的非常正确。从网上披露的医院门诊病历来看,医院的处置也相当及时规范,甚至还做得更多。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一、伤口处置不行? 伤口处置在狂犬病预防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常常被人们忽视。伤口冲洗和消毒,可以直接减少伤口中的病毒量和杀死病毒。 冲洗伤口非常重要 标准的伤口处置,需要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伤口至少15 分钟,再用稀碘伏、苯扎氯铵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消毒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 在本案例中,患者的伤口只是有齿痕但没出血,医院清创的冲洗和消毒操作,会不会因为伤口并不严重而没有执行到位呢?目前没有证据。 二、狂犬病疫苗不行? 很多网友马上想到是不是接种了假疫苗或问题疫苗。在经历了去年的山东问题疫苗事件后,我很理解网友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但我很有把握地说,这不可能。 门诊病历显示,给患者治疗的是西安市中心医院,这是一家创建于1952年、目前有1000张床位的三甲医院,医院购买假疫苗或不明来历疫苗的可能性为零。医院的疫苗冷藏保存,我相信也不会有问题。退一万步讲,就算疫苗冷藏保存有瑕疵,也绝不至于影响疫苗的效果。 在山东问题疫苗事件里,国家对涉事疫苗进行了检测。虽然被检测的12批疫苗里有10批已经过期1~6个月,且保存温度无法保证,但所有被检疫苗全部合格(根据按药典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和PATH组织评估过各种疫苗的温度稳定性,狂犬病疫苗(冻干剂型)是对热和冷冻均最稳定的疫苗(没有之一),保守估计在37度连续保存14天也不会影响其效果和安全性(见下图的左下角)。 我国2016年上市的狂犬病疫苗中,采用地鼠肾细胞、Vero细胞和人二倍体细胞工艺的狂犬病疫苗分别是2家、6家和1家,地鼠肾细胞疫苗的供应量只占全部上市量的7% 。 不过整体上,地鼠肾细胞和另外两种细胞都属于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细胞工艺(神经组织工艺不被认可),目前也没有地鼠肾细胞工艺狂犬病疫苗效果不好的证据。 三、狂免不行? 狂免其实就是狂犬病抗体。 接种疫苗后,人体大约需要14天才能产生保护性水平的抗体,这个时间不足以在第一时间阻止病毒侵入人体的神经组织,所以需要用外来的抗体来及时消灭伤口部位的病毒。 狂免有两种,一种是人源狂免,常被称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一种是马源狂免,常被称为抗狂犬病血清。狂免,就是用狂犬病疫苗接种于人或马,然后定期从这些产生抗体的人或马的血液里提取出的抗体。 这种外来的抗体,可以帮助人体及时建立对狂犬病的免疫力。有大量有力证据表明,同时接种疫苗和狂免,可以提高预防的成功率。但是,这种外来的抗体会不断衰减,人源狂免和马源狂免的半衰期分别是21天和14天,一般认为这个半衰期可以支撑到人体对疫苗产生自己的抗体。 会不会是假狂免或问题狂免? 这个问题我不敢打包票,狂免属于国家要求执行批签发制度的药品,每一个批号都必须经过国家权威部门的签发才能上市,如果这个过程出问题,那问题就大了。 我认为,狂免的质量应该没问题,问题可能在于如何使用上。 医院的门诊病历上记载,给患者的处理措施包括注射狂犬病人用免疫球蛋白20IU/KG,也就是每公斤体重使用20个单位的人源狂免。一般女性以50公斤体重计,则患者需要使用5支200单位的人源狂免,零售价格大约在1000元左右,总液体量为10ml。 狂免的使用很有讲究——必须要做局部浸润注射。 在前述指南中特别提醒:(狂免使用的)基本原则是首先在受伤部位局部进行浸润注射,可直接中和刚进入体内的病毒,构建阻遏病毒从伤口向周边神经组织蔓延的第一道屏障。 在这里,我大胆地推测:患者受伤部位是组织致密的脚踝,如果用液体的狂免做浸润注射,一方面会很疼,一方面10ml的狂免也可能压迫局部组织导致局部坏死等反应,所以医院并没有在局部做浸润注射,只是把狂免注射在远离伤口的大腿或后背肌群了。这可能导致了狂免里的抗体没能及时消灭伤口中的病毒,而这些病毒又特别活跃,在远处的抗体达到伤口前就侵入了神经组织,导致抗体未能及时发挥效果。 我的推测只是一种可能性,实际还要考虑医学的复杂性。 医学的复杂在于:以前我们普遍认为,如果病毒进入了神经组织,抗体就无法发挥作用了(所以指南才强调要在受伤部位局部进行浸润注射,及时在病毒进入神经前消灭它们)。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即便病毒已经进入神经组织,抗体仍然能干掉它们。 狂犬疫苗接种失败率在2.2%-3.1%之间。那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知程度不足。部分暴露者在被咬伤后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患病几率太小,没有必要注射狂犬疫苗,即使注射,也未按要求进行全程免疫注射, 从而造成接种失败。(此女士不存在这种情况) 2、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清洗伤口。有些暴露者不了解及时彻底清洗伤口的重要性, 只是简单在家处理一下, 甚至根本不清洗。 3、接种期间饮食用药不当。在接种期间吸烟, 饮酒, 做剧烈运动, 或者饮浓茶, 食海鲜、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类药物。 4、疫苗保存不当。狂犬病疫苗保存条件是2 ~ 8 ℃环境。如果运输和贮存中不符合规定条件,容易使疫苗变质, 破坏疫苗的效价, 甚至造成疫苗失效。 5、疫苗接种方法不当。不按狂犬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方法执行, 随意增减疫苗接种剂量和注射时间,影响接种效果。(此女士不存在这种情况) 6、忽视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注射疫苗后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 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在短时间内能够发挥保护作用, 弥补疫苗还没发生作用的空隙。有些病人因各种原因放弃对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 所以,在此事件中,疫苗问题只是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其他还有诸多可能导致接种失败的原因。但希望大家并不要因此而对狂犬疫苗失去信心,也不要因此而对狂犬病过于恐惧,如被猫狗等动物咬伤,仍然要去正规医院按标准注射狂犬疫苗,并注意以上可能引起接种失败的原因,争取做到“万无一失”。 小编提示: 被猫狗咬伤,请第一时间注射疫苗,价格勿考虑。 如果发病,99%在一年以内,所谓潜伏期在30年以内不可信。 敲黑板,画重点。家里有宠物的,提前给宠物做好预防。发生意外的,第一时间就诊。 最后呼吁有关单位,及时处理流浪狗,伤人狗。 杨东晓 前《看历史》主笔 动物专栏作者 很难过看到西安这位不幸的女性,被狗咬伤后,虽严格注射了狂犬疫苗,但还是发病去世。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预防狂犬病: 唯一的办法,就是注射狂犬疫苗。而且一定要在发病前使疫苗生效,即在疫苗的刺激下,人机已经产生了足够的免疫力。 狗感染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期约3‒8周。狗只有在发病前10天内唾液才会带有狂犬病病毒,人如果在这10天内被抓伤或咬伤,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既然被疯狗咬了,几乎没有生存的可能,那么人类注射狂犬疫苗的意义何在? 注射狂犬疫苗的意义在于: 注射疫苗的意义在于,狂犬病毒感染人体之前,就在人体内产生免疫力。但是,如果在注射疫苗前,狂犬病毒已经很快地感染了机体,那么注射疫苗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狂犬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病? 它是一种由狂犬过滤性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还有一种伪狂犬病,发病症状相似,基本也是无法救治),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狗、猫、狐类、猴类、蝙蝠和人这些哺乳动物都可能会被感染、发病。 不仅要防疯狗: 不仅被疯狗咬伤才会得狂犬病,被有狂犬病的动物(如上述狗、猫、猴、狐、蝙蝠、狂犬病患者)抓伤或舔了有伤口的皮肤,它(他)们唾液中的病毒也会进入人体。当病毒进入脑部,就会导致中枢神经受损,出现狂犬病的各种症状。 如何判断一个动物是否有狂犬病? 只要观察十天,十天内那只咬人的动物不发病、不死亡,说明它就没有狂犬病。 狂犬病的潜伏期,最短一周,通常是3个月,也有长过一年了还会发病的。 状症起初很像感冒,疲惫、发热继而头痛,几天之后会出现感冒不具有的状态,那就是受伤部分麻痹、刺痛等神经症状。几天后出现烦燥、咽喉肌肉痉挛(所谓恐水症状)、亢奋、瘫痪、昏迷直至死亡。医生会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救治,但能够拯救回人间的少之又少。 咬伤了怎么办? 狂犬疫苗,通常在不慎受伤后才注射,而且要马上去注射,越快越好!越快越好!咬伤后在家可先行在家挤血、尽量多地把污血挤出来,再用碱性强的肥皂认真清洗伤口、一边擦强碱肥皂一边用大量的水冲洗,擦洗十五分钟。强碱对狂犬病毒有抑制作用。冲洗清理之后用医用酒精或碘伏涂擦伤口。紧接着就去医院或防疫站接种疫苗。 因工作需要者(进入疫区、长途运送动物、常年与动物打交道),是必须提前注射的、必须在没有动物咬伤的情况下,就接种疫苗。 狂犬病虽然很凶险,但是在做好自我防护的情况下,不要过于惊恐。 以下几种情况是不会得狂犬病的: 只要不是狂犬病的狗猫,舔了人的手脸,或者误伤了人是不会得病的。 在一年内注射过狂犬疫苗的狗猫,咬伤了人,人是不会得病的。 半年内注射过狂犬疫苗的人,被咬伤了,是不会得病的。 创建于2017.7.19举报|反对 |
|